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棉紡織革命
第51章 棉紡織革命
時間進入191年,從這一年開始,補充了大量新鮮血液的大漢科學院開始了科技大爆發,各種發明創造層出不窮。受中央的影響,民間的科研力量也走上正軌,發明了大量的生產生活用品。
首先是1月份的時候科學院化學研究所被我從首陽山請來當所長的煉丹師歐陽民發明了肥皂。這可是一大民生發明,人們洗手洗衣的時候可比以前用的堿塊效果好多了。當下命令財政部迅速撥款成立洛陽肥皂廠,開始生產肥皂。
2月初,從徐州傳來消息,徐州紡織廠職工楊福和孫澤兩人經過近半年的研究實驗,終於發明了能同時帶動20個紗錠工作的手搖紡車,比以前手工穿梭紡紗法的效率提高了整整20倍。他們發明的紡車被稱為“福澤機”,堪比前世英國的“珍妮機”。
這個重要發明因為正處於國家逐漸由以前的重農抑商轉變為士農工商齊頭並進的重要時期,明顯具有典型的宣傳意義。於是,《大漢日報》、《科技月刊》、《社會見聞》這三個中央扶植起來的媒體巨頭相繼以頭版頭條大篇幅的報道了福澤機的發明,從兩人當初為何進入徐州紡織廠開始,到兩人發明福澤機的原因以及發明過程中遇到的挫折失敗,還有周圍親朋好友對他們的評價不一而足,充分發揮了媒體應有的效果。一個月內,楊福和孫澤的大名就傳遍了大江南北,福澤機也迅速打出了名氣。後來的福澤機售賣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麵我想除了這東西確實迅速提高了紡織廠的生產效率外,還有媒體宣傳廣告的效果在裏麵。如果不是三大國家新聞機構出麵,這東西絕不會取得那麼廣泛的認同,即使認同,也要等上很長一段時間的。
福澤機的發明首先在徐州紡織廠得到實際應用,第一批投入使用的福澤機隻有三台,每個負責機器操作的工人在月底統計的時候其產量還是比其他工人高出了15倍之多。雖然沒達到二十倍的理論效果,但加上工人的疲勞因素也就理所當然了。而且這麼高的產量也算是非常可觀了,尤其是對於現在國家正處於新技術層出不窮與技術工人供不應求的時候一種新的機器發明所帶來的影響是相當巨大的。因此,工商部國家科技總局授予楊福、孫澤兩人發明家頭銜(國家規定XX家XX家的頭銜必須得到國家的認可或社會公認,否則視為欺瞞社會判處2年以上有期徒刑),並給予每人1萬銀元的現金獎勵。這在其他人眼中是一個無比巨大的誘惑。為什麼?不問為什麼,就這1萬銀元足夠一個10個人的大家庭美滿的生活5年之久。算下來,不是相當於前世的10多萬?是不是算多的了?
有感於現在的科技管理上的不完善,在我的指示下,科技管理總局頒布《大漢科技管理條理》、《大漢科學技術發明專利法》等法律法規,保護科技發明者的利益,支持他們發明創造。
由於現在的情況跟前世大不相同。前世要求民主、人權,當然,人民的民主意識也是政府妥協的一個原因。不過現在情況可不同,在我有生之年要統一全球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可要好好利用皇帝的特權,否則豈不是對不起上天對自己的眷顧。於是,在我的暗示下,《大漢科技管理條理》中就這樣規定了:國家尊重大漢人民的一切發明創造,但鑒於國家發展大於個人發展的重要性,任何發明創造都必須首先交由國家審核,看是否需要由國家控製生產。如果國家不需要,才允許個人進行專利買賣。當然了,能夠得到國家看中的發明都會得到一大筆發明獎金。一般來說不會低於1000元的獎勵,相當於買斷這項發明的專利擁有權了。而一切沒有經過專利申請的發明則不受國家的專利保護,任何人都可進行生產銷售,包括國家,不像專利發明一樣,隻有買了專利的人或企業才能生產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