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講究循序漸進,有的時候卡在某一個境界很多年,不得寸進。一旦突破,實力就會突飛猛進,一重境界一重天,每次突破新境界的時候,都會有一個突飛猛進的過程。
古中生的打算很簡單,外門弟子修武,武者善戰、好戰。誰對誰錯,有的時候分不清楚,立場不同,得出的結果也不同。既然如此,那就以拳頭說話,以戰力服人。
誰勝,誰對!
打服新弟子,打服老弟子,打服這些多嘴多舌的弟子,就世界和平了。
再次來到書齋,上交令牌後,終於可以進去了。三樓筋骨期的功法和戰技區域,功法很多,戰技更多。整層樓有三分之一的區域放置了功法,剩下的都是戰技,黃階戰技為主,占了八成,玄階戰技約占兩成。
《武道訣筋骨篇》仙武宗武道宗主所練功法……
《破法仙骨》兩位宗主所創……《破法仙肌》的姊妹篇……
《筋骨簡要》、《蛻骨大法》、《煉骨八法》……
一部部功法出現在古中生的麵前,有了上次的經驗,古中生沒有著急做選擇,先看完!磨刀不誤砍柴工,看完了,心中有數,才好選擇。
每一門功法都有其可取之處,如果古中生還是骷髏身的時候,這些功法都是不可多得的極品功法。
“如果我把這些功法的優點都集合在一起……”
古中生搖了搖頭,把這個不成熟的想法,拋之腦後。每一門功法都有可取之處,也有不足的地方,所以才會有這麼多不同的功法。想把所有功法的長處,集中在一本功法裏,先不說做不做得到,就算做到了,也不一定就適合自己。
天才修士就應該修煉那些,比較難,威力比較大的功法。資質天賦一般的,就應該修行那些普通一些的功法,強人所難的修煉天才的功法,也許會一輩子卡在某個境界,不得解脫!
古中生的情況比較特殊,肉身孱弱,骨骼強勁。每次神魂觀察自己的骨骼的時候,古中生都有一種寶劍蒙塵的感覺。古中生的筋骨像是沉睡的巨龍,等待著他主人的呼喚。筋骨期的功法,就是喚醒巨龍最好的號角!
《龍虎鬥》?!
這是功法?不是那什麼書?
一本在角落裏蒙塵的功法,引起了古中生的興趣,惡趣味,嘴角帶著壞笑,古中生翻開了這本功法,看著看著,古中生嘴角的壞笑不見了,變得認真起來。
《龍虎鬥》是一本功法,一本很強力的功法。功法的作者認為,世界萬物生靈,同境界,虎的骨頭是最硬的,龍的筋是最強的。虎強在骨,龍強在筋。虎骨龍筋,方能打造世間最強的筋骨期武修。
這個觀點沒有錯,被很多人認可。但是這本功法,如今卻被置之高閣,無人問津,原因很簡單,普適性不強,沒人能練。
《龍虎鬥》剛出來那會兒,引發了武道界的一陣熱潮,眾多天才修士自信滿滿,欲練此法。可惜願望很美好,現實很淒慘,一百個修士修煉《龍虎鬥》,廢了九十九個,最後一個也沒成功,改修他法了。要知道這一百名修士可不是普通修士,都是些大家族的天才修士,資質高,天賦強,資源也不缺。就這樣的情況,都沒人能修成,誰還能修成?
自此以後,這個功法就成了個笑談,功法的創出人,也抑鬱而終。
《龍虎鬥》有兩大難處,其一對修行者的身體素質要求很高,過高的起點,讓很多修士被拒之門外,不說達到皮膜期的肉身極限,至少也要百強榜前十的程度。第二點就是消耗很大,這裏的消耗指的不僅僅是修行資源,更是自身的潛能和底蘊。身體的補充跟不上功法的消耗,結果就是不停的壓製自身的潛能。
有的人會說了,吃唄,吃各種大補之物,比如化形期妖族的血肉,甚至是入劫期的,吃各種丹藥等等。但是有一個關鍵點,吃多少,並不代表補多少,你的身體能吸收多少是有限的,無限的資源,不能造就無限的吸收。
“很強、很好、很適合!就是耗費的資源太多了,宗內獲取資源太難了。”
仙武宗立宗不過千載,也沒有什麼善於經營的人才,修行的資源一直都挺緊缺的。外門弟子在皮膜期和筋骨期還好,到了五髒期,宗門根本沒辦法提供足夠的五行之物,都需要弟子們外出尋找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