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反掃蕩-(十)鬼子收兵
(十)鬼子收兵
就在荊山地區國軍和八路奮勇抗擊日軍掃蕩的同時,時間一晃就到了1937年年底,中國抗日戰爭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時候的日軍兵鋒十分犀利,國軍節節敗退,主動或被迫組織三次大型會戰,國軍會戰全部失利,主力精銳損失百萬,一時間日軍氣焰萬分囂張。
這裏我要給大夥介紹一下這半年的會戰情況:
三次會戰分別是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太原會戰。
其一、淞滬會戰: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
“八一三”淞滬會戰是抗戰爆發以來,中日雙方規模最大的一次會戰。3個月的戰役中,中國都投入百萬兵力。由於中國軍隊戰略不當,武器裝備落後,在付出33萬多人的巨大損失後,最終被迫匆忙撤退,並直接導致了南京會戰的失利。此戰日軍傷亡5萬餘人。
其二、南京保衛戰: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
淞滬會戰後,日軍迅速進攻國民政府首都南京。由於國民黨軍此時兵力凋零,退守絕地,被迫在12月12日匆忙突圍撤退。日軍進入南京後開始了長達數月的南京大屠殺,殘酷殺害中國軍民30餘萬人。
其三、太原會戰:1937年9月13日~11月
1937年9月13日,日軍占領大同後向太原進攻,中國軍隊由於指揮混亂,布置不當,被迫從太原突圍。此戰中國守軍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犧牲,消滅敵軍2萬餘人。但從此國民黨軍在華北戰場的正規戰爭宣告基本結束。
野田住在野戰帳蓬裏,不停地收到各大隊傳來的捷報。他的臉上沒有多少高興的笑容,因為勝利對於他來講根本就是囊中之物,用不著半點驚喜和意外。
前幾天,日軍第21聯隊接到華北派遣軍司令部命令:為了打通了津浦線,擴大了占領區,消滅中國軍隊主力,計劃於1938年初在徐州地區組織一次會戰,因此將向遼縣利用鐵路線運送屯集一批足夠兩個師團進行戰略會戰的作戰物資和給養。
為此,野田馬上命令聯隊主力全部撤回遼縣,結束這次曆時一個月的大掃蕩行動。
他在給師團長的掃蕩報告裏得意地寫道:“在不到30天的時間裏,我部主動出擊,全殲國民黨中央軍212團、八路軍支隊及土匪2000餘眾,遼縣周圍百裏之內,已經沒有抗日武裝的一點氣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