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齋,一個老儒士取得名字。按照仙武宗主的想法,存放功法的地方,不就得叫個藏經閣、功法樓之類的,可最後偏偏取了個書齋的名字。
仙武宗共有一主峰,七側峰,十八星峰,還有眾多的小峰頭。因為建宗時間比較短,目前隻開發利用了主峰和側峰。十八星峰都沒有用,更不用提那些小峰頭。
主峰自然是仙武宗最重要的地方,其他七處側峰各有用途,最特殊的就是內門和外院二峰。內門和外院有著其他五峰的分部,像傳法司、丹坊、功績處等都有分部。一些基本的東西,在本峰就可以解決,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別處側峰,尤其是外院,很多弟子都沒有太高的修為,到別處側峰太耗時間。
進入書齋後,古中生就開始尋找合適的功法了。仙武宗每名弟子,每個月可以選擇一本功法修行,突破皮膜期後,每三個月可以選擇一門戰技。所有功法,戰技一經選擇,不得退還,不得和他人互換。所以功法的選擇還是要慎重的,要不然選錯了功法,一個月就白白浪費了。
書齋很大,共分四層,第一層是一些史記雜談,還有本方大陸一些宗門的介紹等等,各種書籍都在此處。第二層是皮膜期的功法,還有一些世俗的戰法秘技。第三層是筋骨期的功法和戰技。第四層是五髒期的功法和戰技。至於三元期功法,這裏沒有,內門和傳法峰有收錄,因為突破五髒期後,就是內門弟子了,就不在這選功法了。
第一層,古中生沒有停留太長時間,哪怕這裏有七修宗的記載,他也沒看。實力不夠,看這些也沒什麼用。直接上樓,到第二層去選功法了。
功法有很多,大部分是用玉簡記載的,還有些是用獸皮、竹簡或者紙張寫的。功法的選擇沒有人幫忙,選擇什麼樣,都是自己的天命。大部分仙武弟子,都是看幾本後,隨便選擇了一本。因為皮膜期的功法都差不多,沒有哪一本是完美的。
《皮膜期簡要》、《蟒龍蛻身法》、《牛魔鍛體》、《犀牛撞山》……
功法很多,畢竟是武道第一境,所以每一門功法闡述的都很全麵。這些功法各有特點,有的能使皮膜想蟒蛇一樣,受傷後急速退換;有的可以把皮膜練得像牛魔一樣,堅韌不催;還有些偏門的,強化肌膚的同時,還可以讓皮膚變得特別白皙透明……
每一門功法都有闡述一個觀點,沒有最強功法,隻有最合適的功法。這樣的闡述,讓古中生犯了難,該怎麼選?
什麼樣的功法是最合適的?古中生不清楚。但是什麼樣的功法不合適,古中生還是能選出來的。耗費了一整天的時間,古中生排除了九成九的功法,最後還有幾本需要篩選。
《破法仙肌》兩位宗主,結合仙武二道,創出的功法。此法修行難度略高,可一旦修成,對道法仙術的抵抗力極強,是眾多仙武弟子的首選功法。
《武道訣皮膜篇》武道宗主主修功法,本是一上品功法,被武道宗主改善後,成為極品功法。此功法,修行難度較高,修成後戰力強大,後續功法齊全。
《望月訣》仙武宗天才弟子所創,自幼便有一頭望月犀牛伴其成長,觀看望月犀牛三十餘載,創出此功法。極限類功法,以極度苦痛著稱,需大毅力方可修。此功法極善養身,大成後,人身宛若望月犀,堅不可摧。
……
“極善養身……”
古中生看了看自己瘦弱的身體,先天不足。因為業火紅蓮的原因,古中生的肉身隻能算完成了一半。這具身體,在古中生感應下,可謂是“千瘡百孔”。本來就先天不足,後天開始的兩三年,吃飽都成問題,更沒能力固本培元,身體更差了。自身很多經脈都有輕微斷裂,沒斷的,也是極細。經脈修身,經脈差,修身就沒什麼天賦。氣脈修仙,古中生的氣脈多處阻塞,修仙天賦也是極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