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強大的國術係(1 / 2)

整個蜀龍武術體育學院分為三個係,是很係統的分支出了各種意義中的存在,在全國三十幾個省份裏,

都有著完全相同的武術院校。製度大致相同,隻是高端的學術性成就有所不一。

這種成就也隻限於國術係一些高端武學教育類別上的不同,因為有地域性的基礎原因,導致了這種現象的出現。

王凱所在的武術表演係,就是用來參與體育評分製的一種表演性質的武術形態,

其優點和意義就是用來展示華夏古國兩千年來的武術文化底蘊,

是一種推廣人文色彩,提倡華夏武學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從而演變而來的極具觀賞度的武術形態。

事實也證明了表演二字的真意,裏麵的動作招式確實是美輪美奐,表演運動員身輕如燕,各種團身翻騰,飛來飛去,

仿佛那古代傳說的中俠者,飛簷走壁,輾轉騰挪。

但如果實戰的話,就算一般牛高馬大的大漢,也可以輕鬆打倒他們,故此才證明了此類形態隻能表演不能殺敵。

而另一個武術競技係,是一種對戰搏擊類的武術形態,也就是現在體育界認可的,包括奧運裏涵蓋的項目,

如散打,韓國跆拳道,日本空手道,巴西柔術,蒙古摔跤,西洋拳擊等等。

這些競技類武術形態,雖說屬於是對戰搏擊,但是有裁判,有規則,有各種各樣的約束,反正就是不得傷人性命,

華夏古武術文化中的點到為止,分出勝負,應該可以片麵的解釋出這種形態的意思,

但就算點到為止,有規則的束縛,有裁判的判決,也同樣掩蓋不了它具備一定的搏擊技巧和能力。

畢竟是對戰武術形態,對戰就會有搏擊,搏擊就存在實戰,隻不過不是下死手而已,打到身上也是會疼的。

人體血肉之軀,重拳猛腿襲來,哪有不疼的道理?

有疼痛就會有傷害,有傷害就可以用來打架鬥毆,所以競技係的大多數學生都看不起表演係的學生,

常常嘲笑譏諷他們為花拳繡腿,那有一就有二,有爭吵自然就會有拳腳,大打出手,拳腳相加的事情如同吃飯飲水。

而隻要不出人命,學生兩係之間的打鬥,甚至小規模的鬥毆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武術學校嘛,不打架難道對歌嗎?那就不是武術學校了,那該是藝術院校了。

不過還有個最高等級的類係,國術係。

國術係的學生,都是非常強大的存在,他們學習的東西,可是華夏古國兩千年傳承下來的經典所在。

國術被譽為武術的尊稱,所謂:“武術者強身健體,國術者保家衛國。”

武術有表演類有競技類,但都是屬於體育類別的形態,而國術則迥然不同於前兩者。

國術的定義是保家衛國,其精髓意義就是“隻殺敵,不表演”,屬於給軍方輸送人才的特有渠道,是用於戰場擊殺敵人的特殊技能

那就自然不可和前兩者同日而語了,大戰來臨時,兩國博弈,真刀真槍,哪有你利用規則來束縛對方的道理?

戰場的規則就是沒有規則,不出手時淡定自若,一旦出手,覆雨翻雲,雷霆萬鈞,決不手軟,以擊殺對方為最終目的。

所有國術係的學生都是將來輸送給軍方的國之棟梁,係裏優秀的人才更是人中龍鳳,進入平民完全不得而知的秘密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