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平淮南征巴蜀 第三十五章 平淮南(3)(2 / 2)

自以為想通了其中竅要,滿麵春風的李景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當然了,咱和淮北那個粗貨絕不相同,咱是明君哪!照例地環視朝堂一周,溫和地道:“宋仆射之議甚好,諸卿可還有議上奏?”

眾臣麵麵相覷,作聲不得,少數幾個都準備出班勸諫的小官想想江文蔚,韓載熙,徐鉉的前車之鑒,看看宋齊丘與“五鬼”的猙獰麵目,再念念等著自已平安回家,共享天倫的一大堆家人,還有秦樓楚館中長袖善舞,風流婀娜的相好,又省起李景那自以為是,喜怒無常的性格,不由暗暗歎了一口氣,隻索退了一步,不再說話。

互相交換眼色之後,眾臣齊聲道:“宋仆射之議果是,臣等附議!”

李景大喜,讚道:“眾卿果然深體朕心,淮南大事,已在朕掌中矣!既是無事,諸卿便退朝罷!”

丹墀之上,宦官尖著嗓子,唱諾宣禮,眾臣舞蹈下拜,退出朝堂,魚貫而出。

李景朝著丹墀之下還未曾轉身的宋齊丘,陳覺,馮延已,馮延魯,查文徽,魏岑五人金口玉音道:“班前諸卿且慢,眼見金秋將逝,嚴冬即臨,這禦花園的黃葉好景,也要將去,朕昨日遊園,得了幾首小詞,惟這陣子忙於朝事,暈頭脹腦的,幾首小詞的韻律壓腳,似還有商榷之處,便與幾位卿家飲酒評詞,可好啊?“

以文才事皇帝,乃是這幾位的出身極本,哪裏敢不應承了,當下一齊都道:“聖上作詞,想必巧奪天工,臣等愚昧,也不過獻千慮一得罷了,評詞萬萬不敢!”

李景哈哈大笑,自起駕龍床,當先便行,幾位工詞善詩的大臣在宦官引領下,也施施然地步入後宮,君臣相得,莫過於此了!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俳徊。“

金陵城南一個花園內,看著一汪秋水中片片枯萎的花瓣,一名十六七歲的少年正在低聲吟哦,良久,才道:“好詞,好詞!“歎一口氣,道:”看來今日之後,從嘉就再也聽不到這麼好的詞啦!悲乎哀哉!“

一旁的譚勝天有點莫名其妙,不過這人總得是伺候著的,忙道:“安定郡公何出此言哪?是不是小人。。。。。有伺候不周的地方?”

那少年回過頭來,但見他豐額駢齒,目中有雙瞳,淚光炫然之下,更顯迷離,他搖一搖手道:“譚大哥,咱們一見如故,便就按年齒兄弟相稱罷!不要叫那酸掉牙的官職了!今日是安定郡公,明日說不定就是長江裏的孤魂野鬼了罷!“這少年正是當今南唐皇帝李景的第六子,名從嘉,封安定郡王。因貌有奇表,一向遭到野心勃勃的長兄李弘冀的猜忌。他雖醉心於詩詞書畫,以示無爭,小小年紀還自號“蓮峰隱士”,然而李弘冀卻始終不減猜忌!

譚勝天心中歎一口氣,道:“殿下青春正盛,天資拔萃,聖上寵愛,何出此不吉之語?“

李從嘉兩眼流淚,道:“兄長不知從何處得知譚大哥的詞名,昨日便使人上我府中,點名要取譚大哥前去作詞,這一去。。。。。。可不就再也見不著了嗎?哼,我也不想做那勞什子皇帝,兄長就讓我好好的寫詩作畫,就這麼過一輩子也不行麼?!真要把人給逼死啊!”

譚勝天故作驚奇道:“有這事?小人當真是。。。。。一點兒也不知道啊!”

李從嘉執著譚勝天雙手,搖一搖,泣道:“兄長勢大,譚大哥寄身江南,不得不去,隻是這一去啊,咱們就從此天各一方,雖同在金陵,卻也不知道何時能相見啦!父皇愛好詞賦,兄長要譚大哥去,想必也要從此著手,當今朝中陳覺,馮延已等人,原都是父皇在潛邸中的文士,譚大哥此去。。。。。。前途不可限量啊!從嘉在這裏先道一聲喜啦!”

譚勝天用袖子給李從嘉擦一擦眼淚,道:“別哭,別哭!咱們再想想法子!“

李從嘉哭得淚人似的,道:“有甚麼法子!人家是皇長子,是兄長,還在爭著皇位,本宮不過是六子,卻連喜歡的人也留不住!“

譚勝天看看四周,道:“別人或許留不住,但殿下的嶽丈,小人的東家,周司徒可不一定!“

李從嘉想了一想,突然大喜道:“當真是當局者迷,周司徒是父皇故交,有他說話,兄長必無話可說!“頓一頓,李從嘉又看著譚勝天,認真地道:”譚大哥,你這卻是為何?兄長繼位呼聲甚高,從嘉隻是第六子,大寶絕然無望,你這跟著我胡混,到老也不過就是一個隱士罷了!“

譚勝天也板住了臉,認真地看著李從嘉,一字一字道:“好詞易獲,知音難覓!“

李從嘉又哇地一聲哭了,一邊哭一邊道:“譚大哥!今後我的東西,你都有一半,若我得了江山,便也分你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