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達克遊記(四)
第60章 達克遊記(四)
達克躺在鬆軟的床鋪上,回憶他一個月來的經曆,心裏久久不能平靜。
從進入黃河開始,他們就時常看見一艘艘的大漢商船在黃河上航行,那些船很多比他們最大的船還大,小船不計其數。有的是商船,有的是貨船,有的是遊船,絡繹不絕,川流不息。連安東尼奧都很驚訝,因為他兩年前來的時候大漢也沒有這麼繁榮,不禁感歎這大漢帝國的發展快得超乎想象。
一個月前,他們進入了大漢帝國的國都洛陽,在新城港口靠了岸。新城港目前是洛陽的黃河線停靠港,是大漢最大的內陸港口。不僅是因為它身處帝都洛陽的優勢,還與它在中華的母親河上的關係非常大,因為黃河邊上的城市是大漢最多的。南來北往的貨物在洛陽集中又散發出去,新城港口自然就承擔了一個集散地的功用。
安東尼奧每人發了100個金幣,給他們找了幾個會說羅馬語的翻譯讓他們自己分成幾個隊到處走走,不要到了大漢連岸都沒上回去說起來就遺憾了。當然,他的那些奴隸是沒有這個資格的,這隻限於這些他招募來的有人身自由的水手和士兵,那些奴隸都被留在船上,不僅是要照看船和貨物,還可以為安東尼奧省一大筆住旅社的錢。
達克這一隊有十幾個人,都是一同乘坐在安東尼奧乘坐的那條船上的夥伴,七八個月下來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自然就組成了一隊。他選了一個叫劉洋的年輕翻譯,劉洋是洛陽師範大學的學生,由於這些年眼看那些會外國語言的人越來越吃香,劉洋也自學了一點外語。他選的是羅馬語,因為這些年來雖然羅馬來的商人還是沒有大漢周圍的國家多,但他相信這個目前在國土麵積上與大漢相差無幾的大國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商人來大漢經商。當然,他並不是想靠這點外語吃飯,國家對大學生的需求量是巨大的,他一點也不擔心工作的問題,主要是他自己家來自農村,上大學可以不交學費,但還是得吃飯,他想自己解決自己的生活費用。像這一次,約定一個月的雇傭期,他將得到10個金幣的收入,這是一筆收入,換成銀元有200元之多,相當於他半年的生活費了,而且還過能得很舒服。(這裏設定一個羅馬金幣換大漢銀元20元,在羅馬則隻換10個銀幣,因為在大漢,金子還很少,大漢經過四五年的開采,才把銀本位的金融製度確定實行了下來,而金子,隻是作為一種附屬貨幣在使用。)
劉洋本來是要帶他們坐馬車進城的,但看到那座並不遠的城市後,達克等人全部反對坐車,一致要走路進城,因為他們要沿途看看大漢的風景。
他們一路興致勃勃地討論他們看到的各種風景建築。那些四四方方的建築與羅馬普遍的弧形建築大相徑庭,看上去有一種別樣的秩序感。從碼頭到新城,到處都在搞建築修房屋,民房、廠房,一路都是繁忙的景象。那些獨特的馬車、板車、箱車不停地在工地中往來不息。
路上的行人很多,有商人、遊客、官員,還有農民、搬運工、小販,大都衣著幹淨整潔,顯得生活富足。看見他們這一群外國遊人,也就是驚訝地看了他們兩眼,就繼續各自趕路,看來他們對外國人已經習以為常了。隻是看到他們這一大群可能有點驚訝。
一路行來,他們一共遇到了5撥明顯不同於大漢民族的商隊,達克第一次見到這麼多外形各異的人,那些獨特的服裝和飾品都讓達克感到新奇。
劉洋帶著他們進城後在一家叫四海平安的旅社住了下來,定下了一個月的房租,每人花了5個金幣。達克這時才了解到,這個國家有一套獨立的貨幣製度,他們的金幣必須兌換成大漢的銀幣才能使用。安東尼奧上次來的時候還沒有這套製度,所以他們才不知道。
他們隨劉洋到工商局把身上的金幣都兌換成銀幣後交付了旅社的住宿金後就與劉洋開始在城中逛了起來。從新城廣場到天下百貨商城、華夏書店到金福商場、從夜市一條街到富源火鍋城,他們逛了十天,達克等大多數第一次出遠門的年輕人見識了大漢的繁榮與富有。
在新城廣場,他們第一次見到了水車;在天下百貨,他們第一次見到了彙集天下百貨的商場;在華夏書店,他們第一次見到了全是用大漢人發明的白紙印刷的書籍;在金福商場,他們第一次見到了那麼多不同人種的商人在哄搶洛陽釀酒廠新出的白酒;在夜市,他們第一次嚐到了衛溫航行從美洲帶來的土豆和玉米,在富源火鍋城,他們第一次嚐到了辣椒的味道。所有的一切都顯得新鮮而刺激,十天的時間讓他們略微領略了一下大漢帝都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