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大橋如虹(2 / 2)

馬上就有導購小姐,來滔滔不絕地介紹其產品的優越性,並說出,現在買一罐送一包,或者送其他東西,比如茶杯,比如兒童自行車,德誌看到琳琅滿目的奶粉,頭昏腦脹的,也大傷腦筋,不知道哪一種奶粉較好。

德誌問導購小姐:“哪一種奶粉較好?”

小姐說:“老牌子好。”

德誌問:“你敢保證老牌子一定不會出問題嗎?”

小姐說:“不敢。”

德誌問:“既然這麼問,是想了解一下奶粉的安全程度,現在不買,等孩子斷奶後我們再來看一看,到時候可以給孩子喂奶粉。”

導購小姐離開,然後德誌帶著他妻子,在超市的其它地方轉了轉,順便買了點菜,中午要吃的。德誌又選了幾個碗盤,一並帶上,到收銀台交錢,出門,攔了一輛麵包車,請求司機將車開到巴東疾控中心,司機隻是在半路上往山上的方向開去,沒過兩分鍾,車就到了,問司機多少錢,司機說:“正常收費,”

本來德誌不在乎給多少錢,因為這也算交通費裏的預算,沒有超標,既然有言在先,就不屬於濫用職權,也不算貪汙腐敗。這個心理暗示非常重要,是引誘人去犯罪的。

從疾控中心到住處,需要走5分鍾,抱著孩子走路,也非容易之事。德誌對他妻子說:“老婆,你辛苦了!”

德誌的妻子說:“辛苦,今天太陽從西邊出來了不成?”

德誌說:“一個人帶孩子真的辛苦。我今天算領教了。”

回到宿舍,德誌將小家夥放在床上,他在旁邊甩胳膊,用來緩解麻木的手臂。小家夥看著德誌做操,他就歡快地笑著,手在空中亂抓,不知要抓些什麼東西。

德誌的妻子自己進了廚房,開始對今天買的菜進行整理、選擇、加工、清洗,使其顯得幹淨了,然後打開煤氣灶,開始做起午餐來。

德誌的妻子非常清楚德誌做得飯是怎樣的,不是因為太累,而是缺少技巧,德誌知道中國菜,都喜歡烹炸,炒菜都希望用很多油,聞起來很香,實際上很多油都被抽油煙機的巨大能力吸到外麵去了。

走在街道上,抬頭一看,很容易看到家家戶戶的廚房外麵,在抽油煙機排氣口那裏,牆壁被油煙汙染,排除的油煙變成了黑色的裝飾,這種廚房往往伸到空中,油煙凝結成油水,流啊流,流到樓下一戶人家的廚房外頭,這種風景,帶有濃厚的中國元素在裏麵,走到哪裏,都知道中國菜都是在大火中得到永生而做出來的。離開火,就不能稱為中國菜。

好在德誌清楚人的心理,如果自己樣樣都做得優秀,那就完了,事必躬親,累死人不償命。不要太逞強,逞強的結果是越來越疲勞。把都能做到的事,禮貌地交給那些回答問題不積極的身上,沒準,他們也知道答案,隻不過含蓄些,不想出風頭,不舉手並不表示他們一定不在意。

承認自己的不足,意思就是讓別人把他們的長處發揮出來,別人隻要願意,就盡量讓別人去做,結果是皆大歡喜,何樂而不為呢?

午飯過後,德誌說:“我明天要下鄉了。如果有事,跟我打電話或者發短信,最好發短信,打電話是漫遊,收費高,發短信收費低,這樣就選擇了發短信,也能把事情說清楚。如果說不清楚,就再發短信;如果還是說不清楚,那就需要打電話了,不要心疼漫遊費,有些電話是必須要打的。錢很重要,但是對家人的照顧更重要。” 德誌的妻子說:“我知道了。我會好好的。萬一孩子需要你,你就回來吧。”德誌說:“沒問題,我肯定隨叫隨到,一定不會離開你們。”

她說:“那我就放心了。”

孩子的腿很有力氣,德誌抱著孩子,讓他站在德誌的大腿上,小寶寶開始一上一下地在蹬腿,很有力,邊跳邊唱歌,嘴裏不閑著,不知道他唱什麼歌,自尋其樂吧。德誌很高興有這麼一個兒子,腿有勁,聲音洪亮,又很開心,臉上總是在微笑,雖然嘴角老是有口水流出,但總體上還是比較有前途的。首先,他將來一定是大個子,因他出生的時候,醫生量過了,看到他小腿真的修長,就斷定將來這小子是大個子。醫生說的話沒有錯,孩子這段時間瘋長,食量也有增加,看來正是抽條猛長的時候,如果此時給他加點飯,慢慢地習慣吃飯,孩子將會保證有充分的營養,這樣就更健康了。

德誌交代完了事情之後,就燒水,給孩子洗澡,然後讓妻子洗,自己洗,上床睡覺。明天要下鄉,免得尹懋和餘哥有意見,說不定他倆要查德誌的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