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海軍建設
第257章 海軍建設
由於隻是從皇宮搬遷到外麵的王府街,距離不是很遠,政府的搬遷和改組隻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大多數的基本事項,已經能正常辦公了。
時間進入帝元13年春,劉協埋藏在心中已久的微服私訪、巡遊天下的念頭越來越烈,但是在與趙雨進行了初步溝通後,被趙雨幾句話就給駁了回來。
劉協來到這個世界已經三十多年了,號稱“一如侯門深似海”的皇後、貴妃、嬪妃、宮女都不知道出去旅遊過多少回了,反而是他這個皇帝,中華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卻是至今沒有巡遊一下自己的江山國土。還有個問題就是劉協的前生,任天風畢竟隻是一個學生仔,完全沒有行政管理經驗,在這個世界的中華帝國完全是他利用兩千年的時空優勢硬生生打造出來的,他根本做不到一應俱到。很多細節到底有沒有走錯路線,會不會對中華帝國的長遠未來產生負麵影響,這些劉協都是不知道的。
因為出於安全方麵的顧慮,微服私訪的想法得不到皇後的支持,劉協又找了幾名貴妃商量,結果這些劉協最親的親人也是反對劉協微服私訪的。但她們越反對,劉協走出洛陽去看一看的決心越大,最後大家一致決定,不搞微服私訪,而是明著巡視天下,沿途搶先做好防衛工作,就不用擔心安全問題了。
既然不搞微服私訪了,那涉及的方麵就更加廣泛,劉協叫了沮授、戲誌才、賈詡還有諸葛亮等人一同商議巡遊天下的計劃。
劉協的中心思想,一個是走出去看看中華帝國的江山美景,第二個就是看看地方行政到底有沒有按他的規劃在走。畢竟,這麼多年來,劉協看到的都是下麵遞上來的報告而已。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地方政府在執行中央行政命令上到底有多少程度的陽奉陰違,劉協必須自己走出去親眼看看。不過,如果大張旗鼓的宣布了巡視天下的路線,沿途官員必定會事先做好準備工作。因此,在與中央幾大巨頭商議好了今年國慶後從洛陽出發的時間和路線後,劉協先讓國安局和中情局在這國慶之前的幾個月裏先對他要途經的所有省市進行重點調查,統計所有的數據歸納到他這裏來,到時候他經過這些地方,如果看到的東西與秘密調查到的東西相差太遠,那就是明顯的有問題的地方。
國安局和中情局在進行秘密調查的時候,原中華帝國海軍201獨立師師長,現任的總裝備部部長甘寧提出了改組海軍的事情。
在甘寧提出之前,其實很多人都已經給劉協反映了海軍改革的事情,不過前麵因為陸軍改革和政府改組正在進行中,中央沒有過多的精力顧及到這方麵,海上也沒有太大的危險能直接威脅到中國本土,因此海軍的改革被劉協壓了下來。現在,政府改組已經完成,陸軍改革正在按部就班的進行著,大多數工作都已經不如正軌,考慮到以後與羅馬帝國打仗,陸地距離太過遙遠,使用海軍則要占據很多優勢,劉協同意開始海軍改革。
原先的帝國海軍第一艦隊201獨立師的軍艦已經使用多年,加上那時候的製造技術與現在相差太大,即使舊船翻新也要花費太多的精力,劉協果斷放棄了原先的海軍旗艦,讓海軍造船廠重新設計製造新艦艇。
在製造新的軍艦的時候,海軍也進行了改編。由於沒有無線電技術,一個海軍艦隊的編製根本滿足不了現在中華帝國對太平洋、印度洋的控製,不僅是通訊不夠,人數、軍艦數量都不夠。於是,在原來的海軍201獨立師基礎上,中華帝國海軍編成了兩支艦隊,一支為太平洋艦隊,一支為印度洋艦隊。太平洋艦隊總司令為蔣欽少將,現在的主要任務是保護出海的中國商人船隊,將來的進攻方向則是對準了太平洋對麵的美洲大陸上的瑪雅帝國、印加王國等美洲文明。印度洋艦隊總司令為周泰少將,現在及將來的任務都是為了對付羅馬帝國、帕提亞帝國而戰。
擴編後的中國海軍將擁有兩支艦隊,400艘大小軍艦,10多萬海軍將士,艦炮射程會超過十公裏,到時候開到地中海去,岸上的羅馬人怎麼死的都不知道。不過這個工程有點大,跟陸軍改革一樣,恐怕一樣要延續好幾年的時間。但劉協也沒什麼急促的,反正以今時今日中華帝國的強盛,還數不出那個國家可以從海上威脅到中國,慢工出細活,一步一步來吧。
中國疆域這麼大,劉協要巡遊天下,花費的時間可是很長的,雖然劉協可以通過電報處理一些重要的文件,但那些文件又長,又不是很重要的東西,就必須製定一個人來處理了。這個人幾乎不用考慮,隻有太子劉聰有資格來當個監國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