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塔爾國是一個疆域遼闊的大帝國,到國王可察爾汗上位時,這個古老的帝國已走過了它三百多年的曆史。
可察爾汗是一個雄心勃勃、利欲熏心的帝王,他覬覦著周邊附屬的幾個小國,想趁機滅之,奪其財富,誇大自己的版圖。就這樣,從昆侖2203年起,他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征召士兵和戰馬,準備對南邊的卡希爾國發動戰爭。
可是,他殊不知,頻繁的徭役擠占了耕田時令,導致大部分地區出現了農田荒,糧食價格飛漲。再加上各級官吏橫征暴斂,加強賦稅的征收,致使老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生存底線被徹底打破。
處在生死邊緣的老百姓忍無可忍,很多人都自發組織,舉行起義。在這眾多的起義者中,有一夥人逐漸在起義的隊伍裏脫穎而出,聲勢浩大,發展迅速,他就是諸葛禹率領的起義隊伍。
諸葛禹原是一名商人,廣交好友。近年來,他實在看不慣官府對百姓的高額賦稅、強迫勞役,就帶領著自己的幾個心腹,殺了當地的官吏,帶兵造反。
由於諸葛禹善待士卒,打著為民的旗號,有很多人慕名加入他的隊伍。就這樣短短幾個月時間,他的隊伍就發展到了有五萬之眾。
各地造反的消息源源不斷地送到了朝廷,朝廷裏的大臣們一片嘩然,驚慌失措,議論紛紛。
朝廷例會上,宰相候奎奏曰:“臣聞瑤北一帶區域有眾多百姓造反,殺官吏,自立旗幟,是為患爾。”
可察爾汗聽之,淡淡一笑說:“區區幾個小毛賊,何足患爾,諒他們整不起什麼驚濤駭浪,呼倫沛。”
“臣在。”呼倫沛躬身說道。
“我予你精兵三萬,可否蕩平這些小毛賊?”
“臣……臣,陛下,可否給微臣多調些兵馬?”呼倫沛顫顫巍巍地說道。
“什麼?朕還要準備親自帶兵三十萬攻打卡希爾國,這三萬精兵能夠給你,已經是對你仁至義盡了;再者,瑤北地區兵部總監王順楠那邊還有精兵五萬,也可調你使用。”
“臣遵旨。”
“愛卿還有沒有其他事?沒事就散會。”可察爾汗懶洋洋地打了個哈欠。
“臣認為出征攻打卡希爾國的計劃可以暫時往後推一推,先著手解決國內的叛亂方為正道。”一品官員秦勤參奏道。
“放肆,朕決定的事豈能說推就推,。來人啦,把他給我轟出去。”
“皇上,千萬不可攻打卡希爾國啊,國內叛亂未平,一波接著一波。倘若在這個時候攻打卡希爾國,勞師興眾,萬一兵敗,後果不堪設想呀!”秦勤極力勸諫道。
“你這是小人之見,未出師就說出這些不吉利的話。卡希爾國乃人口不足一百萬的彈丸小國,豈能阻擋我的三十萬鐵騎?簡直就是笑話。給我打入監牢,等我打贏這場仗,班師回朝再拿你的頭顱來慶功。”可察爾汗氣的眉毛倒豎了起來,啪啪狠拍著龍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