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灰飛煙滅(1 / 2)

第153章 灰飛煙滅

第153章 灰飛煙滅

現在華軍所有官兵都隱隱約約知道了大地的抖動是前方那500百麵戰鼓帶來的,這時候可沒有什麼抱怨了,都找地勢比較高又沒有山壁大樹等安全的地方觀望,等著看軍官們說的大戲,連本該晚上輪休的士兵也不例外。概因這時候地麵抖動太厲害,也沒人能睡著,倒不如起來看看所謂的大戲到底是什麼。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克木茲山脈無數的樹木倒下,到了早上七點二十分,令人最瞠目結舌的一幕出現了:借著淡淡的晨光,華軍能看到峽穀的幾萬士兵親眼看著兩邊一百多米高的山崖劇烈地晃動起來,一片一片的岩壁脫落,掉入峽穀,濺起一片衝天的塵土,山上兩萬大宛守軍跟著大山來回晃動,有那把持不住的,居然被晃到懸崖邊,從山崖上直接摔了下來,屍骨無存。這時候這些大宛士兵可就不管什麼軍令不軍令了,連軍官們都爭著下山逃命,爭相踐踏,哭聲震天。兩名守將似乎想維持紀律,結果被慌張急躁的士兵亂刀砍死,山上一片混亂。

峽穀畢竟太長了,近七八百米的距離,除了西邊距離非常近的幾百個士兵連滾帶爬地跑下山去逃脫了厄運,其他人都沒來得及下山,就跟著大山一起沉了下去。

3月11日早上七點二十五分,克木茲峽穀兩邊的山壁沒有支撐到五分鍾,就隨著華軍鼓手越來越響的戰鼓聲慢慢地向峽穀裏倒塌。一百多米高的大山,就這樣轟隆隆地向峽穀裏滑去,塵土飛揚、聲震四野。華軍幾萬官兵張大嘴巴,目瞪口呆地看著灰蒙蒙的克木茲峽穀,對想出這一怪計的諸葛亮充滿了敬畏。後麵看不到前方情況的幾萬士兵聽到驚天動地的轟隆聲和漫天的灰塵,知道有大戲發生,都擠擠嚷嚷地往前麵湧,克木茲峽穀東邊四五裏路的範圍內擠滿了震驚和好奇的華軍士兵。

看到一百多米高的大山在自己的戰鼓聲中崩塌,500名鼓手先是張著嘴巴發愣,然後突然扔掉手中的鼓槌,與身邊等著輪換的一千名鼓手擁抱在一起,發出了興奮莫名的尖叫聲。自古以來,除非全軍潰敗,逃跑不及被敵軍追上才會砍殺幾刀,擂鼓手可都沒有殺敵立功的機會的。這一次,自己一千五百名鼓手,不靠騎兵,不靠步兵,就靠自己的鼓聲,就埋葬了兩萬敵軍加兩座大山,是何等的榮耀,何等的自豪。

由於這一次的貢獻,第三軍所有擂鼓手榮立集體一等功,每個人均分享個人三等功一次,軍銜加一級,獎金200元,是所有擊鼓的人從未辦到過的大事。

鼓手們都停了下來,隨著鼓聲的停止,克木茲峽穀東麵的地麵慢慢地停止了顫動。但已經開始崩塌的峽穀山壁卻不會停止,一大塊大塊的岩石崩塌、脫落,連續不斷地滑向一百多米深的大峽穀。

站在雨棚前的趙雲、荀彧、馬騰等一幹將領,雖然早知道山崖總有崩塌的時候,但這時親眼目睹,仍然有一種置身夢境的感覺——從來不知道,擂戰鼓真的能把兩座大山給擂倒塌掉!

所有人對諸葛亮的能力再也不敢懷疑,皇帝對他的青眼有加也再不敢有一絲嫉妒之心。甚至,麵對諸葛亮這種神鬼莫測的奇謀怪計,每個人都從心裏佩服這個副總參謀長,不僅是來自皇帝的威壓,更是對諸葛亮這種能力的敬畏。

看到曾讓自己無計可施的大峽穀十幾分鍾就被跨下來的岩石填滿,山上兩萬敵軍隨著崩塌的大山灰飛煙滅,再無可以阻擋大軍前進的障礙,驚訝的同時,對想出這一怪計的諸葛亮也充滿了敬畏之感。這個學院派出身的副總參謀長,在第三軍呆了幾年,還從來不知道他有這等本事,連兩座大山都可以靠人力搞垮,並且不損一兵一卒就消滅整整兩萬敵軍。這個諸葛孔明,就像一個躲在黑暗中的巫師,抓住機會,就能讓你萬劫不複、永不超生。想到這裏,張飛避開了那個看似文弱書生的諸葛亮的眼神,心頭升起無限的敬畏感。

張飛這樣的高級將領都成這樣了,其他親眼目睹大山垮塌的普通士兵的心情可想而知。盡情歡呼敵軍灰飛煙滅的同時,對這個加入第三軍幾年來似乎沒有什麼成績的副總參謀,也是敬畏有加,從此不敢再小瞧這個年齡還不到30歲的年輕人。

十餘萬華軍在克木茲峽穀這頭看著山崖倒塌,大聲地歡呼慶祝。峽穀另一頭的大宛軍民都被這驚天動地的大山崩塌給嚇著了,所有的人不管軍官還是士兵,不管民夫還是奴隸,一律丟下手中所有的東西,哭爹喊娘地往西方多路狂奔,生怕慢了一點就被山石給活埋掉。

從山上連滾帶爬地跑下來的兩三百名士兵,還有峽穀西麵出口處準備堵截闖過峽穀的華軍步兵兩三千人,以及兩三萬幫助搬運物資山上的民夫奴隸,一個不剩地跑得精光光,使得華軍重新開路的工作都沒有受到一點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