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這就是玉米,我聽說的。聽縣城裏的人說昨日有個賣玉米的小夥子一根玉米賣五文錢,是你嗎?”老人雙手都開始顫抖。
“那是自然,我也是希望我們村子可以每個人吃飽飯,穿好衣。”房弈一臉認真的回道。
隨後,房弈問道:“村裏有沒有木匠?”
人群中立馬就有人回道:“有,就在農田左邊靠近橋最裏麵那家,有個鄭木匠。”
“來,我帶你去,跟我走。”老人立刻上前,非常積極。
“好。”
走了好久,房弈也差不多明白了村裏的路線。
盧家村也是很大的,村子被一條河分成了兩半。村民的農田就集中在他現在的呆的地方。
農田左邊是一家養牲畜的人家,那位老人叫齊爺爺,現在50多歲了。據他講,養牲畜的是董大娘一家。
再往裏麵走,有五戶人家。盧家村每戶人家旁邊有一座矮矮的小倉庫。
“好了,這就是鄭木匠家了。”齊爺爺拄著拐杖,指了指旁邊的房子。
“謝謝你啊!齊爺爺。”畢竟房弈是一個有禮貌的社會青年。
“沒事,快進去吧!”說完,齊爺爺就率先走了進去。
“鄭木匠,鄭木匠,你在家嗎?”齊爺爺這嗓門一喊,房弈感覺耳朵都不是自己的了。
隨即,裏屋走出一個壯實的中年男子:“齊叔你怎麼來了?”
“這個小子發明了一個利於我們村的大好事。”齊爺爺一說起來,就很激動。
鄭木匠聽後,顯然有點不信:“這孩子,也就十五六歲,怎麼會發明這種東西,這是真的嗎?”
“那當然。”齊爺爺拍了拍房弈:“孩子,把你的玉米給鄭木匠看看。”
隨即,一根金燦燦的玉米放在鄭木匠麵前。
“嗯?這是何物?是地裏種出來的嗎?能吃嗎這個?”鄭木匠一連好幾個問題。
房弈慢慢地,一個個解釋道:“這個叫玉米,是我在山上自己種的農作物,煮熟後軟糯可口。畝產800斤。 ”
“什麼?800……800斤?這可了不得,我們種田的最多也就300斤。你這是什麼方法種的。”
一邊說一邊豎著八個手指,顫顫抖抖的震驚著。
“風車灌溉法。”房弈默默的把方法念出來了 。
鄭木匠聽得雲裏霧裏:“風車灌溉法?這個是什麼意思。”
“就是……”
房弈剛準備開始解釋,後麵不知道誰喊道:“村長來了,大家讓一讓。”
一回頭,房弈就看見一身素淨麻衣的中年男子,一臉笑意朝他走過來。
“你就是大家夥說的,有辦法增產我們農作物的那個人?”
村長略顯激動的問著。
房弈直接忽略了村長的問題,而是接著對鄭木匠解釋道:“風車灌溉法就是,造一個大型風車放在河上。利用風的力量來推動河流,在田裏挖好排水渠道就好了。”
一旁的村長李正,看到房弈並沒有理他,有些不太高興了:“小子你還沒回答我的問題呢!”
其實房奕一見到這位村長就想起了五月份,播種的時候。遭人嘲笑的事情了。
那時播完種的房奕,躺在小屋外的一張躺椅上悠閑的小憩著。
門外就響起幾個村民的說話聲。
“嘿,你看那個傻小子,在幹嘛呢!撒了種子就不灌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