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烽火燎原-第五十九章 風雲蕩九州(二)(2 / 3)

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什麼都不管用,盡管在福岡的民眾給了他們部隊最大的支援,可是仍然難保被殲滅的危險。在朱尚禮這樣強硬的打法之下,日軍第二軍就像遇到開水的雪地,在一片一片的消融。迅速推進的鐵血裝甲師就向一頭放出籠子的猛虎蛟龍。在九州島的大地上橫行肆虐。

在嚴綱的高建彬也不會讓朱尚禮一個人出盡風頭,畢竟他也是擁有裝甲部隊的。沒有朱尚禮的強大,光憑著強勁的步兵力量,很難在戰場上發揮大的作用。現在進攻的這支部隊是由南疆獨立軍基礎上改編的部隊,山地師和特戰師以及海軍陸戰師是南疆獨立軍的基礎,現在對日軍展開的攻擊也是勢不可擋。

趙登禹的部隊由於是在鹿兒島內海航道登陸,直接就和住在熊本的西尾壽造遇上,而相對來說四支部隊中戰鬥力最弱的就是趙登禹的第四兵團。因為在佐賀的第一兵團是朝鮮的部隊,裝備和兵員都是不錯的,為了加強在九州的兵團指揮,周景林回到第一兵團作戰指揮。而被鐵血所圍住的日軍第四兵團岌岌可危。

看到第一軍和第二軍以及第三軍的慘狀,西尾壽造可以肯定這是一場必敗的戰局,一直把自己排除在政局以外的東條英機,這次讓自己擔任這個總軍司令安的不是什麼好心。一開始還以為是因為自己的軍事能力而啟用自己,並沒想到他是知道九州是一個必敗的結局。竟然讓自己來替他背負這個喪失國土的罪名。

西尾壽造的想法是,既然怎麼都是敗,自己也不能便宜了鐵血這個老對手。在太康的時候,還是一個獨立旅的時候,西尾壽造就一路敗在鐵血的手裏。當自己離開華北方麵軍司令寶座的時候,鐵血還是一個小小的獨立師,還沒有變成今天的軍團。可是這才多長時間,已經變成可以獨立對抗大日本皇軍的一股強大力量。

現在他集中了熊本軍的五個師團,根本就不管岌岌可危的福岡軍,也不去管被第一兵團包圍的大分軍。他要消滅這個由東北軍一個師長變成現在兵團司令的趙登禹以及他的第四兵團。

西尾壽造的想法不錯,可是他忽略了在九州島上鐵血的兵力超過日軍,在海上還有強大的鐵血海軍。

日本是個島國,沒有海軍的保護根本就無法守住國土。現在日本海軍,被逼迫的龜縮在東京灣。這些外圍的海岸就全部暴露在鐵血艦隊的炮口之下。就在趙登禹的部隊被迫退到日置和薩摩內川的時候,進攻的日軍遭到了鐵血海軍艦炮和艦載飛機的雙重打擊。

大口徑艦炮的重磅炮彈讓日軍的部隊承受了高昂的代價,不得不向後退卻。

齊天龍的進攻安排是根據地形來的,日本九州島南部都是山區,北部是平緩的丘陵和盆地。北部不適合機械化兵團作戰,因此才讓趙登禹的第四兵團在鹿兒島登陸。用於牽製日軍的部隊,不擔心被趕下大海的原因就是有海上艦隊的支援。

山本五十六的聯合艦隊是和劉占雲的海軍艦隊進行決戰,想憑借強大的巡洋艦和戰列艦和鐵血的艦隊打一場近海的海戰。可是齊天龍把在南海的那支艦隊調回參加九州島爭奪戰。讓蠢蠢欲動的日軍聯合艦隊又一次偃旗息鼓,因為現在鐵血兩支艦隊的合並,八艘航母和多於日軍的中型艦艇。讓日本的幾艘戰列艦顯得就不是多麼強大。更何況日本的國內已經處於停頓狀態。

有限的兵力和海上力量必須保證對東京的防衛。這一點在東條英機剛一提出來的時候,最先反對海軍出戰的是天皇裕仁。

天皇已經不是幾年前那滿臉狂傲,妄想稱霸亞洲不可一世的年輕人。沉重的打擊讓他意誌消沉,他隻是想如何的盡快結束戰爭。可是現在鐵血連談判的大門都不打開,什麼條件也不提。擺明的架勢就是要滅亡日本。

這樣的作風和當年的日本何其相像。可是中國有廣闊的領土和用之不盡的資源,還有超過日本幾倍的人口,這些日本都不具備,要是不尋求解決的辦法,日本就會真的被滅亡。

天皇看著已經沒有底氣的東條英機,他現在非常厭惡麵前的這個人,雖然他絕對的忠於自己,可是他卻把日本推向了滅亡。可是現在這個時候又有誰會出來承擔這個罪名。看著自己麵前這個令人作嘔的人,天皇有氣無力的說道:“東條首相,我不管你用什麼方法,一定要和鐵血談判,必要時條件可以放寬一些。盡快結束戰爭,朕的子民即使不用死在鐵血的炮火之下,可是也會死在極度的饑餓之下。”

東條英機現在絕對的不是不想談判,美國已經暗示過,鐵血絕對會和日本談,隻是他們還沒有達到提出條件的地步,因為鐵血的胃口不小,不把日本逼到崩潰的邊緣是不會停下來的。隻有那樣,鐵血才會從日本取得最大的利益。

既然是這樣,東條反倒不急於談判,因為日本的國家還在,百姓還在。隻是經濟力量到達枯竭的地步,鐵血想達到他們的目的也要付出絕對的代價。

因此他一再的命令在中國的三處日軍,東北的關東軍集團,北平的華北方麵軍。還有南方的中國派遣軍,一定要堅決的頂住中國軍隊的進攻,因為鐵血堵塞兵力全部投入到九州島的戰役當中,中國戰場上都是國軍和中共的軍隊。反攻或許不行,但是守住戰略要地還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