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港島安頓(1 / 2)

大家不說,靜靜地等待,劉小姐有些不耐煩,因為港島那邊還在等著,老是耗在這裏怎麼能行?她剛想安排德誌去看看,隻見那一群女人出現了。其中,餘哥顯得鶴立雞群,才貌出眾,走在前頭,後麵跟著一群,劉小姐見了芭比,本來有一肚子的火,也頓時煙消雲散,不再多說,她隻輕輕說一句:“找到了就好,你們跟我走。”

大家整理好背包,然後快步跟著劉小姐,她是港島人,習慣了港島人的生活,比較快速,她一到港島的地盤,或者到了和港島比鄰的深圳,就似乎加了油一般,非常有力氣來做事。

大家就像火車的車廂,跟著她跑得飛快。順著地下大廳,轉來轉去,最後到了出站口,然後坐電梯,拐彎,看到有宣傳海報,講港島哪裏好玩,哪裏好吃,哪裏購物,再就是一些時髦的產品等等。

這些東西在誘惑著人的心,隻恨帶的錢少,當然,貪官例外,他們很有錢,隻操心錢該怎樣花,不在乎錢從哪裏來,越是貧困縣的,越是大手大腳。

德誌本來是扶貧的,可他本身貧窮,這是很搞笑的。在離開律師事務所的時候,所裏的主任說:“你應該好好搞幾年律師,等有了名氣,打開了局麵,賺到了錢,有時間、有錢,再去扶貧,就很好,你現在到農村搞農村社區發展工作,實際上是有點著急了。不要這樣冒險。”

德誌當時就鐵了心,要去,誰都攔不住,就這樣,在慈善機構混了幾年,雖有很多負麵的東西影響了他,特別是牧師的所作所為,他尤其失望,對於牧師的罪性,他隻能為他們禱告,其實,德誌自身也有問題。在指責別人之前,先要檢視一下自己,到底行不行,不行,再堅持堅持,萬一不行,再進行撤退。

可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不行的跡象,就像《紅樓夢》裏的榮國府、寧國府,到了走下坡路的時候,先要大紅大紫一段時間,然後再進行腐敗。

走到了海關,德誌感到有意思,海關分兩邊的,一邊是內地大陸海關,一邊是港島特區,在內地海關這裏,旅行社的工作人員出現了,她帶領大家到一個地方,然後分派給每人一支筆,一張表格,填寫,然後集中收起來,再將每人的《港澳通行證》收集起來,集中交到一個窗口審核,然後,拿著表格,分派給各人,證件也都發給各人,帶著大家過了內地海關,然後進入港島海關。

港島海關逐一審核各人,然後將行李箱放進傳輸帶,審核完貨物,再審核人。不準夾帶私貨出去,沒有問題,人和貨都合格,才能過關,蓋上章子,就算完成了任務。

旅行社的說:“要辦電話卡趕緊辦,不辦的話,內地的電話到了港島都不能用了,除非開通國際漫遊不可。”

她這樣一說,德誌心裏有些不好想,港島本來是中國的,幹嘛還有這麼多限製?這是很有特色的。

辦卡的事大家都聽到了,但是沒有人動,沒有人動,就說明這要費錢,費錢的事,就是要好好思量一番的。

到了港島海關,旅行社的說:“大家好,我的任務完成了。祝你們旅途愉快,玩得開心,這是我的電話,有事打電話,或者直接撥打旅行社的電話。再見!”

她說完就走了,像一隻蝴蝶,消失在人群中,她賺錢挺輕鬆,就是簽個字,交個表格,這一單生意就告完結。

正在此時,有人喧嘩,德誌一看,不是別人,是齊老師,她問:“憑什麼?憑什麼?”

港島海關檢查站的工作人員不由她分說,將她帶到房間裏,大家都驚呆了,像木頭一樣,又像石頭,一動不動,齊老師被關進去,劉小姐慌了手腳,趕緊掏出電話,尋求幫助,準備解救。誰知,齊老師馬上出來了。

劉小姐趕緊上前問長問短,齊老師說:“是這樣的,他們懷疑我是孕婦,到港島生孩子來了。真是氣死我了!我胖是胖了點,但哪一點像孕婦呢?”

她這一說,大家才注意到她的穿著,德誌觀察到,她穿了流行的孕婦裝。因為這是韓國流行的裝飾,適合體態豐腴的女人穿,而齊老師喜歡追求時髦。

她穿了這件服裝,不是孕婦也是孕婦了,港島很擔心內地的孕婦都到港島生孩子,因為按照港島的法律規定,在港島生的孩子,就是港島人,如果不加以限製,內地的孕婦都到港島去生孩子,港島的人口必然激增,實際上會影響到港島的治理,增加港府的負擔,久而久之,港島必然陷入混亂。

因此,對疑似孕婦的女人嚴格檢查,齊老師被請進檢查室,也就不足為奇了。在港島,越是老師,越要遵紀守法。齊老師的表現欠佳,格外引起眾人的注目,越是這樣的,越受到海關工作人員的注意,因此被請進小屋接受檢查,是他們例行公事,沒有格外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