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誰臥誰坐(2 / 2)

照相館就在辦證大廳旁邊,看來,是私人開的。

去辦證的大多數是教師,這可能是安排他們在暑假的時候出去走走,看看,散散心,然後回來更好地教書育人,工資不高,但是要求老師的熱情要高,不能消沉,也不能消極,不能把薪水不高的負麵影響帶到工作中來。

教師照相,喜歡插隊,德誌在前,她們不幹,一個插一個,德誌也沒辦法。隊伍不長,卻很粗。不知道老師怎樣教書育人,還好,這裏沒有學生。照相的小姐忙得不可開交,看來,每天來辦證的太多了,都想去港島看看,如果這一輩子不去,就顯得特別遺憾。

德誌沒錢,可以先去看看,探探路,等發財了再帶家人去看看。排隊照相完畢,收費三十元,比在外麵照相貴多了,不過,人們為了方便,隻有在這裏照。還有,來照相的大多數都是公費報銷,也就不心疼錢多。

另一方麵,擔心在外麵照相不合格,就要重照。簡單來說,懂得人際關係學的,就不會犯傻,到外麵去照相,幹脆多花點錢,在這裏解決算了。要知道,有些工作人員很難纏,稍微弄點小動作,就夠你吃一壺的。

德誌不想跟她們爭搶,因為他是男人,好男不跟女鬥,幹嘛要去擠呢?明知道,排隊排的不長,很粗,也要忍耐,不能煩躁。

煩躁帶來的結果就是不安,不安的結果就是心跳加速,而德誌的心律有些不齊。遇到不公平的事,寧願忍耐,為的是身體的健康。身體健康,心理就少受影響。

按照規矩行,不破壞潛規則,照顧一些明擺著的關係戶,就沒問題,這是當下社會的現狀,不服氣不行。

按照土政策,德誌很快就辦好了證件,花掉的錢,包括複印的費用,都細細地算了賬,然後計算了發票,整理好,然後準備拿到江城辦公室去報銷。

到了江城,德誌一看,大家都在準備東西,準備出發了。原來,芭比已經買好了車票,都是臥鋪,臨時有一個牧師也要跟隨他們一起去,這是組團旅遊的名義,如果一個人去,恐怕不行,過不了海關,就無法去到港島。即便那邊有很多牧師邀請,也是白搭,沒有證件,沒有合法理由,二者缺一不可,沒有這兩樣東西,就是過不去。

那名牧師姓肖,很看不慣省城裏的牧師,她隻對上帝和聖經負責,對於省裏的牧師不屑一顧,說省城裏的牧師都不務正業,不專心傳道,和政府走得很近,被政府同化了,成為政府的一部分,因政府對他們控製的很緊,與此同時,政府也給他們發放津貼,這樣做,他們更不敢說政府的不是了,因為拿人手短、吃人嘴軟。

芭比說:“現在有個難題,就是隻有一張票沒有床,隻能坐著。下麵抽簽,誰抽到了,誰就坐著。”

尹懋第一個撅嘴巴,很不高興,嘟噥道:“憑什麼抽簽?晚來的,就一定要坐著,不是很近,是很遠,大家出門一次都不容易,誰不想舒服?偏偏要弄一個人過來。也不知道是誰出的主意,誰透露的風聲?”

他剛說完,春燕就低下了頭。春燕住在城裏,和肖牧師走得很近,非常要好,因春燕常去教會,常遇到肖牧師講道,她很感興趣,經常向肖牧師請教問題,久而久之,兩個人就熟了,慢慢地,越來越認識了對方。

這次去港島,就是春燕告訴了她,她肯定不舒服,憑什麼?那齊老師是神學院的老師,放著好好的書不教,求知若渴的學生也不管,就追求起奢侈的生活,跑到港島去旅遊。美其名曰,是沉思上帝的恩典,好好休息,然後爭取更好地為主工作。

這事很好,關鍵是港島辦的主任出了錢,來支持這次活動。有奉獻心誌的人不少,但是沒有見過這樣大方的人,正因為如此,他才是機構的老板,一個很有愛心的老板。雖然有時候,略顯威風。可威風也是為了工作。

芭比自以為是三把手,第一是齊老師,第二是劉小姐,第三就是她了,她自命不凡,以為自己真是領導,可是她安排的事,讓尹懋很不滿意。他的牢騷,也是很多人的心聲,芭比覺得她自己是對的,也沒和任何人商量,就決定了用抽簽的方式來決定誰坐到港島。

很不幸,剛好是尹懋抽到了坐票,肖牧師心安理得地得到了臥鋪票,她就可以耀武揚威了,在火車上,能擁有臥鋪票是值得炫耀的事,特別是一票難求的時候,更是顯得身份顯赫,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