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初露鋒芒-(十四)霸王坡陣地(1 / 2)

第二部 初露鋒芒-(十四)霸王坡陣地

(十四)霸王坡陣地

李國強站在霸王坡的陣地上,緊張地指揮著這群第一次參加戰鬥的士兵們挖“之”字形戰壕、交通溝和散兵坑。

得知鬼子出兵進剿後,他竟然有一種莫名的興奮——報仇雪恨的機會就在眼前。但是當他冷靜下來,客觀地分析敵我兵力、火器、戰鬥素質後,卻發現部隊整體戰鬥力仍然遠低於日軍。至於葉劍飛率領八路軍的配合,他並沒有寄予多大的希望。畢竟八路的那點戰鬥力,自保都成問題,談何支援國軍?

葉子煥曾經跟他講過,部隊的戰鬥力=槍支一次性投放的彈藥+士兵熟練的戰術操作+頑強的戰鬥精神,最後,總和再乘以指揮官的決策。當李國強站到另外一個角度客觀評價部隊,目前勉強在彈藥投放力度不弱於鬼子外,其餘幾個方麵,國軍遠遠不占優勢。

就拿指揮官的決策來講吧,不僅僅需要部隊最高指揮官的正確決策,更需要部隊各級長官的正確領會、理解、創造性地執行。這方麵,已經作戰數年的鬼子部隊的確更勝一籌。

這時,又聽見了葉子煥在大聲的訓斥:“先挖一個一人高左右的坑道,要一到兩米寬,把土挖出來,再培在戰壕上,用鐵鍁躉結實,這樣才可以抵抗子彈和炮火的摧毀。”沒有辦法,新兵們的訓練實在不夠,隻能在戰鬥中去學習戰鬥了。隻是這樣需付出更多的鮮血。

“不要在麵前的土層放石頭。”葉子煥忙著跑到另一邊,對一個正在往陣地掩體外側放石塊的士兵說:“這樣很容易形成跳彈,比直接射來的子彈更危險。把外圍多夯實幾層土就可以了。”

李國強忙著安排阻擊陣地指揮所去了。事實上,他心裏還有自己的小算盤:打陣地防禦戰,被動挨打可不是李國強的作風。得知鬼子已進軍後,他立即抽調一個加強營,潛伏到陣地前的一條小河對麵,等到鬼子攻勢減弱或者陣地存亡的關鍵時刻,突然殺出打鬼子一個措手不及,配合正麵陣地擊退鬼子的進攻。同時,他還派出一個加強營連夜輕裝,多帶彈藥,晝伏夜出潛到遼縣周圍,相機攻城,吸引鬼子回兵救援。

安排好這些,他立即與葉劍飛率領的八路支隊取得了聯係,希望八路配合作戰,葉劍飛立即回信表示同意。

就在新編212團緊急備戰的時候,八路支隊也沒有閑著。接到李國強的信後,葉劍飛就迅速想好了作戰方案——全隊200人輕裝,主動放棄現有的根據地,跳出鬼子的包圍圈,進行外線作戰。在調動鬼子的過程中,消滅鬼子有生力量。

於是乎,全隊的戰士們都緊急行動起來了,擦拭武器、打背包、製作擔架等,臘梅還幫著煮雞蛋、玉米饃、大餅、土豆等——這可是戰鬥力的保證啊,誰知道這次作戰要持續多長時間?能多給戰士們帶點就多帶點吧。葉劍飛把臘梅拉到一邊,送給他一把鬼子的“王八盒子”——日軍陸軍標準配備的大正十四年式手槍。

“這裏麵裝有五發子彈,是從一個鬼子軍官手裏搶來的,槍的有效射程是60米,現在槍送給你,一定要保護好自己,還有這十幾個傷病員和鄉親們。”臘梅接過手槍,抬頭看了一眼葉劍飛,咬了咬牙,點頭。

部隊在駐地前的平地集合完畢了。葉劍飛斜挎著駁殼槍,背著一支三八步槍精神抖擻地出現在大家的麵前。

“檢查裝備——”肖大栓發出命令。他現在是支隊副隊長兼第一大隊的大隊長(這種編製可不是鬼子的大隊編製,隻有60多人),這時,一陣辟辟叭叭的騷動和響聲後,三個大隊長都迅速報告:“檢查完畢,一切準備就緒。”

“同誌們,這次鬼子出動了近五千的兵力,對荊山地區的抗日武裝進行殘酷圍剿,我們將和國軍一起,打退鬼子的這次進攻。大家有沒有決心!”

“有——!”台下的兩百抗日壯士齊聲共吼,天地為之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