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大結局之我輩不再無恥[上](1 / 3)

355.大結局之我輩不再無恥[上]

355.大結局之我輩不再無恥[上]

355.大結局之我輩不再無恥.

年僅六十一歲的重興皇帝去了,連敵人也扼腕歎息,而且不是不服氣.要知道,重興皇帝創造了一個幾乎無法超越的時代.但是,之後的曆史卻免去了”後重興時代”的說法.其實,軍政事務受重興皇帝影響極深的中國倒不反對”後重興時代”之說,那種烙印根本避免不了.隻是曆史形成書本需要五十到一百年,而這五十或一百年的中國沒有重興皇帝領導也一樣日新月異……曆史終究是誠實的,”後重興時代”之說有些不公平.如果非要用最簡單的語言描述,那就是中華帝國時代更多一些霸氣,民主中國時代更多一些王氣.而民主中國不否認”後重興時代”之說,是因為基本繼續了重興皇帝遺留的軍政方針.而霸氣向王氣的轉變需要一個過程,重興皇帝剛去之後一些年頭裏,中國霸氣很重.

比如,完全保留著重興皇帝爽直特色的中國一直對聯合國和聯合國憲章持以不信任態度.孫文在1919年就曾坦言質問:”……什麼是公平?什麼是不公平?對此,聯合國會怎樣仲裁呢?即便能保證公平,那該怎樣滿足世界各國的不滿足呢?怎樣製止某些勢力的野心呢?當然,中華民族會為此盡力,這是我們的承諾……”

不說信守自己承諾的中國是後來舉世公認的最少踐踏聯合國憲章的大國,最令弱小國家感激的是中國斬釘截鐵般的聲明:聯合國要麼真管用,要麼不如解散.

因此,聯合國以中華帝國1920年的提案為基開始爭取[以諸多弱小國家的堅持為主],並於1925年擁有了一項真正的權力,即戰爭權.

想不到吧?

當聯合國對目標國家或勢力的調解或製裁失效,有權發動所有成員國投票表決是否發起軍事打擊.在這個時刻,常任理事國的一票僅僅是一票,不具備否決權.當然,大國的意見總會吸引跟風者,但聯合國卻難以被少數國家控製.

有反對者說:”不要以為中國安了什麼好心,那是因為中國不想成為受攻擊的目標,於是使聯合國成為其副手.中國的軍政實力的確無與倫比,但其經濟與科技水平雖高,而且也是公認的世界第一,可根基並不穩固.比如人均收入和基礎科學.前者說是中等偏上尚有些勉強,後者還有好幾個競爭者.所以,中國需要聯合國頂在前麵,自身可以比較安心的彌補不足.…….”

此言不能說沒有道理.首性,經濟均量的提高的確要慢慢來,相對長久的安定環境必不可少.至於科技,中華帝國的基礎科學真就不是一枝獨秀,比起西方幾百年不間斷的發展,因為斷層斷代,根基穩固性就是要差一點兒,高人一等的應用科技除了重興皇帝的原因,偷師西方的很是不少……

不過,對手的話裏也表達出了對於中華帝國科技發展的嫉妒與欽佩.既然是公認的世界第一,中華帝國的科技水平雖有缺點,卻並不十分明顯,而且正在彌補.中華帝國的科技之路既要求全麵發展,也有些原史中國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的味道,即以點帶麵.其實就是突出重點,係統性要強.比如航空航天,比如核能利用……

那麼,之後我的述說時常要由科技發展向其它方麵引申……對了,還要讀者您自己親自引申,搞清楚軍事政治怎麼利用高科技興風作浪.當然,敘述中肯定有一些較為純粹的軍政和經濟類描繪…….嘿嘿,偶喝了不少酒,腦袋昏昏然,卻”文思泉湧”的說.反正還有個完本感言承認錯誤.此前嗎,謹請讀者大大親自理論聯係實際,恕偶……真TMD喝多了,想前後一致而不可得,大大一個BUG,大大們別找麻煩,感到過癮就行了啊!

也許,也許吧!

全世界都在論證著聯合國是不是應該擁有發動戰爭的權力,包括議論紛紛的中國老百姓.而中國卻有一枚運載火箭於1921年成功發射,並將一顆42.35千克的金屬球送到了大氣層之外,雖然這顆金屬球沒有任何功能……

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當然有人說不是,就是個鐵疙瘩嗎,衛星是需要具備某種功能的.

嗬嗬,科學家回答說:”那無疑是顆人造地球衛星.它不但是人類製造的,而且圍繞著地球運轉.至於是否擁有某些功能卻與”衛星”的定義無關……不要把衛星發射和原子彈爆炸的前後關係當話題.不錯,原史中是原子彈比人造地球衛星早出現十幾年,可這個先後關係是沒有任何科學標準的,關鍵是重視程度的先後.在中華帝國科學界,航天慨念因為重興皇帝而源自十九世紀中後葉.同樣因為重興皇帝,他認為核武器過於霸道與邪惡,其慨念多出於科學技術的自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