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算相安無事,都在各忙各的事。在天源星地表,尼內微城所在的巴比倫洲,一座又一座的大氣消融工廠在巴比倫洲的海岸線拔地而起。同時貝克主導的強光合作用植物也培育成功,並開始在巴比倫洲的淺海中大規模種植。這一切似乎已經讓人們看到:直接在天源星地表大氣生存不是一個不可實現的夢。
ddt當然對天源星的開發沒有興趣,他們在源衛一上的首府城市巴納德現已基本完工。而在源衛一地表上的重型器械生產基地、礦藏基地也是飛快建成。開產成本廉價的各種重元素、稀有元素、核聚變原料被ddt貪婪的智能開采機械輕而易舉的挖出源衛一地表。如果現在恢複貨幣經濟,無疑ddt將成為20、21世紀時地球的中東石油王國一樣民殷國富,不可一世。其實就現在而言,對源衛一地表資源幾乎有著絕對配給權的ddt已經掌握著如同硬通貨一般的物質資源,對於在天源星係統出生長大的年青一代來說,他們都更願意選擇來到更有經濟前景的源衛一巴納德城生活。ngto所擔心的事態在不可避免的逐漸逼近。
但不管如何,未來肯定會更好,總比生活在狹小的“希望”號上好多了,人們普遍都抱著這樣的心態。說到“希望”號,現在陳星帆已經是她的正式艦長而非代理艦長了。這意味著陳星帆有著更多的自主權,比如往來天源星地表也不需要通過ngto地表的嚴格審批了。在這4年裏,陳星帆對於這個小人類全體的政務成熟了許多,也比以前更有責任感,自然也不會有事沒事就利用職權往天源星跑了。
前文還未曾提及,作為“希望”號艦長的陳星帆的重要使命,就是與地球保持聯係。“希望”號搭載著當時地球技術最先進的恒星探測設備以及電磁波設備。其搭載的最大功率可達3000兆瓦的she電裝置可以保證地球收到來自天源星係統的清晰信號。就目前來說,整個天源星係統所有的天文設備都還沒有“希望”號先進,所以“希望”號有著很獨特的身份:代表天源星係統的新人類與地球保持通訊。由於相隔距離遙遠,對方收到信號需要接近12年,因此他們與地球的交流自然不可能像一般的通訊了。地球方麵,當年新世界探索計劃初始就設立了在太陽係專門負責與“希望”號聯係的大功率接發收通訊基站,“希望”號每隔約24小時就會收到一次來自地球的通訊。由於距離遙遠,通訊數據容量都很有限,內容是經過jing挑細選的地球資訊,比如地球上以及地球周邊太空殖民地的各種大事,同時也會有一些最新的科學理論發現的內容,當然,每次收到的都是11.9年前的事情了。反之亦然,陳星帆也會收集、篩選天源星上的重要信息傳送給地球,當然,也是11.9年後地球人類才能知道。不要太糾結於相對時空的複雜效應,現在可以認為地球人類在2年前已經獲悉“希望”號成功抵達天源星並且開始新人類拓荒之旅的信息了。地球、或者說太陽係內生活的人類是否有為“希望”號的成功所歡呼雀躍?還是說太陽係的人類已經不關係這些拓荒者了?這恐怕要再等10年才能知道答案。
現在正發生的事情是,在巴納德城上,一個吸引了天源星係統新人類學術界的大型研討會正在進行。雖然陳星帆對ddt一直很厭惡,但這個研討會對他來說太有吸引力了,況且他作為“希望”號的艦長,有責任報告近來地球信號數據中來自地球人類最新的學術成就,無奈之下,陳星帆不得不來到巴納德參加這次學會研討會。
盡管陳星帆一直不喜歡巴納德這個地方,但不得不承認巴納德的建設規劃比在匆忙中建立起的新人類第一座城市尼內微要更完善,甚至可以說,氣派。大量高聳的建築林立在巴納德城zhong yang,有沒必要也好,從視覺效果上確實給人以震撼的感覺。由於源衛一被天源星chao汐鎖定的原因,它永遠隻有一麵對著天源星,巴納德城就建在這個麵上。所以隻要一抬頭就能透過巨大的透明穹頂看到永遠懸掛在天空中的天源星。由於源衛一隻有很稀薄的大氣,ri照時間裏天空也是黑se的,這讓巴納德成為了一座永夜城。而街道幾乎無處不鋪滿了主動影像材料,使得這永夜城到處都熠熠生輝。無處沒有的電梯、傳送帶基本讓你覺得在這座城市中沒了雙腳都能行走自如。自動化之高讓人歎為觀止。也難怪幾年來,許多人都願意跑到巴納德來生活。包括陳星帆最崇拜的人之一——艾薩克-維金斯(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