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崖頂傳功(1 / 2)

“小道星風道人,名列本門真傳弟子,今日特來向諸位師弟傳功!”

正在星河道人鍾神秀馳目觀察之時,遠遠的一縷清朗的聲音傳入耳朵,如在耳旁私語一般,雖然清晰,卻不刺耳,他再左右觀察,赫然發現廣場上其他人的反應與他大體相仿,顯然也清晰聽到了那個聲音。

百丈崖頂傳音下來,讓每一個人俱都如同耳旁私語一般清晰,這是何等的神通?

星河道人鍾神秀不由暗暗乍舌,饒是如此這還隻是與自己同為一輩的「星」字輩弟子而已,更高的掌門長老師尊一輩的「青」字輩又該何等強大?

難怪可以施法布雨解凡俗世界一國之大旱,如此大能實為逆天稱為上仙並不為過!

那麼更高一輩的「丹」字輩的太上長老祖師們又該有何等大能呢?

星河道人鍾神秀不由悠然神往。

正在星河道人鍾神秀悠然神往略有所思的時候,崖頂之上的白衣真傳弟子星風道人已經又講了一段,卻不是功法秘傳,而是希望眾人遵守的規矩,此時卻不多說。

“閑話不多說,此次傳功現在正式開始,小道所傳,乃是門中《劍典》,此典乃門中至高典籍之一,為攻伐戰鬥之要術,其精深妙不可言,小道亦不過初悟些許皮毛!”

“《劍典》第一篇有言:劍道者,心也!用劍之妙,存乎一心,此為劍道之入門,在凡俗世界,此則稱為「人劍合一」之境!欲達此境,非苦修可成,務必以我心體劍心,充分把握劍的任何一種狀態……”

隨著時間的過去,崖頂之上星風道人的聲音依舊永恒不變般的傳來,星河道人鍾神秀漸漸有了一些感悟。

不得不說,《劍典》實在不愧是丹霞山的至高典籍之一,單是這星風道人傳下的些許篇章就已經早已窺覷一二。

雖然並非是想像中的仙門禦劍之法,一念之間,劍飛千裏之外,摘取仇寇首級,卻也遠勝過凡俗世界的馭劍之法,一劍在手亦可以輕易縱橫凡俗世界無憂,任何凡俗世界的劍法秘籍都無法比擬。

時間漸漸過去,轉眼已經是一個時辰以後,星風道人已經傳完了功,開始為眾人答疑起來了。

要說星河道人鍾神秀其實疑惑也非常之多,不過他才方剛引氣入體踏入長生之門,尚隻聽了一篇《劍典》,對修練之途雖然有些理解,但也止步入門,因此雖然疑惑頗多,倒還真不知道從何問起。

於是,幹脆星河道人鍾神秀什麼也沒問,老老實實聽別人提問,觸類旁通之下,倒也有些收獲進步。

眾多問題中,有一個問題令星河道人鍾神秀印象最為深刻,一三十歲左右的中年英武負劍青衫年男子由眾人中站起,朝崖頂上的星風道人執了一弟子禮,方才問:“師兄明鑒,小弟風無衣,本凡俗世界一武者,曆經千辛萬苦終抵煉氣境第五重天靈寂期頂峰,止步第六重天先天期門外,不止何法可令小弟突破?”

這人居然是自己在凡俗世界聽說過的高來高去的武者之流,星河道人鍾神秀不由大感興趣,至於什麼靈寂期先天期什麼的,他倒還真的沒有聽說過。

星河道人鍾神秀隻知道“仙門世界見聞錄”玉簡中記載過:煉氣,仙門第一境也,共有二十四重天,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