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新鮮的嫩桃葉(1 / 2)

下山的途中,在一個不知道的地方,離小屋好像還挺近的,-房弈發現了三四棵桃樹。有一棵桃樹枝幹特別粗大,也很高,感覺都要成精了。

“這是嫩桃葉,真不愧是山裏長的。”房弈從樹上扯下一片嫩葉,仔細地看了看。

嫩桃葉可以做仙醬,這仙醬,顧名思義就是神仙般的醬。

其實仙醬類似於醬油,但是比醬油還要鮮美,做什麼都可以放上,還可以作為蘸料。

一想到仙醬,房奕把背簍捆好的春筍放在桃樹底下,自己立刻輕輕一躍,跳到了粗幹的樹枝上,開始采摘樹枝上最嫩的桃葉。

快速摘完後,看著整整一背筐全是嫩桃葉,立刻從樹上輕輕一跳,穩穩地站在地麵。背上背簍,左邊肩上扛著竹子,右手提著捆好的春筍。

房奕回家的路上,看見一處位置,可以眺望整個盧家村。

傍晚的盧家村,從山腰上往下看,小山村家家戶戶炊煙嫋嫋,一片祥和的樣子。房奕仿佛置身在世外桃源一般,呼吸的空氣是沒有被工廠汙染的,吃的蔬菜也是有機的,腳下的泥土也是幹淨的山土味。

回去後,也是晚飯時間了。他把竹子放在工作間的門口,春筍帶到了灶房,趕緊給家裏的幾個人做好了晚飯。吃飯之時,小桃挑了好多肉,放在飯上給六子送到房間裏去了。

眾人看到後調侃了幾句,小桃就害羞的跑開了。房奕心想:在古時候最美好的事情,大概就是女子對貞節的重視了吧!也有不負責任的男子,但也應該是極少數吧!

吃過晚飯,徐元柔早早的睡下了。房奕端著藥送到了六子的房間,一進門,隻見六子一動不動的靠在床頭發呆。

“六子在想什麼呢?來,把藥喝了。”這藥,房奕加大劑量了,明日六子就應該可以自由活動了。

六子端過藥,一口喝下了,一點眉頭都沒有皺,雙手抱著碗,放在蓋在身上的棉被上。

“我在想我家中的事情。”說完,六子長長的歎了口氣。

房奕安慰道:“沒事,你就安心在這裏幫我做事吧!對了,還有再過一天就要上元節了。我準備做一批花燈,元宵和餃子。”

“房大哥,什麼是元宵,還有為什麼上元節要吃餃子?”六子疑惑道。

房奕一愣,他差點忘記了,事實上,在唐朝以前,元宵節沒有專用的節日食物,是到了唐朝才有的,但也不是我們今天所吃的元宵。

排在第一位的,不是元宵,而是白粥或肉粥。《唐六典》記載:“又有節日食料……正月十五日、晦日膏糜。”“膏糜”指的就是肉粥。

第二是麵繭。麵繭,是一種用糯米做成的蠶繭形食品,也可以用於祭祀蠶神。這當然也不是元宵。

第三是絲籠。據考證,絲籠不是竹子做的竹籠,而是一種用麥麵製作的餅狀食品。餅狀的食品,當然也不是元宵。

第四是火蛾兒、玉梁糕。據考證,火蛾兒應該是一種油炸食品,玉梁糕可能是由米粉或麥粉製成的糕點。這兩個食品與元宵的距離,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