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軍委改製
第226章 軍委改製
皇帝劉協在帝元11年的國慶宴會上當眾宣布了中華帝國一統全球的野心和目標,全國人民既震撼又興奮,一個二個的像衝了血似的,無論工作還是學習都充滿了幹勁。劉協宣布要統一全球的消息傳出,海外幾十個國家的皇帝國王都紛紛瞠目結舌,不敢相信世界上有這麼狂妄自大的家夥。但仔細一分析,卻紛紛得出了一個令他們驚懼的結論,那就是,中華帝國真的有這個實力來統一全球。
得出這樣的結論後,海外幾十個國家元首人人自危,紛紛以高官厚祿召回正在中國留學或工作的民族精英,全麵效仿中華帝國,實施軍政改革,盡力縮小雙方的實力差距,以期在將來的戰爭中有一拚之力。當然,那些試圖響應國家號召回國搞改革的各國精英,大多被中情局和國安部聯合攔截了下來,大部分人在嚴刑拷打之下壯烈犧牲或是被迫放棄了回到祖國搞建設的想法,還有一少部分本身就是衝著高官厚祿才回去的家夥,在中華帝國稍微露出點招攬的意思後,就紛紛棄暗投明,加入了中國國籍,為中華帝國一統全球的偉業添磚加瓦。至於還有漏掉的一部分成功回到自己祖國的各國精英,有些確實是衝破阻礙自己回國,而另一些卻是暗地裏的親華人士,放回去掌權以迎接華軍的“內應”。總的說來,海外幾十個國家,除了羅馬、帕提亞這些情報能力比較好的國家能切實的控製幾個粗略了解中國改革過程的大臣外,其他國家找回去的所謂精英,要麼就是中國人的內應,要麼就是一水貨,根本不懂得國家層麵的軍政改革。
為了預防周圍的國家狗急跳牆,主動挑起戰爭,劉協首先針對軍隊進行了改製,規範了原先不倫不類的軍事委員會,加強了軍委的集體決議功能,避免皇帝軍事獨裁。
中華帝國中央軍事委員會,設主席一名,由皇帝親自擔任;設副主席兩名,由趙雲、曹操擔任,原副主席黃忠退休;設軍事委員十名,分別為高順、荀彧、太史慈、張遼、樂進、馬騰、於禁、許攸、陳宮、楊修。中央軍事委員會的作用在於討論戰爭可行性,簽署戰爭動員令,派遣聯合作戰部隊指揮官。劉協為了避免自己死後遇到昏庸腐敗的皇帝,胡亂打仗,因此強製規定,任何戰爭行動,必須經過軍事委員會討論通過,方可實施。軍委表決方式為少數服從多數,主席獨占三票,副主席及其他軍事委員各占一票,總共15張選票。即突出了皇帝的威權,又能避免遇上昏庸的皇帝,胡亂發動戰爭。因為在自己一統全球後,如果還能遇到戰爭,那就隻能是外星人了,那時候肯定不能由皇帝兩巴掌一拍,就決定開打。
軍委下設總參謀部,總參謀長為荀攸,副總參謀長為龐統、周瑜;總政訓部,政訓部主任為諸葛瑾,副主任為簡雍、鍾繇;總裝備部,部長為甘寧,副部長為鄭渾、張頜;總後勤部,部長為管亥,副部長為董昭、逢紀。
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全新的中央軍委籌建完畢,劉協於12月25日召開第一次中華帝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擴大會議,除了兩名主席,十名委員,還有下麵四部十二位部長列席會議,討論中國軍隊軍區的設置編製與武器配置。
“首先,我對中央軍委的順利組建表示滿意。(停頓)這是一項全新的軍事製度,很多同誌以前根本沒聽說過這種機構,可能對我自己搞出這麼一個軍委來限製自己的權利感到奇怪。我的中心思想是:隻有完美的製度,沒有完美的人!現在,看起來我還比較清醒,而且所作的每一個決定都走在了世界的前麵。但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誰也不能保證我永遠的清醒、理智,特別是當我百年歸天後,我的子孫後代,誰能保證他們不犯錯?我弄出這麼一個軍委的目的,就是要限製皇權,為的是我中華帝國的長治久安,也為了我劉氏皇族千秋萬代延續不斷。我想,這樣的解釋,大家都能理解了吧?”劉協坐在軍委會議室圓桌會議的正北方,望著四周二十多名軍隊精英說道。
在座的都不是傻子,一聽劉協的解釋,立馬就明白了劉協試圖讓皇族萬世長存的動機,紛紛點頭表示明白。
劉協繼續說道:“接下來,我們討論的第一項議題,就是關於全國的軍區劃分。現在,我們的省區包括司隸校尉部、豫州省、冀州省、兗州省、徐州省、青州省、荊州省、揚州省、益州省、涼州省、並州省、幽州省、交州省、西域省、中南省、原州省、堅昆省、丁零省、扶桑省、天竺省、匈奴省、疏勒省、蔥嶺省、大宛省、月氏省、康居省、大夏省、庵蔡省一共28個省區,其中,司隸校尉部作為首都所在地將在稍後的政府改組中更名為洛陽市,成為比外省區高半級的國家直轄市。在這28個省區之中,司隸校尉部獨立出來,屬於京都衛戍師直接管轄,其他27個省區,大家討論討論怎麼劃分軍區,可以在將來的戰爭中以最快的速度和效率集合軍隊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