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目標天仙境(1 / 2)

如何在四十年內,由初入地仙境,突破到天仙境?這是一個從未被提及的問題。地仙境的修士一般壽元過萬載,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去嚐試突破到天仙期。本紀元,有記載的最快由地仙突破到天仙的,耗時兩百四十七年。當時這位修士,被稱作萬年難遇的不世奇才,後來亦是很快的就突破到了金仙境。可惜突破金仙期後,他被敵對勢力盯上了,最終在一次闖蕩中,被十幾名金仙圍攻致死。為此,兩個勢力還爆發了,持續百年的大戰。

百年內想由地仙突破至天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古中生現在這個狀態。先天生靈,底蘊深厚,修行緩慢,壽元遠超凡俗。地仙境的古中生,活個幾萬年甚至是十幾萬年,都不是什麼難事!

要想盡快成為天仙,看來隻能兵行險著了。兩件至寶,判官筆和生死簿,判官筆書寫眾生生死、福源,生死簿記錄眾生生平,眾生的生死輪回,前生今世都由生死簿掌控,唯有判官筆能修改。除了天賜的功能外,生死簿還有一個功能。

這個功能就要從生死簿的來源說起,紀元未開,宇宙未現時。混沌中漂浮著各種先天靈寶和先天至寶,其中就有三本書冊。這三本書冊是眾書起源,身負大機緣。第一本為天書,可冊封諸神,保其神魂,後世化為封神榜。第二本為地書,乃是大地胎膜,護佑大陸,無出其右,被地仙之祖鎮元子所得。第三本為人書,出世最晚,一直在道祖手中,直到六道輪回創立,天道有感,以人書化作生死簿,記錄眾生的生平。

身為人書,除了記錄生平之事,還有別的功能。此書可以引生靈魂魄,入六道輪回,體驗百態人生,加快悟道進度。仙境之前的凡俗階段,是單純的能量積累,不斷強化自身的過程。超凡的仙境,則完全不同,靈力積累,法力的疊加自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還是對道的領悟。明悟自身,養一門大道,大道養成之日,就是地仙頂峰之時。養道大成後,便是塑道。根據所養之大道,重塑道之本源,大道重塑完成之日,就是天仙頂峰之時。

至於法力這些的積累,一旦道行到了一定階段,是很容易積累的。對大道的領悟越深,吸收靈力的速度越快,一夕之間就可以提升到位。仙修到了這個階段,喜歡遠離世俗,融入大道,以神魂體悟大道,加速修行的進度。這個過程會使修士漸漸脫離人的範疇,變得毫無感情,一心隻為道而生。道教稍微好一點,但是也是如此修行。修為越高深,他們就越不把自己當做人族的一員了。

古中生不喜歡這種修行方式,打心底裏不喜歡,尤其是和鳳幽冬關係更進一步後,他對這種滅絕人性的修行辦法更是深惡痛絕。如何才能快速養成一門大道,人書生死簿給了古中生答案,體悟百態人生,於紅塵中悟道養道。

這種百態人生,是人書器靈根據眾多生靈生平,在人書內部演化出來的,並非真實的轉生重生。這種體悟好處很多,不僅能加快悟道進度,還特別節約時間,因為是虛假的演繹,所以器靈能自由的控製內部空間的時間流速。外界一年,內部百年,古中生一年便可過完凡俗的一生。

不過這種作弊似的悟道並非沒有危險,古中生修行至今不過幾年的時間,即便加上前世骷髏身,也不過十幾年。而體悟他人的一生,動輒百年,如果踏進了修行界,時間還會更久。到時候紛亂的記憶必將衝擊古中生的大腦,以十幾年的記憶,抵禦上千年甚至是幾千年的記憶衝擊,想想都很難。萬一沒擋住,古中生必然會陷入混亂當中分不清楚夢境與現實,古中生這個名字的意義也就徹底消失了。

去還是不去?這其實根本沒得選擇。一旦至寶失效,北荒大陸直麵混沌侵蝕,到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情,沒人知道。即便是大羅境界的誇父,也不能保證能百分百保全住眾人,因為他這個大羅靠的是之前誇父本源提升上來的。和金仙比,自然是十分強大,可是要是和真正苦修提升上來的大羅相比,誇父差的還很多。

混沌中,理論上金仙就可以橫渡,但是沒有哪個金仙敢橫渡混沌。無邊無際的混沌,沒有任何的標誌,不分東西南北,不分上下左右,沒有目標沒有方向。要想達到一處生命大陸,隻能靠運氣,運氣不好的話,就隻能活活耗死在無邊的混沌中。誇父這種偽大羅,也有耗死的可能性,尤其是北荒大陸脫離了主大陸後,一直在向遠離主大陸的方向飄,如今哪裏有合適的大千世界,誰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