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絲綢之路(上)(1 / 2)

第32章 絲綢之路(上)

第32章 絲綢之路(上)

徐嶽的事情讓我認識到現在的中國除了打仗還是有一些科技成就的。於是我開始努力回憶從漢高祖劉邦開國以來取得的一些在政治軍事、科技文化上的成就。

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自稱漢王,前202年稱皇帝,建立了漢朝。輕賦稅,減勞役,農業稅減到了“十稅一”的程度,使漢朝初期的國家穩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隨後就出現了曆史上的“文景之治”。然後我記得的就是漢武帝北征匈奴,起用了馬夫出身的衛青,與霍去病一起把匈奴趕到了漠北。

漢武帝時發生的事件還有很多,我雖然記不得時間,但還是知道其中最重要的司馬遷的《史記》的。還有漢武帝不知是聽了誰的話,實行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化政策,使漢朝的統治有了一個強有力的精神武器。

後來就發生了“蘇武牧羊”、張騫二度出使西域(今新疆和新疆以西一帶)的事情,張騫建立了西域都護府,把新疆一帶納入了漢朝了統治範圍之內。

說到西域都護府,我拍了一下腦袋,同樣是小說看多了,隻注意了三國群雄的內戰,我居然忘了還有西域都護府這個麵積大概有兩個青州大的地方。現在也不知道是誰任西域都護府的軍事長官,以後一定要派一個大將去鎮守住這塊國土,免得被北方少數民族占領。

我記得漢朝曆史上就發生了匈奴第二次控製西域的事情。那是在公元8年,王莽篡權,建立新朝之後,劉秀打敗王莽建立東漢。這一段時間由於國家的內戰,朝廷就沒有去管理西域都護府,結果讓匈奴再次控製了西域各國。

公元73年,班超“投筆從戎”,受命出使西域,幫助西域各國擺脫了匈奴的控製,重歸漢朝。

說到班超,我又想起了張騫,似乎有一件曆史大事是與這兩個人息息相關的。

我拍拍額頭,想到兩人都是經營西域的人,西域再往外——

我想起來了,是“絲綢之路”。對,就是“絲綢之路”。由張騫出使西域打通,班超進行鞏固維護的“絲綢之路”。

一想到“絲綢之路”,我的思想豁然開朗,想起現在歐洲的超級大國——羅馬帝國。那時候羅馬被漢朝人稱為大秦,意思是其領土疆域比秦國還大。其實是大得多,隻是那時候人們沒有一個科學的測量工具,不知道到底有多大,因此給人家取了一個“大秦”的國名。

除了羅馬,在現在的亞洲和歐洲,還是有很多國家的。比如古印度,當時的名字叫天竺或身毒。還有波斯、安息等國。

我又想起我剛知道自己成為漢獻帝劉協的時候,我想的就是怎麼把那些三國的名人聚集起來,,與天下群雄爭霸,統一三國,然後把西藏、蒙古等地方納入漢朝的國土範圍。我覺得我這重生的一生就差不多了。

可是現在我才發覺我的眼光實在是鼠目寸光,居然沒想到在這個相對原始的古代趁機把全球統一。我搖了搖頭,決定不再與這些所謂的群雄爭霸三國了,我要采取鐵血措施迅速統一國內,然後打出去,與這時的羅馬帝國一爭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