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一篇 文章 引起的風波(1 / 2)

013-09-30

第七章一篇文章引起的風波

東亭縣電視台播放的新聞和縣農業局寫成的經驗介紹幾乎同時讓縣委書記任平義看到了,如果是在往常並沒有什麼不妥,但放到現在卻是個不好的良機,因為任平義剛剛在市委機關報上搞了一個宣傳,也就是關於把東亭縣建設成四蒙市糧倉的宣傳。市委書記江明和市長段懷民認為東亭縣依靠農業致富是不可能的,不如讓東亭縣建成糧倉之地,轉而讓其他縣區開展農業結構方麵的調整,任平義為了取悅領導便主動答應並在市委機關報上進行了宣傳表態,因此當任平義看到縣電視的新聞和縣農業局送來的材料時,不禁皺起了眉頭,此時再搞這些就不妥了,因此隨手就把材料一扔了事。

王簡接下來投入了很大的熱情把蔬菜市場建好,鄉駐地有了這樣的一個市場不但能活躍蔬菜市場,而且還可以帶動其他商品的銷售,總起來說群眾比較歡迎。

蔬菜大棚建設已經完成,菜農們種上了反季節蔬菜,再過兩個月就可以上市了。閑來無事,王簡就把這一個多月通過實踐得出來的經驗寫了下來,最後精簡成一篇小文章,發到了河西省委研究室主辦的雜誌《河西發展論壇》上。

此時,河西省關於三農工作的相關文件開始陸續下發,省委研究室的同誌看到後感覺時機正合適,便將王簡的文章登在了雜誌上。由於王簡是通過切身體會才寫出來的文章,比那種捉刀人寫得官樣文章不知要強幾分,所以一發表就吸引了一些人的閱讀。省委書記郭永臣看到後專門給省委研究室的同誌打了電話,讓他們以後多登一些來自基層同誌有實踐有生活的文章,不要登那些大話假話空洞無物的八股文。

王簡不可能想到他的一篇文章會引起省委高層的注意,而且注意的不僅是郭永臣一個人,四蒙市委書記江明也注意到了,看到後接著就打電話給任平義說道:“怎麼回事?不是讓你們要建成糧倉基地了嗎?怎麼又要搞產業結構調整?”

一句話說得任平義暈頭轉向,忙問道:“江書記,您這話是從何說起?”

“你去看這期的河西發展論壇!”

任平義放下電話急忙去找這期的河西發展論壇,他根本沒去想看這些東西,找到之後翻了好幾次才找到關於東亭縣的內容,一看正是縣農業局呈遞上來的關於憲河鄉農業結構調整的事。再看作者名字,感覺有點眼熟,便馬上打電話給張則光。

張則光在縣電視台上露了一回臉,從此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事很關心,聽到任平義問起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事,便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任平義打斷了他的話怒道:“你們搞了就搞了,我也不埋怨你們,但你們怎麼還到處宣傳?在縣裏宣傳也就罷了,市領導看不到,你們怎麼還到省裏去宣傳?這個王簡是誰?本事倒不小,都能到省裏發表文章了,現在市領導批評了,你們看怎麼辦?”

風雲突變,張則光腦子一下蒙了,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不是縣裏一直倡導的嗎?搞糧倉的事在他看來純粹是扯蛋,貧還沒有脫卻去搞什麼糧倉,犧牲自己讓別人發展,虧市領導想得出。

“任書記,我們搞產業結構調整沒什麼錯?增加農民收入有什麼錯嗎?宣傳一下也沒錯?”張則光覺得任平義在故意找他的茬不禁要為自己辯解一下。

任平義見到張則光敢反過來問自己,心中大怒,但語氣上還是保持剛才的態度說道:“我沒說禁止你們搞,但我剛向市委表完態你們就搞,你們置我於何地?置市委於何地?這些先不說了,關鍵是誰叫你們在省委雜誌上發表文章的,那個王簡是誰?”

張則光這才明白讓任平義惱怒的原因是一篇發表在省委雜誌上的文章,而且提到了王簡,難道這王簡又惹出什麼禍來了?

“任書記,你說什麼我不太明白,這王簡是鄉黨政辦的工作人員,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方麵的事都是他搞的,他到省委雜誌上發表文章了?”張則光問道。

任平義氣憤地道:“不但發表了,而且還讓市委領導看見了,認為我們在敷衍市委,你說這事鬧的,你的手下竟敢給縣委添麻煩了,我感覺這王簡的名字有點耳熟,以前是不是我見過這個人?”

這還真是王簡又闖禍了,這小子怎麼回事,不彙報不請示又把文章捅到了上麵去,要說他有本事確是有本事,但怎麼就是那麼不合時機!張則光暗中想了一下道:“這個王簡就是上次向趙丙誌進言的那個王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