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忍者相殘(5)(1 / 3)

35.2.5

日本 大阪 本願寺

21:20

“本願寺是日本佛教淨土真宗本院寺派的本山。淨土真宗是由親鸞聖人在鐮倉時代創立的。而石山本願寺則是佛教淨土真宗本願寺派的第八代門主蓮如上人在1483年建立的…”

雖然天色已晚,但是在簡樸的大門入口處,一小隊觀光客依舊圍繞在藍色的三角旗下,他們借著由近及遠延伸出去的點點燈火,麵對著立體感十足的礫石廣場,饒有興致的傾聽著導遊小姐的大聲講解,在她的身背後隱約可見大本山上那座黑頂白牆飛簷懸梁的本願寺,以及拱衛在四周的宏偉的建築群。

“我們會首先看到著名的本願寺兩堂,它們分別是廣場右首邊的禦影堂和廣場左首邊的阿彌陀堂。”

導遊小姐把手指向身後廣場的兩側,觀光客們伸長了脖子隨著她的手勢轉動著腦袋,就像一群等待飼養員拋食的鴨子,但是,唯獨有一個人顯得有些心不在焉,他沒有把注意力集中在就要進入的本願寺景區,反而把頭轉向了廣場的對麵,他將一雙犀利的目光掃向了黑莽莽的山梁,像是要在荊棘叢生之中搜尋什麼。

“其中,禦影堂是本願寺的締造性建築,而佛堂是僧侶和信徒們聚集的地方。此外我們還將看到本願寺的其它建築,例如像唐門,是日本最古老的能劇舞台,而書院和黑書院以及飛雲閣等等也都是日本文化的精粹。”

潔淨而簡樸的寺院在導遊小姐的介紹下充滿了神秘的懸念,吊起了觀光客們的胃口,幾個從南美洲趕來的遊客擠到了前麵,隨著閃光燈連續不斷的閃爍傳來一陣劈裏啪啦的快門聲,而高大的歐洲人則睜大他們藍色的眼睛好奇的看著頭頂上麵臨崖而建的寺廟,雖然嘴裏嘖嘖稱奇,可手卻在胸前劃著十字。

“大家請跟我來,山上還有更加令人歎為觀止的景色。”

觀光隊伍在導遊小姐的引導下,緊跟著藍色三角旗,魚貫湧進了礫石廣場的入口。然而沒有人注意到,在隊尾處有一個全身戶外裝備的人,趁機悄悄的脫離了隊伍。

大本山對麵的蔥翠山崗臨淵而立,峭壁似刀劈斧砍一般的險峻,臨近崖頂處突現出一角飛簷,它高挑出閣,上掛一線殘月如霜。迎麵的山坡上遍布著樹叢荊棘,茂密的枝杈間隱約現出一條山徑小路,它順著山勢蜿蜒而上,藏在亂石荒草之間非常的隱蔽。順著這條小路網上看去,但見密林參差枝椏錯落,其間恍惚露出一抹紅牆。院牆沿山順坡而建,圈出一方幹淨別致的所在。一座古刹別苑就隱匿在這暮色蒼茫的山林之中。

沿著小徑走到盡頭,忽見十幾級的青石台階直通向兩扇柞木院門,院門虛掩著卻看不見院內的情形。駐足端詳,但見門框之上有一塊牌匾高懸。匾額上白字耀眼,竟是草書的“修行”二字,那字體筆法遒勁,顯出書寫者的功力。站在院門前回身俯瞰,才發覺此處依山傍勢,地勢十分的險峻。推開院門往裏麵望去,發現庭院分為上下兩層,依舊是前庭寬綽敞亮,後院隱諱幽深。

首層的院落當中有兩株高大蒼鬆分庭而栽,枝丫繁茂,遮陽蔽蔭宛如華蓋。一涓潺潺溪流穿庭過院,溪流順坡而下淌得泉清水響空穀有聲。迎麵一間築山亭式的磚木建築,橫排木板打造牆壁,檜樹皮葺罩蓋屋頂,架空木板鋪就平台,蠶絲織錦鑲框拉門,下歇山頂上挑深簷,左右回廊連通兩廂。雖然不甚講究,卻也是真山真水真景致,雅屋雅飾雅庭宅。

由於靠山背陰,所以,無論是清晨還是黃昏這座別苑都會隱沒在幽暗中,而此刻夜色已深則更不必說,隻能約略現出大致的輪廓。不過月朗星繁夜空並不昏暗,隻是簷角上的月色還是模糊了灰瓦與天色,隻剩下黑煦煦的影子如鷹收翼一般橫架空中。倒是花崗岩鋪就的地麵反襯著天光,微微現出清冷的顏色來。往屋中看去,好在有一籠燭火飄飄搖搖,隱隱透出一絲暖意,風動炷搖,薄紗漆門上現出兩個躍動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