“為什麼要這樣,他是有多蠢?”

文殊和普賢對視一眼,顯然不能理解小山河圖中法海的做法。

觀音對此沉默了,黎山老母也是久久無言,片刻後,她道:

“這一世三十年的時間太短,還不足以讓他徹底沉浸其中。故此他才會抱著一種隨性而行的心態,做出如此荒唐之舉。那既然如此……”

第一世,張太鐮身死魂消,壽三十。

第二世,張太鐮是一個普通的農戶,十五歲成家。妻子相貌普通,夫妻二人相守半生,而今他七十三歲高齡,在滿堂子孫的相陪下,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

在床榻上,老妻握著他枯瘦的手臂,淚眼婆娑。

“當家的,你這幾日夜裏總是突然驚醒。莫非到此油盡燈枯之時,你還有什麼放心不下的麼?”

遲滯的目光仰望著茅草的棚頂,張太鐮的嘴角艱難的扯出一絲笑容。

“這段時間,我夜裏熟睡之時,常有一個白髯老僧入我夢中。那老僧不是凡人,能飛天遁地,能降龍伏虎。一身俠義風骨,天地間真英雄也!”

守在榻旁的孫子問:

“阿公,你認識他麼?”

“或許吧。”

張太鐮的眼中流露出一種向往的情緒。

“說來奇怪,我總覺得這個老僧很熟悉,好像……他就是我。”

小孫子天真的嚷道:

“阿公是神仙,那我就是神仙的孫子,求求阿公也讓我當神仙吧!”

他探出手去,輕柔的拂過孫子稚嫩的臉頰,眼中轉而透出一絲濃濃的不舍。

生老病死是生物的規律,每個人都理解這一事實,並且都可以毫無掛礙的談論這件事情。但真正的當生死降臨到麵前的時候,誰又能坦然的麵對呢?

貧窮也好,富有也罷。

反正到了生死這一步,總有人放不下家財萬貫,求不得未竟功名,舍不下嬌妻美妾,撇不下親人骨肉。

愛憎惡、生別離、求不得。

七十三年的歲月一幕幕的在眼前浮現,當記憶的幻燈片也終於走到盡頭之時,老者終於在親人們的注視下,停止了呼吸。

如此,第二世壽終。

看完這第二世的結束,文殊普賢的臉上都是露出笑容。

“看來,這一世,他終於是入戲了。”

觀音顯然也很滿意這個結果,但仍是發出一聲冷笑。

“俠義風骨,天地英雄?嘿嘿!他誇起自己來還真是不要臉麵。”

黎山老母手中發訣一變,小山河圖中的畫麵登時開始如同潮水般的變幻,這預示這第三世的進程馬上就要開始了。

“從他第二世的表現來看,盡管還有些自我記憶,但也離徹底沉淪不遠了。如此看來,這第三世,他敗局已定。”

對於黎山老母的預測,觀音雙掌合十。誦道:

“阿彌陀佛,此次功成,全賴老母您的手段,貧僧在此先行謝過了。”

說著身後的文殊普賢亦是致禮拜謝。

黎山老母微微欠身,算是回禮。

“三位菩薩客氣了,女媧娘娘有聖諭在先,命我與西天貴教修個善緣,我不過是遵旨行事罷了。

再者,雖說我已有預測,但畢竟此刻尚未得出結果。我們且再靜觀片刻,等三世完結,大功告成之際,三位再謝我不遲。”

便在此時,小山河圖中,第三世開始了。

前兩世中,初是醫者,再是農民,皆是平凡的百姓人生。

而這一世他的身份則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