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卿知道,陸斌這時候一定在想著,為何陸嫣能做出來這些事。

事實上,當初陸嫣在季家生活的那三年,季卿心裏也時常有這樣的疑惑。

陸家詩書傳家,陸斌三兄弟也都考中了進士入朝為官,就算品級不高,但再怎麼說陸家也是一個有些底蘊的大家族,足以讓陸家人生活富足衣食無憂。

而且,陸家家風極為清正,兄弟、妯娌之間的關係亦是極好,後宅裏並沒有什麼糟心事,按理說,陸嫣出生在陸家,從小在這樣的氛圍中長大,耳濡目染之下,就算沒有長成一個人見人誇的大家閨秀,也不該長歪了才是。

但事實是,陸嫣確實就長歪了。

當初陸嫣還住在季家的時候,季卿就挺看不上她的行事。

作為姑母,陸氏對陸嫣這個侄女可以說是無從挑剔,若不是如此,陸斌以及陸家眾人也不會放心讓陸嫣住到季家來。

但陸嫣這個人,怎麼說呢,就好像將別人對她的好都當成了理所當然,但凡有任何一丁點做得不到位就會被她牢牢記在心裏。

陸嫣住在季家的時候,陸氏也是將陸嫣當成了季家的女兒一樣來對待的,四時衣裳、首飾頭麵、月例銀子都沒少過,吃穿用度一應都是比著季卿和季婉的,而這些可都是陸氏掏的自己的體己銀子。

換了任何一個知道感恩的人,一定都會將陸氏的好記在心裏。

可陸嫣就不一樣了,做衣裳時,陸氏知道季卿和季婉喜歡什麼顏色的料子,便將她們喜歡的料子都先送去了季卿和季婉的院子,之後讓人將其他所有的料子都送到陸嫣那裏讓她自己挑,在陸嫣的眼裏,這就是陸氏凡事都隻緊著季卿和季婉,而疏忽了她,之後的幾日時不時的就要在陸氏的必經之地垂淚,時不時的還要說些什麼“寄人籬下”、“風刀霜劍”之類的話來。

也不知道她是哪裏學來的作派。

陸氏最開始時還以為是府裏的下人捧高踩低,很是發了一通脾氣,後來才知道居然就為了這點事,最後還是季卿不想讓陸氏煩心,主動將自己得的料子給了陸嫣,這件事才算是完。

類似的事還有許多。

等到後來,季卿也漸漸看出來了,陸嫣其實就是想與她爭,爭首飾,爭衣料,也爭陸氏的疼愛。

看明白之後,季卿就更無語了。

她就不明白了,人的五根手指頭還不一樣長呢,她是陸氏的親生女兒,陸氏最疼她這不是理所應當之事嗎,陸嫣這爭來爭去的,難不成陸氏就能越過親生女兒隻疼她這個侄女了?

簡直就是荒謬!

陸氏掌家多年,當然不可能看不出來陸嫣的心思。

最初時,陸氏想著陸嫣是不是受了陸斌再娶之事的影響,鑽了牛角尖,也曾試著開解過,但不管怎麼開解,陸嫣都還是沒有任何的改變,漸漸的陸氏便也不再勸了,想著這到底隻是侄女而不是女兒,隻要不虧待了她就行,反正以陸嫣那時的年紀,再過個兩年都該相看人家了,也不可能在季家待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