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極光(1 / 2)

“六十年前臭名昭著的科學家彌敦先生提出一個理論假設,讓活體人處於極端磁場,活體人會失去自己獨立的精神判斷,成為一個可操縱的磁極傀儡,後來被美其名曰磁極人。”楊瀟接了話頭。

“嗯,很好,但是彌敦先生並不臭名昭著,他是偉大的科學先驅,彌敦先生認為,在強大的磁場下麵,不管是人,還是物體,都會被磁性穿透,獲取新生的屬性,也就是獲取無數的磁性節點,這些節點重新構建了事物的模型,使得不管是人還是事物,都具備隨意編輯性……”馬克愛博一口氣說了很多。

“彌敦曾經做過一次實驗,就是在一個密閉空間裏麵釋放大量的磁場,然後用一隻小白鼠放到空間裏麵,當磁場密度足夠大,磁力足夠穿透的時候,小白鼠發生了一些改變……”史翠西插了一句。

這個實驗是在大鳥國是最高等級機密,能夠觀摩的人少之又少。

但是在馬克愛博的科研實驗室裏麵,這壓根都不算啥,隻是增加科技研究小趣味的科研雜誌罷了。

楊瀟等人包括張一明等人自然聞所未聞。

“發生了什麼改變?”

“磁性改變,小白鼠的形體發生了扭曲,扭曲的數據跟磁性的扭曲數據有關,後來彌敦先生征用了一個活體人來做實驗,驚訝的發現,改變磁場數據,實驗人體也會跟隨著做出相應的改變,移動,變形,原本獨立的人體失去了獨立性,變成了磁性節點……這就是偉大的磁極人實驗……”馬克愛博總結。

這個實驗很多科技理論也闡釋過,當然能夠用活體人做實驗證明,這個彌敦不是瘋子才怪。

“這和四個脊柱有什麼必然關係?”楊瀟反問。

“年輕人,耐心一點,萬事萬物都有必然聯係,且聽我慢慢道來。”馬克愛博是一萬個看不慣楊瀟的模樣,畢竟楊瀟在他麵前狂過好幾次。

“你說。”

“當然,那時候磁力的獲取是非常苦難的,幾十年後,我們沿襲了彌敦先生的實驗理論,不過我們不用磁場做實驗,我們用粒子場做實驗,利用粒子裂變獲得相應的可控製的場。”

粒子裂變這在當下的科技實在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讓我們吃驚的是場的誕生是多維的。”

場存在的時空並不是二維時空,這點曾經有科學家提出過。

“場有著最基本的四個極點,在我們二維空間闡述的就是四個方位,東西南北,其實還有兩個隱藏節點,上下。六個極點形成了一個球形時空,依靠對這六個節點的加強減弱都能改變場的數據,這就是場對事物的穿透是立體的,無死角的原因之一。”馬克愛博接著說。

“四個關鍵的節點被稱為四個精神脊柱,場的精神控製力都是來源於四個節點的場輻射,也就是場的神經中樞。”

四個節點就是四個精神脊柱,這個理論楊瀟早知道了,當然是丘比特告訴他的。

丘比特的描述可比馬克愛博詳盡得多。

丘比特說四個精神脊柱遠遠不止四個極點那麼簡單,這裏麵的動力機製也不是人類認知的輻射。

人類在粒子運動碰撞的理論基礎上發明了原子彈,依靠高速的裂變造成一個極其具有破壞力的爆炸場。

但不善於反向思考的人類也止步於此,至少目前來說是這樣。

原子彈的釋放就是在有限空間製造了一個開放式的爆炸場,輻射場。

它有一定的輻射範圍,爆炸範圍,然後從爆炸開始,逐漸進入衰減期。

丘比特說,人類在發明原子彈的時候其實已經站在了反製原子彈的邊緣,可惜因為思維缺陷,人類卻屢屢錯失良機。

原子彈爆炸的基礎是高速粒子碰撞運動,這一切如果發生在一個封閉空間,而這個空間能夠遠遠承載住粒子碰撞的力的話,就不會形成一個開放式的爆炸輻射場,而是一個封閉的趨於穩定的超級場。

當場充盈的時候,自動形成四個控製點,東南西北,就好像一棟房屋的四個方位基腳,同時也會上下充盈,形成上下兩個暗極點。

六個極點讓內部的場有了存在空間,但是場穿透力充滿,這個時候放入任何物體,不管是活體人,死人,石頭,樹木,山河,不管什麼事物,進入強大的穩定場之後立即會被場粒子穿刺迂回……直到充滿。

充滿場粒子的事物全身都是可編輯的節點,一旦掌握了編輯這些節點的能力,就等於是控製了萬事萬物的能力,當然,人類要發展到這一步近乎不可能,因為首先絕對不密閉空間人類就達不到,還有,如何編輯和控製場的力量,人類也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