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借餌開道(4)(1 / 3)

33.2.4

東海 衝繩海溝附近 宋級潛艇編隊一號艇

17:15

“四點鍾方向,蒼龍級兩艘,距離一千,航速15節。”

聲呐員的聲音低沉吐字清晰節奏鏗鏘有力,但是語氣當中明顯流露出了某種焦慮和不安,不錯,眼下的形勢對於“小宋”編隊來說是極為不利的,從斜刺裏逼迫而來的兩條蒼龍級潛艇無論在航速還是在卡位上都具有明顯的優勢,照這種勢頭發展下去他們不消多久就能夠追到有效的攻擊距離,而處於規避狀態中的四艘宋級潛艇則完全處於被動,一旦遭遇攻擊他們全無還手之力,甚至連躲避攻擊的手段都很有限。然而,作為誘餌他們必須甘冒這樣的風險,隻要能夠達到引開敵人的目的,再大的犧牲他們也在所不惜。

但是,真要做到坦然麵對生死的考驗,卻並非如平日裏喊喊口號那麼簡單,那真的是要具備堅不可摧的意誌和堅定不移的信念才行。對此,每條艇上的每一位艇員全都堅守著這樣一個信念毫不動搖:不惜一切代價確保國家利器的安全!哪怕犧牲自己也在毫不畏懼。但是,光有信念和意誌還不足以保證行動的有效完成,必須讓心理上的壓力通過適當的方式及時的得到緩釋,當然,單靠硬性的約束顯然並不合適,對此,英雄的潛艇部隊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特殊方法,可以讓每一位艇員都能在險惡環境的考驗中保持高昂的士氣,以無堅不摧的鬥誌戰勝一切困難。

此刻,身兼編隊指揮官的一號艇艇長非常清楚,考驗這支水下奇兵的時刻到了,他堅信這些經過了長期艱苦的戰術訓練和意誌磨練的弟兄們,一定能夠履行職責不辱使命,完全有把握完成這一次的作戰任務。而如何能夠適時的激發出他們心底蘊藏著的愛國熱情和民族精神,從而釋放出每個水兵心中的最大潛能來,則是此戰成敗與否的關鍵。他想:是時候激發起艇員們骨子裏的血性和心裏埋藏已久的仇恨了。於是,他高聲命令道:

“把定航向,保持航速,別讓小鬼子跟丟了!”

鑒於編隊執行的是誘敵深入的任務,因此,他無須顧忌暴露自己的行跡,並且,如果能夠引來越多敵人的話,那效果就越是明顯。所以,他衝著送話器大聲說道:

“我們就亮開胸膛等他們打響第一槍,希望小鬼子有膽量這麼幹,那樣,我們就有機會替死去的同胞報仇了!”

艇長的聲音很高,為的是讓每一位艇員都聽見,但他的語氣卻很平淡,表現出的是出手之前的冷靜心態。這是一個釋放野性的信號,預示著感情越淡則殺氣就越重,他和他的艇朝夕相處,他和他的兵患難與共,因此他懂得他的艇也更懂他的兵,這是一脈相承的中國人,是中國百姓的子弟兵。他們肩負的使命,不僅艱巨而且光榮,他們憋足了一口氣,如果鬼子不長記性,那就讓同胞在南京流的血吞噬東京。

隨著他的話音一落,本來就肅穆的艙內霎時變得滲人的安靜,這是殺人之前的寒冷,水兵的目光所及連海水都能凍成冰,但是,艇長能夠聽得出他們心底了澎湃著的聲音,他們的表情雖冷但血在沸騰,複仇的欲望激發起了每個小夥子的血性。每個中國人銘記不忘那筆世仇,無論隔了多少代都能記得清楚,中國人以忍為上以和為貴的文化傳統,可以包容罪惡也能夠忍得住了傷痛,但是絕不會好了傷疤忘了疼。

每個人都看得到,時至今日,小鬼子欠下的債未償還,中國人流的血未擦幹,可殺人凶手已是一副胡不認賬蠻不講理的無賴揍性了,又是奪島又是拜鬼的,他們扒開了中國人的傷口不算,還肆無忌憚的往上撒鹽,這種行徑真比騎在脖子上拉屎還讓人難以忍受。好了,看看此刻這些中國軍人臉上血脈賁張的表情吧!久欠不還的血債早已在他們的心中積起了複仇的柴薪,拖得越久堆得越高,現在就隻差點燃的那麼一點點火星了。

忽然,一個雄壯而有力的旋律從某個戰位上響起,起初,那聲音聽來低沉而且單薄,不知是哪個水兵情不自禁的低聲哼唱,但那莊嚴的旋律極度感染力,就像平地裏卷起的一陣東風,接下來,一個,兩個…歌聲愈加雄渾曲調更加高亢,聲聲鏗鏘句句激昂,很快便彙集成了全體艇員的齊聲合唱。隨著這首《義勇軍進行曲》的唱響,每個人的心頭上都有一麵五星紅旗迎風飄揚。這一班兄弟視死如歸的表現,讓艇長的心裏也湧起了熱潮,他克製著油然而生的情感,不讓心底的澎湃潤濕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