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黃河治理
第271章 黃河治理
現在地上懸河還遠未形成,但正如曾遠誌所說,如不及時治理,終有一天會威脅到洛陽或其他沿岸城市的安全。不論黃河長江,還是其他幹流支流,一律要加大禁伐力度,同時也要注意宣傳植樹造林。這種事情必須未雨綢繆,不能像21世紀那樣等到危害都顯露出來了再來抓這個事情,那可就無比費力,還不能收到什麼效果了。
劉協對黃河懸河一事隻是在21世紀的網絡上看到很少的一點,具體的情況也不得知,治理是必須的治理的,但也要了解一些情況後才能開始治理,於是,劉協向水利部副部長費褘問道:“費褘,你身為水利部副部長,對黃河應該有一些研究,黃河有些什麼具體的曆史情況,你跟我講一講。”
“是,陛下!”費褘點了點頭,對劉協說道:“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我們中華文明首先就是從黃河流域開始發源的。在有記載的曆史中,黃河因為懸河一事已經改道過兩次,隻是因為時間相距太遠,現在這條黃河幹流線路對我們威脅不是太大,因此沒引起我們的重視,在這裏,我要向您做檢討,是我工作疏忽了。”
劉協搖了搖頭道:“別說這些,我還真不知道,現在這條黃河已經是改過兩次道了的,你具體說說。”
“嗯。曆史上兩次改道,一次距離我們太遠了,第一次是《漢書·溝洫誌》上的記錄,當時王莽政權大司空王橫說的,‘周譜雲,定王五年河徙’,說的就是黃河第一次改道。”由於知道劉協對古文不太喜歡,也可能聽不大懂,費褘進一步解釋道:“周定王五年,大概就是帝元前800年的樣子,那時候的黃河就已經經曆了第一次改道,就是因為下遊水勢平緩,泥沙不斷淤積,造成河底比兩岸平地更高。到了周定王五年,爆發大洪水,黃河自己形成的河岸未能阻擋河水,大水衝垮了原來河岸,從決口一瀉而下,形成了第一次改道。而有記錄的第二次黃河改道,就發生在王莽篡權三年後,也是因為原來的河流形成了懸河,爆發大洪水後衝垮河岸,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現在這條黃河。”
聽到費褘說的兩次黃河改道,劉協腦袋裏逐漸想起了21世紀看到的,黃河在此後近2000年的時間裏,還經曆了六次大的改道及一些小的改道,幾乎都是由於原來的河床高出兩岸地麵後爆發洪水衝垮原有河堤形成新河道。看來這地上懸河不治不行啊,就算花費再大的代價,也必須治。
於是劉協吩咐道:“費褘,這個事情由你們水利部牽頭,會同農業部、建設部、交通部、民政部、國土資源部及海軍總後勤部,一方麵繼續加大所有河流沿岸的禁伐力度,另一方麵也要加大植樹造林有益生態資源的宣傳。同時針對今天曾遠誌提出的地上懸河一事,組織船隊進行長期的清淤工作,不能再拖下去,否則將來後悔莫及。”
費褘點了點頭應道:“是,陛下!關於清淤及植樹造林的工作,短時間內是看不到什麼成果的,現階段我們的重點工作還是要放在加固黃河沿岸防洪堤的工作上來。我看黃河沿岸的防洪堤,都應該加固增高得了,有些地方的防洪堤還是二十多年前修建的,那時候的建築技術,完全達不到今天的防洪標準,已經有些破損了,必須得加固增高。”
“嗯,這個事得趕快辦,一想到未知的洪水可能漫過岸堤衝進洛陽,我這心裏就極不安心。”劉協點了點頭,讓費褘加緊辦這個事情。
費褘本來是準備等晚會結束後才去安排的,但現在看劉協這麼說,他自己心裏也有些不安心,馬上站起身來道:“那我先去安排一下,發電報回去,讓總理盡快安排,把這個工作組織起來。”
“嗯,快去!”劉協揮了揮手,讓費褘加緊辦這件事情。
大禮堂裏的晚會持續了兩個多小時,繼曾遠誌之後,另外還有四五個當地官員及一個百姓代表上台,跟劉協反應了一些問題。但這些問題都不能跟曾遠誌提出的地上懸河一事相比,劉協也就沒多說,事涉中央的,讓秘書記下來發電報回洛陽讓劉聰處理;隻是地方行政問題的,就丟給了丁長明。雖然丁長明被撤職已經在劉協心裏下了定論,但畢竟現在還沒撤嘛,還是要負起縣長之職的。
晚上十點半,在河縣的晚會終於結束,劉協再次說了幾句激勵性的話,然後就前呼後擁的離開了政府大禮堂,返回了騰雲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