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雷德默中計
第146章 雷德默中計
漸漸地,兩萬大月氏騎兵在不顧傷亡的衝鋒下把華軍步兵方陣逼到了河水中,加上剛剛搭建好的4座浮橋,8道浮橋也不夠華軍步兵增援南岸。大月氏士兵像飛蛾撲火一樣源源不斷的撞擊,終於在傷亡三千多人後衝破了華軍的阻礙,砍斷了最東邊一條浮橋的繩子,正在踏著浮橋增援南岸的幾十名步兵頓時掉到了河中。
看著對岸敵軍騎兵那不死不休的氣勢,以及己方步兵巨大的傷亡,樂進終於在鍾繇的建議下命令撤退。剩下一千多名步兵在北岸士兵弩箭的掩護下從浮橋撤退回了八百多名,剩下的士兵都被大月氏人瘋狂的衝鋒殺死在南岸,8座辛辛苦苦搭建的浮橋最終被大月氏人破壞。
此次夜戰,華軍傷亡精銳步兵一千多人,功虧一簣,被敵軍決死反擊打回了北岸,失去了最後一次突然渡河的機會。而南岸雷德默在傷亡步兵兩千人,騎兵三千多人後,終於用人海戰術把華軍趕回了北岸。雖然傷亡巨大,但卻成功阻止了華軍渡河,仍然占據著地利上的優勢。而且在以後的日子裏,加強了所有河段的巡邏防守,堅決不給華軍一絲偷襲的機會。並且隻要發現華軍渡河,附近的部隊必須發起決死反擊,如有逃跑,定當稟報國王誅其三族。
二月份最後一天的偷渡,高順大軍除了馬忠這一個驚喜外,完完全全的敗在帕勞的小心謹慎下。本來,這些不能直接渡河的地方在三四天前都還是沒有這麼嚴密的部隊日夜巡邏的,也就是在帕勞的提醒下,雷德默才加強了這些地方的防守。否則不等雷德默趕到,中國軍隊恐怕已經超過一萬人渡過了大河。一萬人的軍隊,放在任何地方都不可能被輕易消滅,那背後保護圈中的華軍工兵就能搭建更多的浮橋,也就能以更快的速度增援南岸,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不過,事實已經注定,不能成功渡河也沒什麼,早在吉盧森以北草原上開會討論的時候,大家就知道不可能輕易的攻破雷德默的南岸防線,也就沒有太大的失望。現在的任務就是在其他地方製造更多搭浮橋過河的假象,讓雷德默把戈噠裏各地的士兵都調到河邊來防守,連東麵比薩克山上的巡邏部隊也收縮回來,給關羽製造空隙。如能讓關羽部偷襲敵軍後背成功,那要攻破雷德默的防線也就容易了。
雷德默心有餘悸地看著掉在河中隨河水起起伏伏的8道浮橋,暗道要不是前幾天聽了帕勞的建議加強了這邊的巡邏防守,恐怕還不等自己趕到,華軍已經渡河上萬人了。當然,自己當機立斷,命令騎兵不顧傷亡地發起決死衝鋒,也是成功打退華軍渡河作戰的關鍵。這中國人的作戰技術簡直是聞所未聞,連帕勞都不知道華軍部隊還會有搭浮橋這一招,看來我們確實是落後中華帝國許多啊。以後絕對不能掉以輕心,任何地方都得全力防守,不能給華軍一絲一毫的機會。
返回中軍大帳,雷德默找來帕勞,向他說明了這次華軍渡河作戰的凶險,帕勞同樣是心有餘悸。自己可不知道華軍還會搭浮橋,以為他們要麼直接騎馬渡河,要麼就隻有造船運過來了,還不知道華軍有這本事,可以在短短幾十分鍾內就造出一條繩子牽引的簡易浮橋,以後得加強巡邏防守。
“將軍,這兩天我手下的探馬已經摸清楚了,華軍除了被燒死的關羽5萬人,其他20多萬全部都在對岸,沒有去其他地方繞道偷襲。因此我建議把比薩克山上的幾千巡邏部隊收縮一下,布置更多的兵力來防守這段河流。還有後麵戈噠裏堡裏的5萬步兵,沒有必要防守那裏了,留1萬人做預備,其他4萬人全部調到河邊來,把那些不能直接騎馬渡河的地方也布滿固定的巡邏部隊,以免敵軍再次搭浮橋偷襲。”看到華軍想出新的渡河招式,深感兵力吃緊的帕勞建議雷德默收縮東邊的巡邏範圍,並把駐守戈噠裏堡以防萬一的5萬守軍也分調4萬過來加強戈噠裏河南岸的防守力度。帕勞兩次設計使華軍部隊損兵折將,又料敵先機阻止了華軍搭浮橋過河的企圖,雷德默在帕勞是自己親孫子的身份影響下已經有點迷信帕勞在中國學到的知識了。因此一點疑問都沒有,就按帕勞的建議把東方比薩克山上的幾千巡邏部隊調回了河邊,也調了戈噠裏堡4萬守軍增援岸防。豈不知,正是這一調動,才使關羽騎兵旅悄無聲息地翻過了比薩克山,並輕鬆攻下戈噠裏堡,繳獲了雷德默存放在城裏的幾十萬糧草,斷了大月氏人的後路。
接下來的時間裏,華軍部隊明目張膽地在戈噠裏河八十公裏的戰線上這裏攻一下,那裏打一下,一副著急尋找安全渡河地點的樣子,使雷德默更深信華軍部隊全部就在對岸,沒有派兵繞道其他地方偷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