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鋼鐵試驗
第9章 鋼鐵試驗
鄭渾研究院就開始按我提供的一點平爐煉鋼的提示進行煉鋼的嚐試,失敗的廢品就用來打鐵釘、鐵鏟、錘子、鋤頭、菜刀、柴刀等普通鐵器。鐵釘和釘錘主要供應家具廠,這樣,家具的銜接就比原來的鉚接牢固多了,把幾家跟著開始做家具的作坊壓了下去,永遠隻能跟在後麵當小弟了。(鐵釘是那種沒有釘帽的,就是用一跟小圓柱型的鐵棒,把其一端打細磨尖就可以了,所以難度還不是很大)
由於規模太小了,所以我隻在洛陽百貨總店旁邊開了一家小鐵器鋪,主要是利用百貨商場的人氣。由於是鄭渾打的鐵器質量上乘,沒多久就打開了銷路,賣得還不錯。
馬鈞工藝研究院則先負責水車、造紙的研究。水車在一個多月後就研究成功了。然後派人在黃河邊上架了一架大水車,用鄭渾打的幾個非常粗糙的齒輪連接了一個磨盤,磨盤上建了一間房子,就成了一個磨坊了。請兩個工人守著,專門給人磨麥粉。一百斤麥粉收一貫錢,日夜不停,一月也能收個幾千貫,比人工磨粉快了不知道多少倍,所以人們都願意把麥子拿到磨坊來磨,節約了很多時間。
各地聞風而來的商人紛紛要買水車,我指示莊德與他們簽訂了使用的水車協議,我們不賣水車,免費幫他們做,並給他們安裝。但他們每年的收入我們要收5000貫的水車使用費。其實就相當於現在的專利使用費一樣。
兩年以後,全國一千多個縣都至少建了一個磨坊。我在這一塊的收入每個月有一百多萬,這是一項長期的收入,月月都有進帳。不需要我派人經營,年收入就達到了一千多萬,比汪天可輕鬆多了。
在我模糊的提示下,馬鈞研究院終於在半年後研究出了白紙。當然比現代的肯定不如,但比那時候的蔡侯紙不知好了多少倍,並且成本極低,導致價格低下,我把它叫做馬鈞紙,普通的讀書人也可以用紙了。
我迅速在洛陽成立了洛陽造紙廠。一百多頁16開大小的白紙冊子售價十貫錢(相同大小數量的蔡侯紙要上百貫),一時供不應求,真正達到了“洛陽紙貴”的境界。後來聽說真的有人把轉手過的馬鈞紙賣到了兩百多貫的價格。那是一個商人帶到江東去的,江東的大戶由於距離太遠還沒有得到消息,結果被商人賣了稀奇,把那行商賺了個盆滿缽足。
183年8月7日,鄭渾兵器研究院終於得到了第一爐鋼水,冷卻下來後檢驗,真正達到了五煆鋼的水平。
這天我正好在北城逛街,研究院的侍衛長氣喘籲籲的跑來報告我鋼煉出來了。我撒開腳丫子就往研究院跑,後麵的侍衛們也隻能勉強跟上我的步伐。
衝進研究院,整個研究院都沉侵在巨大的喜悅之中。不管是直接煉鋼的鐵匠們,還是研究院的雜工或是侍衛們都擠進了煉鋼房,幾十號人把房子擠得滿滿的。聽著鄭渾用釘錘敲打鋼錠發出的鋼材特有的清脆的聲音,所有的人都發出了激動的歡呼聲。
這一年來,所有的人都在等待著這一天。太子殿下給這裏提供了整個大漢最好的煉鐵設施,並安排了最好的生活條件。所有的人都看著鄭渾帶領十多個同樣經驗豐富的鐵匠一次次嚐試,又一次次失敗。廢品打的鐵器都已經賣了幾十萬貫還沒成功,失敗了又重新站起來,煉鋼房留下了他們一生中最多的汗水。今天,真正的平爐煉鋼終於成功了。鄭渾看著手裏的鋼錠,留下了激動的眼淚。房裏的人也漸漸安靜了,默默地為鄭渾祝福,祝賀他完成了太子交給他的任務。
我在煉鋼房外停下了腳步,身後的侍衛也停了下來,所有的人都看著房內鄭渾蹲在地上流淚。其他人不知道,但是鄭渾自己知道,鋼材的普遍應用,必將給社會帶來巨大的改變,他自己將作為一個時代的開創者被曆史銘記,你說他能不激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