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密謀關羽(1 / 2)

第138章 密謀關羽

第138章 密謀關羽

新年過去,從國內支援過來的後備役官兵及十萬建築大軍到達察哈爾汗。高順一邊休整補充部隊,一邊與康居10萬士兵幫助建築隊挖地基、搬水泥,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察哈爾汗建設。這將是千百年來,察哈爾草原上聳立起來的第一座城市,它的名字屬於中國。

元月底,112、113、122師及131師第三騎兵旅休整完畢,留下122師防守察哈爾汗,戒備庫蘇塔草原的匈奴殘軍及西邊帕提亞帝國東侵。高順率洛陽軍區112師、113師及關羽騎兵旅近30萬人南下攻打大月氏,康居國大將阿爾斯蘭率領他那所謂的10萬援軍結束了自己的“旅程”,返回康居國內,向自己的戰友同僚宣傳中國的富有和強大去了。

中華帝國與匈奴發生戰爭,在烏拉瑪打敗帖木兒40萬大軍後,就引起了大月氏國非常高的警惕。後來高順在布拉格打敗旭日幹,入駐察哈爾汗,趙雲攻下疏勒王都塔什蘭堡等一係列事件,讓大月氏上下都認識到中華帝國稱霸中亞的企圖。

作為長期居於中亞老大地位的大月氏國,領土包括現今的哈薩克斯坦南部、吉爾吉斯斯坦全部、烏茲別克斯坦全部和土庫曼斯坦大部,麵積兩百多萬平方公裏,全國人口近五百萬。大月氏常備軍40萬人,其中步兵30萬,騎兵10萬,可謂中亞一霸。認識到中華帝國西進的企圖後,大月氏又緊急征召10萬步兵,達到50萬的兵力。除了防守西方康居和南方大夏國的10萬步兵外,大月氏在東麵和北麵各布置了15萬步兵及5萬騎兵,防備中華帝國趙雲及高順兩個方向的進攻。

帝元11年2月5日,高順和阿爾斯蘭在察哈爾草原南方分道揚鑣,阿爾斯蘭率軍西去,高順則繼續帶領30萬步騎混合大軍南下,進攻大月氏。

關羽騎兵旅在察哈爾汗補充了兵員,並且嚴重超編,現在人數已經達到5萬人,屬於加強騎兵旅了。此次南下,關羽作為前鋒在前麵開路,清除沿路上的野獸和尚未投降的匈奴人。洛陽軍區第一軍參謀部參謀簡雍在高順的命令下與關羽隨行,指導這位武力值多於謀略值的猛將行軍布陣。

在察哈爾草原南方與大月氏分界的地方,有一條河流,發源於天山山脈西麓,流經察哈爾草原,蜿蜒千裏,與錫爾河合並,最終流入鹹海。在這條名叫戈噠裏的大河南麵20公裏遠的地方,大月氏人修建了一座堅固的城堡,作為北麵抵抗匈奴人南下的邊關重鎮,名叫戈噠裏堡。城堡牆高壁厚,曆經戰火考驗而不倒,是大月氏抵擋匈奴人南下劫掠最堅實的前沿陣地。大月氏北路軍統帥雷德默此時就率軍20萬駐守此地,意圖憑借城堡和戈噠裏河阻擋高順大軍南下。

2月8日晚,戈噠裏堡城裏,大月氏北路軍統帥雷德默將軍府內,雷德默正在聽取手下情報頭子帕勞的報告。

“大將軍,我手下探馬從察哈爾草原探得準確消息,中華帝國北路軍指揮使高順已經率軍30萬南下,前鋒關羽騎兵旅5萬人已經距離戈噠裏河隻有300裏。雖然為了保持與高順本部大軍合理的距離,關羽騎兵部隊行軍速度並不快,但也要不了幾天,敵軍就可抵達戈噠裏河,對我軍構成威脅!”帕勞稟報道。

“30萬啊!”雷德默食指敲著桌子,頭痛地想了一會,才對屋內眾人說道:“各位將軍,有何計策可禦敵於戈噠裏河之北?”

屋內眾人左右相望,無一人有策,隻有稟完情報還站在堂中的帕勞揚了揚頭。雷德默眼中一喜,問道:“帕勞,你有辦法?”

對這個年僅19歲的細作頭子,屋內眾位老將官是不大服氣的。不僅是因為他年紀輕輕就因身份的原因占據了情報主管的位置,而且到目前為止,帕勞花費了兩個多月的時間精力,派出去的細作也隻探得高順大軍總人數和前鋒騎兵人數,對於華軍具體的軍種配置、武器準備、將官習性等情報所知寥寥。所謂嘴巴無毛,辦事不牢,就是這些老人對帕勞最大的擔心和不滿。卻不知道在華軍嚴謹的防備下,帕勞還能探得這些消息,並且沒有損失一名細作,他在情報工作上的傑出才能豈是這些老掉牙的將軍所能理解。

帕勞不屑地瞥了眾位老骨頭一眼,對雷德默答道:“大將軍,由於匈奴被中華帝國打敗,占領了察哈爾草原,草原牧民不是投降就是逃到阿斯塔納山脈以北避難去了。而且我們20萬大軍駐守此地,匈奴人也避了開去,戈噠裏河以北的草原基本完好無損,枯草茂盛。我算了下時間,以關羽騎兵旅的行軍速度,3天後將到達戈噠裏河以北100公裏外的吉盧森盆地。到時候派人四周點燃枯草,敵軍無路可逃,燎原野火定將把敵騎5萬人燒成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