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我想吃烤魚(1 / 2)

楊再南看到洪景天和董家輝主任這樣關心女兒的高考,連忙又跑下樓去,到外麵買了幾包中華,回到屋裏,一人丟了一包。

洪景天知道楊再南這一年多以來,因為做核桃生意和參股紅楓嶺機磚廠,其家裏的經濟收入,已有了極大的改善,這點煙錢對他來說,那是小事一樁,當然也沒有客氣,直接就接了過來。

董家輝已從洪景天的介紹裏,知道楊再南在桐坪鄉當副鄉長兼武裝部長,但這時看到他竟然買了軟中華來,不由一下子動了容。

要知道,這個時候,大部分人還在抽三五塊錢一包的煙,而這軟中華,一包卻要五六十,能抽這樣貴的煙的人,還真的為數不多,就算是為了感謝他和洪景天的幫忙,買二十多塊錢一包的煙就挺不錯的了。

難道這些鄉幹部,都是土老肥,或者是他這個副鄉長兼武裝部長,油水十分充足不成?

當然,這些也隻是董家輝心底的猜測,他的臉上自然不會表露出來。

有洪景天和董家輝這兩個內行的參謀,很快就估出了楊佳露和聶小佟的高考得分範圍。然後根據這個大致分數,結合這幾年來的高考錄取情況,初步選出了報考院校和報考專業。

楊再南看到紙上寫出的幾個備選學校和備選專業,沉思了半天,又遞給站在一邊的楊佳露自己選擇。

至於聶小佟,聶紫瑜自然抓住這個極好的機會,叫她搭了一次順風車。由洪景天和董家輝參謀選出了幾所學校和幾所專業。

“景天,你認為佳露填報哪些學校好?你幫我們拿主意吧。”楊再南想了想,直接說道。

雖然他是鄉鎮幹部,但說實話,對當前的形勢和國家的發展方向,他確實看不準,而且經過和洪景天一年來的接觸,他的心裏,已對洪景天產生了一種極度的信任。

“楊哥,最近我經常看黨報黨刊,估計今後幾年,國家在大中專學生的安置上,可能有很大的變化。”洪景天沉思了一下說道。

“變化?什麼變化?”楊再南緊張地問道。

一邊的董家輝和楊佳露、聶小佟也立即注意起來。

“楊哥,是這樣的,隨著國家用人製度的改革,政府機關的國家幹部,可能要改成國家公務員,而且以後進入國家機關,可能要采用逢進必考的原則。就是連教育科研等等事業單位部門,新進人員,也很有可能要采取逢進必考的原則。當然,要真正在全國實行這一人事製度改革,並不是一兩年就能完成的,它必然有一個漸進的過程,但佳露她們這大學,一讀就是四年,我怕等她們出來參加工作的時候,正好遇到這種改革,那樣一來,這工作可就不能全指望國家分配了。”洪景天慎重地說道。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報紙上還是電視新聞上,對這方麵的宣傳討論都多了起來,雖然現在正在討論研究之中,但從國外的經驗來看,我國這種國家包攬大中專畢業生工作安排這種製度,顯然已不適應當前的需要了。

畢竟改革開發十多年後,我國的各項事業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原來的大中專畢業生供不應求的情景,早已成了曆史,從而導致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安置的難度越來越大。

“你說是大中專畢業生,國家很可能不包分配工作?”楊再來睜大了眼睛。

“是的,我估計三四年後,國家對大中專畢業學生就會徹底不包分配了。”洪景天滿有把握地說道。

一邊的董家輝,跟著說道:“天哥說的很有道理,我上次到省城開會,就聽到有的專家談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