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3
烏克蘭 基輔
23::40(04:40)
總統府門前的高層石階上依次站立著總統衛隊的士兵們,從他們的裝束和武器上能夠清楚的看出前蘇聯軍隊的明顯特征,但是如果留心觀察的話還是能夠從個別遊動著的軍人身上看出稍許的區別來。他們是一些身穿迷彩野戰服的特種兵,一水的無差異番號更不佩戴軍銜,就像從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兵人一樣卻還沒有做好最後的塗裝。對於普通人來說當然看不透內中的端詳,但是對於嗅覺靈敏的專業記者來講這也隻能算是掩耳盜鈴欲蓋彌彰,在他們的眼中這些撕去了番號和軍銜的彪悍軍人全都是隸屬於俄羅斯內務部的特種兵。
“戰筆”鐵衛混在為數不多的幾個西方記者中間顯得毫不起眼,他很低調的站在鐵馬護欄的外沿,既不舉著話筒隨時準備衝鋒,也不拎著相機伺機搶占拍攝角度,他隻是雙手插在衣兜裏閃動著機警的目光,透過壓低的帽簷警覺的觀察著總統府門前的情況,伺機能夠從中窺探出那些可能影響到大局的蛛絲馬跡。他作為一名戰地記者已經具備了超乎常人的靈敏嗅覺,通過近期的觀察他發現烏克蘭的政局隱有波動的跡象,於是他一忙完了在日本的“采訪”便搶在第一時間飛到了基輔,而當他趕到了總統府門前的時候,他一眼便從總統的衛隊當中發現了俄軍特種兵的身影。
於是鐵衛禁不住暗自推測道:從眼前看到的情形上分析,既然在總統府的門前有俄羅斯的特種兵出現,那麼足以說明此刻正有俄政府的高級官員在與烏克蘭總統秘密會麵,雖然暫時還不能確定俄烏兩國此舉的原因,但是可以推斷一定是烏克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麻煩。鐵衛深知烏克蘭現任政府是親俄疏美的,這在美國一路向東擴展的路線上無疑是一個大的障礙,因此,烏克蘭近期出現的動蕩局麵很有可能就是美國在背後使的壞,但是烏克蘭通過所謂民選出來的總統真的是能力一般,麵對國內外的壓力他根本無力掌控局麵,眼看著烏克蘭即將陷入全麵混亂,而他也將因此而失去政權。
烏總統在請求俄羅斯出麵?鐵衛第一個想到了這個原因,因為眼前的情形很明顯,俄羅斯特種兵的出現無疑就是武力幹預的前期鋪墊,但這顯然是烏總統無能的表現,真要是出現了這種局麵,那麼遭受內外夾擊的境遇在所難免,不僅烏克蘭會出現大亂,就連俄羅斯也會跟著難堪,因為美國人等的就是這一天,到那時就可以趁虛而入搶班奪權,非但可以逼到俄羅斯的家門前,而且還能搞得堂而皇之名正言順。哦,烏俄兩國首腦的日子都不太好過啊!想必他們此刻一個急得團團轉,一個則如坐針氈吧!而美國人也不會太輕鬆啊!看著事態的發展美國總統的手裏也一定攥著一把汗。
鐵衛集中起腦力迅速的分析著眼前的形勢,以期能夠做出一個最可靠的結論來,這是他身為一個戰地記者的職責所在,由他寫出來的內參將被送給最高層傳閱,因此,他推斷得是否準確將會影響到戰略層麵的決策,為此他不敢有半點馬虎和武斷。但是從總統府門前俄軍特種兵的人數和裝備上看,鐵衛對自己剛才的推斷仍然心存疑點,他想:依照普京一貫強硬的特點,他絕不會這麼偷偷摸摸的搞這樣一次秘密會談,如果他真的想見這位總統的話,那麼也一定會在克裏姆林宮裏召見,而絕不會屈尊大駕偷偷的跑到這裏來。如果照此推斷,那麼來人就應該是他的影子…
“嗨!中國人,你們的嗅覺很靈敏嘛!請你談談中國對烏克蘭的局勢怎麼看?”
正當鐵衛急急的展開思考的時候,突然,一支話筒伸到了他的麵前,隨即便見一個高大的攝影師轉了過來,跟著就想把扛在肩上的攝像機對準他的臉。鐵衛雖然是倉促應戰卻絲毫也不慌亂,就見他非但不躲不閃反而端正了姿勢擺好了pose,但同時他也用了一個微小的動作做出了防範。就見他的手順勢抬起胡擼了一下腦後,戴在他頭上的那頂洋基隊的棒球帽便沉頭下挫,長長的帽簷低壓在了額頭,不僅遮住了眉眼甚至擋住了他的半張臉,來人想要突然襲擊打算沒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