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洞,自古便是七星閣掌門練功修行的地方,據傳,很多的掌門,也是在這裏悟道、得道,甚至是參悟至高武學。
雖然是掌門練功修行的地方,但是張真人並沒有完全封鎖這個地方,或者是占為己用,像其他的幾個堂主,這些他認可了有潛力和實力的人,也都進去過,大多都有所悟。
但顯然,還是沒有人,在目前的情況下,做到像張真人一樣的程度。可說是“大道雖在前,吾未可盡得”。
不過,看到這宋無涯和白勝的水平,林澈還是覺得,這個地方絕對是個好地方。
當然,此刻林澈的實力和這兩位師兄比起來,還是有差距的,縱使讀了一千多本書,讀穿了藏經閣,可很多的差距,始終是需要時間和經曆去彌補。
“那你明天,就去三清洞吧!那裏有你想要的東西!”
當聽到張真人這句話,林澈感覺總算是鐵樹開花了。
“得嘞!師父,不用明天了,我今天就去,現在時間還早著呢!”
林澈拍拍屁股,轉身就離開了房間。張真人看著這個小子,也隻能是無奈的搖搖頭。
三清洞身處整個七星閣的後方,而七星閣依山靠海,三清洞也是最靠近大海的位置了。大浪濤濤、孤崖絕壁,頗有高深壯觀之意。
來到三清洞的門口,就像是來到一個黑洞的麵前。雖然,這個是七星閣的聖地,也嚴格禁止出入,但門口並沒有布置什麼陣法,或者是藏著什麼玄機。自然樸素,渾然天成,並無奇異之處。莫不是也應了那句,大道至簡?
就光是站在門口的一瞬間,就能感受到裏麵散發出巨大的引力,似乎要將自己完全的吸進去一般。就像是相互渴望的牽引,造就了這種不可阻擋的吸引力。
他一步步的走了進去,就像一步步走入到一個神秘的殿堂,開始的時候,他會有疑慮、緊張,甚至有些恐懼,可當邁開第一步的時候,他就完全放棄了抵抗,轉而直接奔向了這個,自己一直渴望的地方。
裏麵到底有什麼樣的功法和秘技,有什麼能讓人突飛猛進的招式?
一進入洞中,洞中的火把將整個山洞照的明亮而通紅。在這裏的牆壁上,林澈看到了一段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文字——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地現於力,故功法小成者,以力取勝於眾人;天現於變,故功法中成者,以技取勝於眾人;道現於萬物,故功法大成者,竊陰陽萬物之變,以境取勝於眾人。然天地道者,皆法自然,萬物與我,皆為自然,事故功法至成者,力強而非止於力,技巧而非止於技,境高而非困於境,奪天地道之利,去效法之癡惑,內化自然,吾為自然,化吾為王!
原來自己的《造化》就是從這裏抄錄而來的嗎,這裏就是這本秘笈的起點!
這前半部分的,都和自己學到的一摸一樣,林澈繼續往下去探索。終於,在轉角的地方,看見了自己一直在找尋的東西,《造化》的下半部分。也就是更多的功法和秘技,是實實在在的“奪天地道之利”的東西。
上麵,有討論將前麵“八技”的混合運用,有利用五行各種元素的功法,從金、木、水、火、土的五個方麵的功法和其衍生秘技,也有風和雷電的功法。
有運用真氣,溝通自然的絕強的防禦,也有絕天碎山的無解的攻擊,甚至也有曆算推演,奇門八卦的術數。
林澈徹底的浸淫在這滿洞的武學之中,在通覽這石洞內的所有的東西之後,林澈默默的坐在蒲團之上,他沒有著急去練,因為每一個東西都非常地深奧,他回憶起自己通覽地藏經閣地經書,和這石壁上地絕學,再加上自己之前所創所悟地東西,居然讓他有一種豁然開朗地感覺。
所有的東西都是鏈接和對應上的,在這些功法之上,都是有著一種無形的東西在牽引和指導,這個,或許就是他們常說的“道”!
而當這些想明白之後,很多的功法慢慢的都開始在腦海裏推演、演練了起來。
五行可以合一,也可以單獨使用,與萬物自然的溝通,既能防禦也能攻擊,絕天碎山的攻擊最高的境界是隻能絕天碎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