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混沌天道規則之中的開天辟地之法,卻是由自身來開辟。
沒錯,正是伏羲等人體內,所修煉出來的小宇宙,隻要將體內小宇宙,修煉至一定程度後,便可以形成真正的天道。
這是伏羲推演出來的結果,他在混沌之中吸取了,大量的混沌靈元之氣後,他體內的小宇宙,也終於有了巨大的變化。
首先,是那混沌之道,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所謂的混沌之道,便是最為終極的永恒之道,隻不過,此道雖然形成,但是,據伏羲觀察後得知,此道還非常之弱小。
弱小到了還不如一條三千大道之中,所衍生出來的分支小道強大,但是,它的質量是無須質疑的,非常之高,完全淩駕於陰陽五行時空創造與毀滅之道。
再來就是無量之道,所謂的無量之道也如混沌之道一樣,都是永恒之道。
隻不過,這無量之道有點兒挑,不包含所有的道,隻接納所有的天之道,陰陽五行時空之道,毀滅與創造之道,還接納光暗之道與因果之道,正所謂:掌緣生滅,乃至無量,正是此理。
而除了混沌之道與無量之道外,還有著一條永恒之道,此道名為異道,據伏羲了解得知,這所謂的異道,走的大多都是輔助之道與偏門之道。
像什麼儒道、修心之道、創造之道,便屬於輔助之道,儒家之道以《浩然正氣訣》為主,這與道家的《九字箴言解》一樣,都是各自的主流配置。
隻不過,儒家之道在盤古界還沒有興盛起來罷了,而《浩然正氣訣》和《九字箴言解》還略有不同,因為,它是輔道與主道同在的天之道。
與修心之道差不許多,所以,才會被定位為異道,至於創造之道,也是屬於憑空想象,屬於神魂方麵的道,而也被定位為了永恒異道。
而所謂的偏門之道,是指那些坑蒙拐騙的路子,例如戲子多以騙道為生。
凡人戲子以騙自己去入戲,而修士更是可以用信念,去騙自己,從而入道以後,去尋求突破。
當然了,除了騙道之外,還有一些變異之道,像風雨雷電,雪冰霜寒,都算做異道之中的道。
三條永恒之道,包含的幾乎所有大道與小道,而形成這三條道之後,伏羲先前所吸取的陰陽五行時空之道,也立馬顯現了出來。
然後,他又將創造與毀滅之道,也給弄了進來,至於三千大道,先前也有提煉了融入進來,所以,此時隨著他一次又一次的融合其他小道,他體內小宇宙,才終於有了變化。
那個光點變大了,小宇宙之中也衍生出了混沌之氣,然後,伏羲又灌入了海量的混沌之氣,小宇宙之中,便如同有了生機一般的有了霧氣。
這便是混沌霧氣,混沌之氣隻是淡淡的靈元之氣而已,看起來非常稀薄,即便是伏羲也需要仔細觀察才能看到,但混沌霧氣卻是非常濃鬱,這不禁讓他想到了,在那太初之前,他們三千混沌神魔,剛剛生出靈智來的時候。
那時候的混沌霧氣蒙蒙,雲霧繚繞,且伴隨著生機勃勃,而此刻他的小宇宙,才算是真正的成型了,而據伏羲觀察後,又推演一番得出,隻要繼續下去,那麼他的小宇宙很可能會誕生出……生靈。
當然了,在誕生出生靈之前,是肯定會先誕生出生靈生活環境的,所以,這一點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行。
要知道,他們三千混沌神魔,當初也是經曆了不知多少年,才誕生出的靈智。
對於伏羲的小宇宙來說,張玄宗可是要差了許多,因為,他的小宇宙,連那永恒之道都還沒有誕生出來,混沌元靈之氣,更是沒有生出來。
但這也比其他人好多了,其他人在生出白色光點,也就是天道之後,就再也無法繼續了,因為,身體承受不住啊。
這是底蘊不足導致的,張玄宗之所以沒有誕生出永恒之道,也是因為底蘊還不夠的原因,但是,當他收了那個徒弟,伏羲將對方的法,再融入了元丹之中後,大家卻又有不同了。
首先伏羲這裏的混沌霧氣,已經開始越發凝實了,直到最後融合成功的那一刻,伏羲終於感覺自己,又可以,吸取混沌元靈之氣了,於是乎,再次鯨吞般的,吸取了大量的元靈之氣。
而這個時候伏羲的小宇宙,便開始產生了另一種天道物質,確切的說是兩種天道物質……光與暗。
淡淡的白光,自白色光點為中心,緩慢的浮散開來,將整個小宇宙都覆蓋了,並且與凝實的混沌霧氣,融合在了一起。
隨後,便形成的暗物質,這些暗物質的體積非常的小,小到了可比因子與微子,但是,這些暗物質,卻會吞噬其他暗物質,或者說是融合其他暗物質。
如此一來,暗物質們的體積,隨著時間的流逝,也隨之慢慢的變大了起來,有的比離子還大,而更有甚者則堪比雨點大小。
但到了這個時候,暗物質之間的吞噬也好,融合也罷,都緩慢的停了下來。
伏羲見此,隨即又開始了吸取,大量的混沌元靈之氣,但是,這次才吸收了沒多少就已經感知到,身體再次承受不住了。
麵對這個現象,若是換作其他人的話,肯定要完蛋了,但伏羲對此卻不擔心,因為,他又想到了一招。
這些已經形成的暗物質,雖然在融合了其他暗物質後,變大了不少,但伏羲卻感覺它們不夠堅實,甚至神識之力觀察下,很多都是鏤空形狀,根本就像是那種,隨意連接在一起的事物。
因此,他二話不說,隨即,便調動自身能量,直接,注入到了小宇宙之中。
他這是想要將這些暗物質進行壓縮,隻不過,剛一嚐試,就受到了巨大的阻力,他發現自己全部力量,也隻能將一小片區域的暗物質壓縮,如此大的小宇宙,當真不知道需要多久才行了。
“若不等渡劫成功,再提升實力後,再來壓縮試試?”但看到這裏他實在是有些不甘心。
但就在這時,他突然瞥見了,中心處的那白色光點,於是乎,靈光一現,隨即又調動著力量,注入了小宇宙的天道之中。
隨著他的能量,源源不斷的注入白色光點之內,白色光點再度起了變化,它再次緩慢的發出了光芒,再次將那些光芒,與混沌霧氣融合在了一起。
接著,再次出現了大量的暗物質,而新的暗物質出現,那些舊的暗物質,便直接強行與之融合在了一起。
暗物質也隨之再次變大,而且,變的更加的堅實,根本不用伏羲再去壓縮了,至此伏羲也終於鬆了口氣,隻要找到了正確方法後,那就不用擔心了。
若是別人需要耗費時間,但他們卻是不用,在大世界的脈絡之中,根本不用耗費時間,隻需要,帶著足夠多的恢複丹藥即可。
不用吸收混沌元靈之氣了,隻需要,用自身的能量,注入到白色光點之內即可。
如此反複去做就可以了,接下來,他也把此事告知了張玄宗等人,但可惜的是,張玄宗等人大多都還達不到要求。
首先是張玄宗本人,在提升了元丹實力之後,終於誕生出了永恒之道,隻不過,他的永恒之道隻有兩條,無量之道和異道,卻沒有產生最厲害的混沌之道。
黎山、袁蒼與風絕三人也是如此,產生的也隻有無量之道與異道,而且,他們還不如張玄宗,張玄宗此刻已經產生出來混沌霧氣了,而且,都已經變的凝實無比了,隻需要到達一定程度後,那白色光點,就可以發光了。
而他們三人,卻隻弄出來了混沌元靈之氣,就連混沌霧氣,都還沒有凝聚而成,至於其他人的話,就更不用說了。
張玄陰與張正陽,以及玄黃玄天玄元三人,更是隻誕生出一條永恒之道,而且,隻是異道而已,無量之道都沒有產生出來。
至於其他人,連永恒之道都沒有。
不過,經過一番推演之後,伏羲覺得還是得等到了渡劫之後,才能再次提升了。
因此,他才讓眾人,借助這次玄界晉升超級靈界的機會,一並渡過此劫。
如此一來,他們定能感受到,晉升的整個過程,和得到玄界的反饋。
還是那句話,若是換作別的超級靈界,以伏羲等人現在的實力,對他們可能都不會起太大作用,但是,換作融合了道玄界的玄界,自然也就不同凡響了。
原因很簡單,道玄界便是當年三千小世界的中心點,也就是三千小世界的天道,隻不過,為三千小世界的最初原點,也為起點和中心點。
所謂的原點就是一的意思,比如說,在白紙上點了一個點,便是原點,而再點一個點,就是始點,又或者叫終點。
將原點與終點連成一線,就是一條直線了,之所以是直線,是因為站在這條線上看出來的,而不是持筆之人看出來的。
再點一點便是個三角形,三足鼎立,三才陣,等邊三角形,都可以,隻要它可以循環往複即可,所以,數立於三,就是這麼來的。
再點一個點,便可以形成個方形或者梯形,但它卻是三延伸出去的一點,因此,它便是分支或分流,如同樹幹上的枝與葉。
再點一下,便是可以形成一個圓形,圓形便是世界,圓形便可以無限循環,和相生相克,因為,它不僅可以看成是圓形,還可以看成是五行,五行也可以循環,但它也是相生相克。
再點一下為六,這個點若是在圓形之內便為陰亦為因,但若是點在圓形之外,那麼它便是新的原點了,因為,它不屬於這個世界了,所以,不可以為因或陰了。
再點一下是七,六為因亦為陰,那麼七便是果或陽,五行為世界,陰陽可循環,因果亦可循。
再點一下為八點,八點又可以多點,隻要這方世界能盛開,那麼你可以無限去點,但是,一旦這方世界盛不下了,那麼要麼打破世界,尋求其他世界,要麼就隻能將世界撐爆了。
因為,八為無限數,可以沒有極限,但九卻為空間,正所謂,生靈無限,空間有限。
三千小世界中的原點為一,也就是說道玄界的天道,便是三千小世界的起點,有了它三千小世界才出來的,當然了,這是也不是。
首先,是盤古大神將整座大世界,開辟出來的,其次,才是楊眉大仙劃分的世界格局,三千大世界與三千小世界。
三千小世界為超級靈界,可孕天仙,三千大世界為仙界,可育大羅。
而三千大世界與三千小世界的原點,別人或許不知道,但劃分世界格局的楊眉大仙是必然知道之人。
當然了,他知道的時間有二,第一是自一開始就知道了,第二則是在後來知道的。
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此界畢竟是盤古大神動的手,想要透過規則之力,看到原點在哪,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除非他在先前劃分世界格局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原點在哪,其次就是他達到了天人境中期之後,以冥冥之中的那絲感應,確定了原點在哪裏。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楊眉大仙可又為何會消失呢?如此一來,就不符合常理了啊。
伏羲搞不懂了,要知道,一旦原點形成之後,對方就可以借助原點,吸收力量了啊。
說白了,這座大世界就是他的了,那他為何會消失呢?
反正伏羲如今無法推演出來,不過,既然此處是原點,自己等人,又與之產生了聯係,那便可以清晰的感知到,它所需要的是什麼。
於是乎,太昊庭的弟子們,這裏剛剛停下了牽引星辰、星係、星雲,又開始忙碌起來,他們的任務是自混沌之中,吸取混沌元靈之氣,然後,加以提煉。
提煉出玄界此刻想要的大道物質,這個對於太昊庭而言,可就相對容易了,一到六代弟子們更是仙帝境界,七到十二代弟子為半聖級別,雖然沒有那些普通弟子那般,大多也都晉升道祖境了,但他們的潛力是普通弟子們無法比擬的。
在太昊庭之中,甚至就連每個新人,至少都是半聖級別,當然,隻要不是入了七到十二代弟子,那都是普通弟子。
他們的境界雖然低,但是,實力和底蘊太強大了,強大到了,讓盤古界所有人震驚的地步,如今太昊庭的劍帝,那可是堪比半步天人境的存在啊,半步天人境在盤古界能有多少?
放眼混沌之中又能有多少?所以說,這已經算是頂尖實力了,隻不過,伏羲等人卻還不是很滿意。
因而,在小丫頭三人傳來命令後,幾乎所有太昊庭的弟子長老們,都不禁傻眼了啊。
“我們太昊庭的人是不是有些多了?連那些普通弟子算上,應該差不多有著上億人了吧?”有位七代弟子猜測道。
“我去,你咋算的賬?我們一到十二代弟子就有幾千萬了,那些被淘汰出去的普通弟子,怎麼可能隻有上億,我覺得十個億都有了呢,還有那些打雜的外門弟子算上,至少得有小二十億了。”另一位七代弟子道。
“這位師弟說的沒錯,我師尊曾經說過我們太昊庭,已經破十億了,而距離師尊之言,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了,而在此期間我們太昊庭又招過兩批人。”這也是位七代弟子。
“隻不過,大多都被刷下去了。”
這人說完,旁邊又有人說道:“對了各位師兄弟,我聽說近日出來個天才,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說?”
“天才?你是說元靈子嗎?”那人再次問道。
“沒錯,就是此人,我聽說他在上次的十二代比試中,一舉獲勝了不說,還一路飆升到了八代弟子,我感覺不定什麼時候,他就是我等的師弟了呢。”此人說道。
“不能這麼厲害吧?”有人疑惑道。
“再厲害也沒用,他難道還能越過我們去?”又有人站出來說道。
要知道,到了他們這個境界,可是已經厲害的要命了,如今卻還能有人,快速的追上來,就已經不同尋常了,若是,再將其超越的話,那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六代弟子以上,可都是渡劫成功的人,劍帝的境界了,一個半聖級別的存在,幾乎很難將其超越。
若是果真如此的話,此人豈不是有著太上長老們的潛能?那簡直就是不要太厲害啊。
這時一位三代弟子,正好路過此地,聽聞此言,突然停下來插言道:“哈哈哈,你們這些七代弟子,可能還不清楚吧,此人可是都驚動二代弟子了。”
“什麼?驚動了二代……的師兄師姐們?”剛剛說話的那人,本來也想說二代弟子的,但一想還是連忙改口道。
“嘿嘿,你們這些小家夥,可能還不清楚人家的厲害,在半聖級別,能將十條大道全部凝聚出雛形的,即便,是在當初的一代弟子當中,也能算上一號人物了。”那位三代弟子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