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緣滅(2 / 2)

由陰曹往上而看,便是古漢。

古漢如今領頭之人,是枷鎖與張戦,至於老帝王,江湖已未有傳說,不知消失於何處,又去了哪裏。

時光長河,靜壓於寰宇之外,靜靜流轉,未有半點變化。

而時光長河之中,已沒有半人身影。

千人萬人,已默然消失於天下。

至於這是誰的手筆,那隻能是不能提起的名諱。

古漢地,有人出喪,妖摻人,半停半走,停轉之間,有樂聲傳出,悠然間貫通四方。

如此大範圍的出喪,便是人族之中的大人物也無此般儀仗。

有人攔路,想討買路錢財。

古言說,遇棺發財,便是於此而來。

但卻無人理會,隻消那儀仗伸手一開,直接踢開攔路之人。

“睜開你的狗眼,看看這是誰的棺材!”

攔路人不敢聲張,倉皇而逃。

攔棺也分人,凡是大人物,自然不允許停棺,尤其是延誤了吉時間,那可是一言不合就會爆起殺人。

此種情形,自然是大人物。

抬棺喜葬,乃是吉時葬下,自然是不能停留,若有人攔,自說是不得見血,但若惹急了,便會把你拖到暗處,殺後隨處掩埋。

出古漢古城,一對人馬直入西北大漠,直到虎崗四周,見一小青山,乃是古漢大戰埋崗。

按照遺言,便要葬於此處,至於其他之事,按照言論,便是沒有要求。

有人出手,葬坑不能見他人屍骨,所以出手之人便要謹而慎行。

古漢並未有此規矩,隻是棺中人,自言不得亂來,因此而小心行事。

妖與人三拜九叩,高呼恭送老祖,便棺便抬起。

最前祭祀拉起長調,呼:“吉時到,入棺葬!”

便有人上前,接三牲供品,位列擺於葬坑前,有人手捧香爐,爐中香火不斷,放於貢前。

此般之後,才能入棺葬,有定一方水土意。

棺入土添三下,便有長隊列開陣勢,操演武攻,一對長龍,舞起長街橫擺,直拉龍轉,長起不知幾裏。

如此熱鬧三番,才再填土埋棺。

這便是此人於世間最後餘聲,棺埋後,貢品不取,任其腐敗糜爛,但不許活人拿取。

於是便有一人守靈,七日後,再離去,不再過問後事。

若想知此事下文,便看碑文,上書:老祖熊厲埋於地。

一代老朽,風吹日落,再不見天日。

隻於這黃土中,腐朽肉身,供養萬物。

再於古漢上起,便無一代,巫妖、先民,聚葬於古戰,不再演化。

聖人李清平,造化神秀,但因武力過強,自封於天道之內,不再現世。

而這天道之中,還有兩個怨氣頗深的老者。

自然是巫帝和老帝王。

李清平以不亂天下為名,將兩人扣壓於天道之內。

實際上,是李清平閑的無聊。

而卻有一個人被遺忘,若問名諱,便要說兩個名字。

一個名字為魚無修,一個名字為靈韻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