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親王爵位(一更)
第219章 親王爵位(一更)
(今天更新五章)
沙亞德口才並不突出,隻能是大致的說了幾句場麵話,見士兵們都平靜了下來,沒有作亂的跡象,就把後麵的事情交給高爾斐了。這支軍隊也完全被沙亞德接管,他從自己的王宮侍衛隊及其他地方抽調了一些軍官補充進來,由高爾斐任這十萬大軍的大將軍,等待趙雲前來收編。
回到王宮,沙亞德馬上就被太後找了過去。因為太後聽聞城中發生叛亂,科內號跋等人家人全部被近衛軍處死,家產被抄沒,感到非常吃驚。雖然太後從不過問政事,但科內號跋是三朝元老,太後還沒進宮,科內號跋就已經是朝中重臣,萬萬不可能造反,太後也就是想問問到底是怎麼回事。
現在反對派已經清理完畢,沙亞德已經要準備派人與趙雲大軍做正式的談判了,瞞也瞞不過去,就實話相告。
“你……你……你……”太後聽到前因後果,氣得直冒火星子,伸出一根皮包骨頭的手指指著沙亞德罵道:“你這個喪祖忘宗的敗家子,你怎麼對得起祖宗前輩的在天之靈,你怎麼對得起千千萬萬的康居百姓?”
“母後,你別生氣,你聽說我,”沙亞德一看事情不對,太後年紀太大,大有可能一下氣死,連忙上前扶住太後,忍了太後兩巴掌,輕聲細語地向太後解釋中華帝國的種種強大之處,特別強調了與康居比鄰的中亞強國大月氏和匈奴都已經被中國滅國,趙雲率領的30萬大軍大軍不久就要兵臨本國,如不主動投靠,戰火蔓延,才是真的對不起千萬子民。
當太後聽到中華帝國半年時間就打下了中亞六個國家,消滅軍隊上百萬之後,雖然還是想不通沙亞德一個仗都不打就投降的舉動,但也沒有開始那麼冒火了,最後擺擺手,把沙亞德趕出了後宮。
從太後休息的寢宮出來,沙亞德立馬開始選拔談判人選,談判大使由康居丞相蒙貫尼吉擔任,幾名在中國留過學或去中國旅遊過,對中國人有所了解的年輕官員作為助手,其中就有哥袍斯蘭,談判使團護衛軍首領由阿爾斯蘭擔任。整個使團規模超過2000人,於5月11日一早出發,在伊籍的陪同下前往阿塔爾,與不久前才趕到趙雲軍中的中華帝國外交部長陳群談判。
由於使團中文官眾多,不宜快行,蒙貫尼吉等人於帝元11年5月16日抵達已更名為月氏省首府的阿塔爾西大門,被趙雲、高順、陳群三人以高規格的國賓禮儀接入城中。
言之謂談判,其實就是來投降的康居國相蒙貫尼吉,其實心裏是非常別扭的,就怕到了阿塔爾,被中國人笑話。但到了阿塔爾,不僅沒人譏笑他們,還給予了非常高的禮遇,中華帝國中亞遠征軍三軍統帥趙雲總司令與高順中將及中國外交部長陳群均出城相迎,讓蒙貫尼吉心裏鬆了一口氣,起碼在麵子上不會受氣了。
其實按趙雲等人的想法,康居人一點反抗的行動都沒有,就舉國投降,實在是可恥至極,要是他們來談判,言語間定然要讓蒙貫尼吉吃上幾憋。不過幸好有陳群及時趕到,陳群主持外交部至今,經曆無數海內外談判,知道在言語上占便宜並不能獲得什麼實在的利益。而且來之前皇帝明確表示,這樣一個舉國投降的國家,不管從戰爭角度,還是從民生角度,對本國都是極為有利的,對人家的談判使團一定要禮遇,不可怠慢。退一步說,不管談到什麼地步,現在看來康居並入中國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到時候其實就是一家人了,從民族融合的角度,也不應該對人家產生歧視的舉動。
趕了幾天的路,當然不可能立馬就開始談判,陳群安排了一場歌舞晚會迎接康居談判使團。當天晚上,蒙貫尼吉談判組成員與使團護衛隊首領阿爾斯蘭等人與陳群一起觀看了中國大型歌舞晚會,其中的中國國歌《歌唱祖國》與流行歌曲《好漢歌》最是朗朗上口,舞蹈《千手觀音》也給蒙貫尼吉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次直觀的了解到中國人的娛樂生活,對並入中國之後自己等人的生活也充滿了期待。
5月17日,蒙貫尼吉等人在陳群給他們安排的使館內做最後的準備,伊籍也把自己在康居與國王沙亞德蘇丹和朝中重臣接觸了解到的信息彙總報給陳群,結合中情局轉移過來的情報,預測沙亞德和蒙貫尼吉等人的談判底線,爭取以最少的條件拿下康居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