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海天大戰(5)(1 / 3)

27.4.5

關島 出海碼頭

05:50

平靜的港灣裏泊滿了當地人的遊船,船上五顏六色的風帆迷惑了遊客的眼,他們一邊不停的挑選,一邊快速的盤算著價錢,因此很少有人能夠當機立斷。好在這裏的生活節奏一向很慢,所以,他們有的是時間可以慢慢挑選。於是,繞著碼頭閑逛的遊客們便不停的變換著船主搭訕,而那些漂亮的遊船也都爭相蜂擁著靠近了岸邊,就像候在出站口上那些成群的士一般,由此便形成了一道頗為壯觀的風景線。

但是,有一條船卻顯得有些心不在焉,它不遠不近的泊在這支混亂的船隊外沿,擺出一副性高氣傲不情不願的架勢來,似乎對這眼前的火爆場麵頗不以為然。然而,若是此刻有人留心觀察一下的話,他就不難發現,這條船根本就不像是來做生意的,因為無論是在船頭還是在船尾都看不見有船主的身影!那麼,它紮在此處湊這份熱鬧所為的又是哪般呢?這時,一扇翹起道縫兒的舷窗給出了答案。

原來,那裏一直都藏著一架高倍數的望遠鏡,他透過舷窗的縫隙不停的朝著四處觀望,而此刻,他的視線正被不遠處的一座礁崖所吸引,那輛一會兒猛衝到崖邊,一會兒又急退到崖頂的汽車當即引起了他的關注。手持望眼鏡的這個人斷定:那車裏麵的正是他要找的人。

幾乎沒有片刻的耽擱,就見撤去了望遠鏡的窗縫兒裏悄悄的探出支銀灰色的圓筒來,那經過拉絲處理的表層上麵線紋羅列,從而吸納了天光,竟折射不出一絲的閃亮,它就像一條陰險的蛇一樣,狠毒而又膽怯的吐出信子,不知何時就會突然發難,打出致命的一擊。

這是一支加裝了消音器的狙擊步槍,二百多米遠正是百發百中的距離,持槍的這個人輕輕的吸了口氣,然後,他屏住了呼吸冷靜的瞄起準來。從船的舷窗朝崖頂上望去,大約呈現出一個五十度左右的仰角,坐在汽車駕駛位上的那個人剛好可以被瞄準鏡中的十字線缺口套牢,就好像一個側臉的大頭貼一樣。哦,真是眾裏尋你千百度,暮然回首,你卻在燈火闌珊處!

槍手被心中突然湧起的這句中國古詞所刺激,竟莫名的生出一絲散淡的悵惘來,也不管是否詞不達意的領會錯了這句話的本意,顧自的把自己當成了一個為情所困浪子,仿佛正癡迷在一方執著的天地,竟而把一樁殺人越貨的勾當當成了一件附庸風雅的趣事。

哦,乖乖的呆在車裏別動,我這兒很快就能幫助你解脫的。槍手默想著,他輕輕的叩開了狙擊步槍的保險掣,早已搭在扳機上的食指隨即慢慢的扣緊…

拉丁王子的後裔,有著“時之刃”美譽的伊朗特工拉夫.拉比尼,專門負責針對以色列的情報工作,為此,他廣泛結交那些擁有共同利益的部族長老,全力拉攏那些擁有共同敵人的教派組織,為謀取國家的長久利益不懈的鬥爭著,他在當今的特情界裏不僅擁有著駭人的實力,更占有目眩的名號。他在《無間十二諜》中雖然位居第八,而這不過是他未盡全力時的所得,隻能算是蓄勢待發,在這十二人當中拉夫.拉比尼的確算得上是後勁十足的一個,未來的中東給他的表現提供了一個更為寬廣的舞台。

長期以來一直都是美國在中東地區代言人的以色列曾經是整個阿拉伯世界的敵人,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對立的情緒正在逐步得到改善,但是,以色列與伊朗的關係卻始終都是處在劍拔弩張的境地,絲毫也沒有和緩的餘地,這其中既有美國唆使鼓動的原因,也有二者自身的野心,畢竟,中東是世界的能源基地,又有誰不對稱霸此地垂涎三尺呢?

與有著廣袤土地和輝煌曆史波斯古國比起來,以色列這個楔進中東腹地的小國就如同卡在喉嚨口裏的一根魚刺相仿,讓伊朗吐不出咽不下更是拔不去。究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以色列的國土雖小,但實力卻絲毫不遜,並且,他的手中還握著的一張稀世王牌,就更是令伊朗忌憚不已,那便是核武器!

擁核是防守反擊的最後實力,如果不是這樣,以色列怕是早被伊朗毀滅十次都不止了。而無核自然就缺少了叫板的底氣,伊朗就算再強大也隻能算是無堅之舉,終究成不了大器,這是當今世界上小國生存大國爭霸的一致共識。

為此,早就動了擁核心思的伊朗可是下足了力氣,一方麵暗地裏緊鑼密鼓的加緊濃縮鈾的研製,一方麵大張旗鼓的擴充軍備頻繁演習,為的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轉移外界的注意力。而在此同時,還加大了特情特戰的專注力,用以防範近鄰以色列的突然空襲,避免重蹈薩達姆的覆轍,防止重演伊拉克的慘痛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