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節 綏遠第一戰(1)(1 / 2)

第五章節 綏遠第一戰(1)

日軍第三戰車師團,駐紮在包頭一帶。

包頭附近的大青山一帶,活躍著八路軍的大青山遊擊隊。傅作義的軍隊,既然被日本人稱為“七路半”,正是因為同八路軍的關係良好。盡管後來因為蔣介石的“防共”,迫使傅作義不得不把自己軍隊中的中共黨員驅逐出去,但傅作義仍然保持同八路軍較為良好的關係。而現在綏遠又來了一支肖柏的軍隊,這更是讓八路軍認為一支可以合作的軍隊。

肖柏的新7軍,和傅作義的第35軍在綏遠一帶聯合發展。

在武器方麵,除了製式武器之外,肖柏和傅作義的聯軍還裝備了大量的“飛雷炮”、土製破甲彈、跳雷、土製霰彈槍和火箭等土製武器。

搬遷到綏遠的新7軍輜重隊隊長徐龍,帶著工人加班加點,製造出大批土製武器,提供給肖柏和傅作義的軍隊所用。

為了迎接草原上的“白災”,被服廠的工人們加班加點,生產了大量棉衣,保證部隊在雪地中不會受凍。同時還生產出一批白色披風,作為偽裝部隊所用。

大雪紛飛,草原上的“白災”,並沒有讓肖柏犯愁,反而讓他覺得,進攻的機會即將到來。他要利用雪地,對包頭日軍發起襲擊戰。

雪地作戰,需要滑雪板。肖柏的隊伍中,有很多戰士都懂得滑雪,這樣就能在大雪紛飛的日子中,快速機動打擊日軍。

肖柏在這幾個月來的練兵中,並非是單純的練兵。一邊進行練兵的同時,他還組織了特種兵和老兵,多次對包頭一帶的日軍進行襲擊。

神出鬼沒的狙擊手,經常是這裏打一槍冷槍,那裏打一槍冷槍,打一槍就換一個地方;特種兵則是在日軍據點周圍埋設地雷,或者是半路上對那些運糧的日軍進行伏擊,靈活機動打擊日寇;那些經驗豐富的老兵,則帶上土製火箭筒,時不時的襲擊日偽軍據點,炮樓和碉堡。摧毀了敵人碉堡,等到敵人出動,再用機槍和地雷大量殺傷日偽軍。

為了對付那些“可惡”的襲擊者,日軍出動了坦克,配合他們的騎兵,向襲擊者的方向發起追擊。

肖柏為了隱藏自己的實力,他並沒有讓反坦克槍兵來對付日軍坦克,而是讓襲擊部隊避開日軍鋒芒。

“報告軍座,日軍改變戰術,他們以兩輛三輛坦克,配合他們的步兵和騎兵,追趕我們的襲擊部隊,這幾日下來,我們的老兵傷亡幾十人,還犧牲了三名狙擊手和四名特種兵!”一名情報參謀軍官向肖柏彙報說。

傅作義皺著眉頭問肖柏:“肖將軍,我們有反坦克槍,為何不用?”

肖柏回答說:“傅將軍,現在還沒有到用的時候。我們不能太早暴露自己的實力,必須等到關鍵時刻再把日軍戰車第三師團一網打盡。”

“那現在,鬼子的坦克追擊我們的兵,怎麼辦?”

肖柏笑了笑,胸有成竹的說:“我現在有一個辦法!可以讓小鬼子分散出擊的坦克完好無損落在我們手裏!”

1941年12月28日夜晚,肖柏親自指揮一隊襲擊隊,連夜向包頭附近出發。

“動作快點!挖得深點!”另外一個方向,徐龍指揮著民兵,正在草原上挖掘陷阱。

這些陷阱,是按照肖柏要求所挖掘的反坦克陷阱。陷阱上鋪上木頭支架和木板,上麵再蓋上草皮和泥土。人從陷阱上麵奔跑過去的時候,陷阱不會塌陷。而坦克從陷阱上開過去的時候,立即就會陷入陷阱中。

襲擊隊抵達包頭附近的一座日軍據點,肖柏並沒有立即下令發起攻擊,而是讓戰士們悄悄前進,埋伏在草原上,靜靜等待。

距離據點還有四百米的時候,隊伍就停止前進。戰士們趴在地上緩緩匍匐前進。一旦日軍的探照燈照射過來的時候,戰士們就趴下不動。探照燈轉過去,戰士們才繼續前進,就這樣一點點逼近到距離日軍據點兩百米處。

地麵覆蓋著一層薄薄的雪,盡管戰士們身上穿著厚實的棉衣,然而趴在雪地上,還是感覺棉衣就像是紙糊的一樣,冷氣直透過棉衣,灌入體內,令人感覺渾身凍得直哆嗦。尤其是趴在地上不動,更是寒冷。

肖柏和幾名狙擊手埋伏的位置距離日軍據點較遠,有六百多米,處於日軍探照燈照射範圍之外。

埋伏了大約一個多小時,一名傳令兵貓著腰跑過來,在肖柏耳邊輕聲彙報:“軍座,徐隊長那邊的陷阱挖好了!埋伏圈也設好了!”

“好!”肖柏點了點頭。

說完他轉頭對戰士們下令:“準備攻擊!”

幾名工兵戰士掀掉蓋在飛雷炮上的白布,點燃導火索。

“嘭嘭”兩聲火藥氣體膨脹的聲音,飛雷炮吐出火球,兩個炸藥包向兩百多米外的日軍據點頭上狠狠砸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