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小時後,“鸚鵡螺”號如預定中抵達“希望”號同步軌道,對接將在幾分鍾後進行。
艦員們都留意著“鸚鵡螺”號逐漸接近的艦影,與在之前的探測器傳輸回來的影像其實並無差別,隻是近看之下發現“鸚鵡螺”號的表麵結構比想象中還要簡單,看不出什麼特殊之處,想必其複雜結構都隱藏在外殼之下。
而在3個小時以前,ngto執行官陳瀚已經在玫柳茜婭通知下登陸了“希望”號,這裏有不少艦員曾經是陳瀚的部下,對他自然是尊敬有加。而陳星帆和陳瀚在見麵後隻是例行公事的簡單交談了這次突發事態的細節,父子倆人未談及任何私事。
現在,對接的艙門正在緩緩打開,陳星帆、陳瀚、玫柳茜婭以及隨同的兩名配備有xpd步槍的艦員正在等待對方的出現。
&nbo的工作服——至少他們還是人類,陳星帆心想,稍稍放下了戒心。
三名“鸚鵡螺”號的艦員中有兩名是男xing,外觀體格非常健碩,目測身高都達到一米九以上。另外一名則是女xing,眼珠與頭發都是深邃的烏黑se,雖然不及另外兩名男xing高大,但目測身高也達到一米八。
“你們好,歡迎登臨‘希望’號。我是艦長陳星帆。”陳星帆上前,機械xing地伸手過去示意握手。看似應該是領導者的人倒也禮貌xing地與陳星帆握手。
“你們好,我是‘希望’號前任艦長,現在是天源星地表改造計劃負責人。”陳瀚簡單地自我介紹道。他突出了自己是前任艦長的身份,因為他知道ngto這個由新人類成立的組織對於這些來自地球的人類來說沒有意義。 正在他們談話之際,玫柳茜婭留意到那名為北原千和的女特派員別在腰間的手槍,便上前說道:“對不起,作為外來人員你們不能攜帶武器登艦。” “從自衛原則考慮,我們配備防身武器是有必要的。”對方卻理所當然的回答。 “那就不要怪我動手了!”玫柳茜婭二話不說伸出右手要奪走北原千和的佩槍,不想對方的反應卻也迅捷,她一把別過玫柳茜婭的手,並想拔槍反擊。但玫柳茜婭再度抽出左手奪搶,對方用力想推開玫柳茜婭。 北原千和的力量超乎玫柳茜婭想象,但玫柳茜婭來了一個完美的後空翻以抵消推力,並在翻滾的過程中拔出隨身的佩槍。就在這時北原千和也拔出手槍,最後以兩人槍口相互對峙結束了這場格鬥。 這毫無征兆的格鬥讓陳星帆一時不知所措,好在他留意到另外兩位uc特派員一直冷靜觀戰,使得這小衝突沒有引發成全麵衝突。冷靜了點後,陳星帆對玫柳茜婭說道:“沒關係了,玫柳茜婭。就讓這位北原小姐帶著佩槍吧。”隨後他對著穆爾說道,“但也請你們理解,我們為了‘希望’號的安全,也必須保證全程有武裝人員陪同你們。” “非常公平,艦長。”穆爾冷冷地回答,“北原,請你注意冷靜。” 言畢,玫柳茜婭和北原千和才緩緩收起武器,拉開距離。玫柳茜婭隨後湊到陳星帆耳邊說:“我不喜歡那個女人。” “他們一個我都不喜歡呢。”陳星帆也小聲地說著,“但那個叫北原千和的健碩女人好歹長得還不賴。” 玫柳茜婭沒再說什麼,隻是狠狠用鞋根戳了一下陳星帆右腳,陳星帆自當忍痛不語。 隨後,他們帶領著這三位傲慢的不速之客來到了a生活艙。a生活艙有一座漂亮的小庭院,這個庭院栽培數種名貴花朵,同時還有人工水池配以柔和的人工模擬陽光,是個非常愜意的地方。以前這裏是供人遊逛的小公園,如今用來作為會議中心倒是很合適。 庭院處準備了會議用桌椅,他們邀請三人來到這裏會談。 所有人就坐後,陳星帆首先起身問道: “首先,感謝各位數十萬億裏迢迢來到我們這裏。但不管如何,我還是想在這裏確認:諸位如何證明自己是uc的特派員?在此之前,我除了你過來沒有收到過來自地球的任何信息表示你們的到來。” &n fu對此次任務是絕對保密的,即沒有像地球公眾公開,所以更不會向你們公開。這是暫時xing的,不過公開時間我們並不確定,但即使後來公開了,因為光速極限的原因你們現在也肯定不會收到相關信息。至於證明,我們這裏有地球與外層空間人類共同體州牧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席的授權書。”一直默不作聲的霍布森將一個信封交給了陳星帆。 陳星帆拆開信封,裏麵有一張jing致的紙質信函,所有文字均為手寫,並且具有地共體的印章以及最高領導簽字。除此之外,還發現有一枚小型芯片。 陳瀚似乎對那枚芯片有點印象,他從身上掏出一枚細小的圓柱形物體,遞給了陳星帆,言簡意賅地說:“試試用它讀取這枚芯片。” “嗯。”陳星帆接過讀取器,讀取器上有一個凹槽,正好能容納這枚芯片。當芯片放入凹槽內,他眼前立刻出現了“希望”號計算機係統的全息運作界麵。 “量子加密信息確認。持有者為本計算機載體合法授權人。是否需要讀取授權內容?”聲音來自“希望”號zhong yang計算機的人工電子音。陳星帆點擊著全息畫麵中的“是”按鈕。隨即出現的同樣是一份地共體授權書,比紙質版內容更多,同時包含了部分立體影像內容——都是一些看似高層的談話記錄。 “順帶一提,這塊芯片是為石器時代的量子計算機係統設計的,現在我們的計算機係統早已經不兼容了。”穆爾補充著,言語中似乎透著一絲優越感。 “能完美拚對‘希望’號的量子素數對加密組的,隻有該計算機係統的設計人才會知道。”陳星帆喃喃地說,“想要破解這種加密體係,即使用‘希望’號的計算機係統也需要數百萬年的時間。即使是比我們先進三百年的計算機係統,也不可能用這枚小小的芯片完成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