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烽火燎原-第五十八章 風雲蕩九州(一)
武漢的戰鬥已經沒有疑問,馬彪的不明白很快就弄明白。齊天龍和吳煥發為什麼要集中新四軍和國軍共同解決武漢,因為鐵血軍隊這次擴軍的動作太大。部隊人數幾乎翻一番,兵員的素質急劇下降,低級指揮員也全是戰鬥經驗不足的士兵。
大批的精銳力量組建獨立兵團,很多軍官抽調到南疆共和國充實國防軍讓鐵血的部隊兵力在增加,整體戰鬥力卻在下滑。部隊人數的增加必然需要大批的武器裝備,開辟日本九州的戰場已經是鐵血開辟的第五戰場,軍需物資和資金由於戰爭的不斷擴大已經難以支付。
陷入如此困境主要的原因就是齊天龍想盡早的結束對日戰爭,把精力轉入到對付周圍的列強。美國的戰略意圖幾乎和公開沒什麼區別,英國由於陷入歐洲戰場,正在全力對抗德國,法國已經投降,戴高樂的抵抗組織還處於遊擊狀態,他們都無暇顧及發生在東南亞的事情。
齊天龍可是清楚的記得,抗日戰爭之後的兩場戰爭,那就是第一次法國入侵越南的恢複殖民統治的戰爭,以及後來的美越戰爭。第二場就是朝鮮戰爭,這都是針對新中國的戰爭,鐵血要是不能提前準備,就會在歐洲大戰結束後陷入被動局麵,因為現在的美國可是沒有參加太平洋戰爭,實力和想法更是不得而知。
在對廬江日軍的第6師團和第5師團的圍殲戰開始以後,馬彪就不得不佩服齊天龍的遠見。在馬彪的印象中,鐵血部隊在對日戰鬥中完全可以達到一比二的力量平衡,可是現在是倒過來的一比二仍然承受了很大的傷亡,圍殲進度變得十分緩慢。
廬江之地的日軍利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修建不少工事,鬆井久太郎抱著必死的決心頑抗到底。日軍畢竟是兩個多師團的五萬來人。強大的反擊力量讓鐵血第011軍和012軍承受了巨大的傷亡,新四軍的兩個縱隊也傷亡不小。
在合肥的湯恩伯看到在滬江浴血奮戰的兩支部隊,終於覺得愧疚,不等馬彪下令,指揮他的第52軍加入戰鬥。在側麵向頑抗的第5師團給予一下重擊,已是強弩之末的兩個日軍師團,在鐵血和新四軍的打擊下已經傷亡過半,能頂的住進攻也就是全憑借一股精神意誌。湯恩伯的第52軍成了壓垮日軍的最後一棵稻草。日軍廬江防線全麵崩潰。
被三大軍隊分割包圍在幾個狹小區域。馬彪下達的命令讓所有參戰的官兵為之一振,那就是鐵血奉行的宗旨今天仍然有效,那就是一個俘虜不要,因為第5師團和第6師團是南京大屠殺的凶手。新四軍遊擊支隊已經讓第3師團這個凶手屍骨無存。今天在廬江地麵為南京三十萬冤魂報仇雪恨。
這個命令讓本來已經疲憊的參戰官兵變得嗜血和瘋狂。就連一向優待俘虜的新四軍也開始追殺日軍的殘兵敗將,對於部隊的變化,葉挺將軍隻是微笑著麵對政委的責難。他在心裏感歎,新四軍和鐵血接觸時間長了,血腥味變得都濃厚不少。不過這是在為南京三十萬中國人討還血債。因此對政委的嘮叨也就不予理睬。
葉挺這個脫離共產黨的人,沒有聽政委的嘮叨是因為他看得出,政委的埋怨和不滿與其說是不滿,倒還不如說是在顯功。因為話語當中那咬牙切齒的樣子和幸災樂禍的眼睛透漏出他也是很喜歡這麼幹的,不過就是表一下態度。作為高級將領,沒有幾個像鐵血一樣赤裸裸的殺伐血腥,充滿複仇的味道。
鐵血敢這麼做是因為到今天為止,鐵血還是一個沒有任何政治綱領的純軍事組織。不是任何黨派和政治團體。一個單純的軍人,在國仇家恨上表現的過些,不但不會讓人反感,還會得到更多的擁護。因為這才是軍人。
鬆井久太郎在驚恐絕望中給園部和一郎發出絕命電報後切腹自殺。他的精神已經承受不了這樣的屠殺。就在死之前他也感到憤憤不平,穀壽夫這個劊子手犯下的罪行,卻讓他來承擔結果。
可是中國人記住了第6師團這個名字,他和穀壽夫一樣將承受中國人的複仇怒火。
接到鬆井久太郎的絕命電報,園部和一郎中將已經沒有時間為他悲哀和憤怒,因為鐵血的013軍和014軍已經發動進攻。湯恩伯的第31集團軍也在六安向日軍當麵之敵打起進攻。先頭左路部隊第2軍李延年和右路的22軍譚道源像是競爭的對手,發揮出當年在淞滬戰場上的精神,部隊頑強的向太湖和望江的日軍猛攻。新四軍第四縱隊為先導,緊隨其後的是第三縱隊,沿長江岸邊向日軍的沿江渡口攻擊前進。
顧祝同雖然很是不滿意湯恩伯的行動,但是他也不敢太落後,因為武漢三鎮是老蔣勢在必得的地方。要是進攻不利,讓鐵血抓到把柄,把這些地方交給中共,他的下場就堪憂了。因此命令第八集團軍張發奎轄28軍和55軍在荊門向仙桃和京山進攻日軍的33師團。第十集團軍劉建緒轄三個師一個獨立旅在隨州向安陸的日軍第4師團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