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烽火燎原-第六十章 風雲蕩九州 (三)(1 / 3)

第四卷 烽火燎原-第六十章 風雲蕩九州 (三)

就在西尾壽造準備全民死戰到底的時候。齊天龍的鐵血也在製定最後的計劃。

徐州鐵血總部會議室,參加會議的是鐵血的幾個元老。齊天龍剛才已經把話說過了,等待的就是這些人的回答。

這一次參加會議的可是部分軍方和政方,因為鐵血的未來就在這次不怎麼明顯的會議當中。現在這些人的臉上都沒有了往日的激動神情。取而代之的是一臉的沉思。

齊天龍提出了三個問題,第一在九州島建立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第二,以占領軍的身份把九州變成一個類似於在朝鮮南部一樣的軍事基地。第三,徹底打敗日本後,索賠戰爭賠款,把地方還給日本政府。

齊天龍之所以提出這三個問題,因為每一個問題都有他不好的一麵。人的想法很多都不一樣,祖國的情節並不是能輕易改變的。特別像吳煥發和李剛這樣穿越過來的人。齊天龍就更是不敢確定他們的想法。

如果采用第一個方式,那麼如何處理九州島的日本人就是一個重大問題。民族認同是需要時間的,一個政體改變一個地區的歸屬感伴隨的往往是血腥的初期統治。全部把日本人趕回本州島是不現實的,徹底的全部殺掉更不現實,鐵血提倡的是一種鐵血精神,不是屠夫的精神。

中國人不再想當綿羊,要變成神龍,雄獅,猛虎,但是絕對不是豺狼。

九州島上是一千多萬人口。決定未來的方向就是如何對待這些人的問題。第二種方式,日本不同於朝鮮。在國家意識上日本有過輝煌的時代,更有過稱謂亞洲強國的經曆,永久軍事基地是不可能的,這是一個反複無常,忘恩負義的民族,今天放過他難保幾十年以後就會翻臉無情,這些齊天龍這些人是絕對知道的。

第三個方式是這當中最簡單的方式也是最好解決的方式,因為現在隻要鐵血最後一擊,日本絕對會在短期內全麵崩潰一舉投降。可是鐵血的軍隊交給誰,支持內戰?還有最後一點這些人追隨鐵血走到今天,把他們放棄後是什麼樣的?這當中會不會有人再生出逐鹿天下的想法。那樣真的會把中國推向混戰的內亂當中。

最後還是吳煥發最先說話:“諸位,我傾向第一種方法。鐵血今天已經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我們要考慮的是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鐵血的目的不是割據一方成就個人的滿足,所以我認為第一點最好。原因是即使成為永久基地也不可能永久,要是真的變成永久的,和建立一個主權國家有什麼區別。與其給九州島上的日本人留下回歸的念頭,還不如讓他們徹底的死心,時間過去久了,任何一個人都會認同自己的國家,最不可取的就是兩頭不靠。既然是國家利益最大化,我們就應該為中華民族的長遠未來考慮,替祖國把好東南的大門。隻有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才不會受國內政局變動的影響,不管怎麼變那是中國的內政。我們隻是守好大門,兄弟之間的矛盾最後總能解決,原因是沒有外來的幹預,我想你們能明白我的意思。”

林忠漢和李玉和不明白吳煥發最後幾句話的意思。但是齊天龍,李剛,葉眉明白。台灣這個中國人的心病,沒有美國的插手,可能早就回歸祖國了。意識形態上的不同,隻是政治體製上的不同。一國兩製的方針已經打開了回歸的大門,可是外來的力量太多了,讓統一的腳步無限的拖慢而且變得沉重。

李玉和是極為對國府的政治不滿的人,可是又難以接受中共的主張。當然同意第一種方法,林忠漢一向是把心思都放在軍事上,讓他交出一點一點心血建立的陸海空三軍,心裏是不會同意的。不管建立什麼國家都改變不了中華民族的血統,能讓日本割下一塊國土,削弱這個貪婪無恥民族再次危害中國的機會,沒有誰會反對。

經過一天的討論,最後確定全麵占領九州島。建立一個擁有獨立主權的國家。趁機收回琉球群島。

接下來的兩天,關於國家名稱和最後確定的領土範圍和一些基本的國策,成立了籌備小組。在會議結束的時候,齊天龍笑著對吳煥發說道:“這個惡人隻好你來當了。”

吳煥發笑了:“惡人,那看要對誰說,我相信這件事情過去後,我在鐵血乃至中國人的心裏絕對的是一個英雄人物。”

一句話說的這些人都哈哈大笑,隻有齊天龍的笑聲中有一絲苦澀。等所有人走後,吳煥發看著坐在那裏沒動的齊天龍,坐在他的身邊說道:“這樣對你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齊天龍搖搖頭說道:“事情總要有人去做。蓋棺定論為時早,千秋霸業後人說。曆史會給每一個人應該有的定論。”

吳煥發沉重的點點頭,他沒有說什麼,他想代替齊天龍去做,可是他不夠資格。

會議結束的第二天,吳煥發接替齊天龍成為九州戰役的總指揮,下達了最後攻克熊本的命令。當這個命令傳開以後,所有的人都為之瞪大眼睛。因為命令執行最後攻堅的不是陸軍部隊,而是空軍部隊和特種炮兵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