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舍身(1 / 3)

第二天早上九點,張陽便來到了公園門口,他不緊不慢的走入公園,直朝山穀中的顯通寺逛了過去。

說實話,他還是心生戒備的,不知道這老和尚究竟玩的什麼心思。

但是越是走近寺廟,張陽越是感到有些不對勁,今天不逢周末,但是人卻比平時多了很多,很多人都滿臉悲痛的朝顯通寺走去。

就在他疑惑不已的時候,便遠遠看到廟門口聚集了很多人,還不時傳來悲切的哭訴之聲。

張陽目光一變,快步走了上去。

到了近前,一眼就看到寺廟大門兩旁掛著白綾。

見此,他疑惑的看向廟前等候的眾人,這些人多是一些中老年人,有普通百姓,也有西裝革履的大亨,有男有女。

回身看了一眼把門的僧人,張陽步入階梯,走了上去。

沒到旁邊,那僧人遠遠的便作揖道:“請問可是和憶玄住持有約之人?”

張陽點頭回道:“正式,小師傅請帶路吧。”

那僧人見此,打開了寺廟的側門,領著他走了進去。

跟在後麵,張陽忍不住問道:“剛才看到寺廟門口懸掛白綾,門口的香客也多是一臉悲痛,不知寺中何人去世了?”

前麵的僧人沒有回頭,隻是淡淡說道:“施主與住持大人一談便知。”

聽此,張陽便不在說話,跟在僧人身後邊走邊看。

他目光閃爍,不斷的掃過周圍的環境,以防這寺中有什麼埋伏,憑張陽如今的本事,自已若想走,這世間也沒幾個人能留的下他。

這顯通寺,張陽小時候也跟著父母來玩過幾次,對裏麵的環境還算熟悉,但如今再看,已無當年的破敗之色。

早些年建造的第一座主殿被很好的保留了下來,記載了安淮市發展的幾十年風風雨雨。

隨著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寺廟的香客也逐漸增多,於是顯通寺靠著捐贈,又在後麵起了二殿三殿,蓋的一個比一個雄偉高大。

張陽此時跟著僧人順著階梯一路向上,到了三殿後麵一處幽靜的小院前停了下來。

那僧人低頭一禮說道:“住持就在院內恭候,施主自行進入吧。”

張陽看了這人一眼,跨入院門,他搭眼一瞧,好一處別致的院子,一塊竹籬笆圍成的小花園靠牆而建,院中有擺放著一套白玉石圓桌,一桌四凳,頭頂還有一個竹架子,上麵爬滿了枯黃的藤蔓,讓人一見就能想象得出夏日的鬱鬱蔥蔥,地麵上到處打掃的幹幹淨淨,另一處的牆角邊還有一口古井。

“施主既然來了,就快快進來一續吧!”這時,老僧的聲音從屋內傳出。

張陽聽此,便朝院內一間古樸的瓦房走去。

推開紅色的帶窗木門,張陽步入了屋內,隻見老僧正盤坐在一張帶矮桌子的炕上,手中捏著佛珠正在誦經,旁邊擺放著一個香爐,青煙嫋嫋,屋內的擺設古色古香,完全是古裝武俠片的感覺。

老僧此時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說道:“施主,你來了。”

張陽聽此,有些可笑不得的回道:“我來了。”

老僧不以為然的說道:“昨日走的匆忙,不知施主尊姓大名?”

張陽遲疑了一下,簡單的回答道:“我姓張。”

老僧笑著點了點頭,也不在意,他擺好茶具,將一壺沏的茶水倒入了張陽的杯中說道:“張施主來嚐嚐這茶吧,是市委書記來拜訪時,贈送於我的。”

說完,老和尚自己斟上了一杯,放在嘴邊細細品味起來。

張陽見此,也喝了一小口這杯中茶水,入口微苦,後味帶著一絲甘甜,他忍不住說道:“好茶。”

老僧點點頭說道:“的確是好茶,隻可惜,再好的茶也終於喝完的一天。張施主,昨晚我想了很多,自知時日無多,所以最後我下了一個決定。”

張陽疑惑的問道:“一個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