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新的大世界(大結局)(3 / 3)

於是乎,伏羲在真空地帶的那具本尊,立馬便分出許多化身,同時朝盤界而來。

所謂的盤界,正是伏羲等人,所存在的混沌世界,也就是說,盤古大神在還是天道的時候,叫做盤界,被規則剝離出來後,叫做盤古大神。

盤的意思,是指輪回之意,古的意思是指古老之意,盤有輪回之意,古有古老之意,因而,"盤古"二字,便是輪回和古老之意並存。

而大神的意思,也是不言而喻,正是混沌天道之神,盤古大神,便是擁有輪回之意的古老尊神。

而當初楊眉大仙,為本尊化身取名亙古祖佛時,其實也是有著寓意所指,亙古的諧音便是更古,更就古老的意思,暗指自己的本尊化身,當比盤古大神更加的古老。

伏羲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趕路,終於回到了盤界,而這個時候他真身所化的分身,也已經在那裏等著了,接著,便將準備好的一些東西,都給了本尊的化身。

然後,本尊的化身,又經過了好些年,來到了本尊的地方,將東西交給了本尊。

伏羲本尊再次開始了試驗,他先用真魂做實驗,結果還是一樣,隻是讓原核的波動更大了一些,還是沒有將其誘惑出來,接著,他又拿出許多事物來一一試驗。

結果最終有一樣東西,終於將對方吸引了出來,時光長河之水。

沒錯,伏羲拿了億萬件物品當中,隻有時光長河之水,才將對方吸引了出來。

這不禁令伏羲有些訝異,因為,在那之前他可是拿出冥海之水,和黃泉河水,以及三途川河水,都試過了,都隻是起到了一點作用。

所以,他下意識的就以為,這時光長河之水,也與這些水差不多,所以,也就沒有再拿出來了,直到億萬件物品,都快試驗的差不多了,他這才又將時光長河之水拿了出來。

結果,他這裏剛剛拿出來,那頭真靈源獸二話不說,就喜滋滋的一頭,就紮入了時光長河之水當中了。

“唉,看來是自己著相了啊,當初師尊大人就以本尊,前來探查過這混沌之外的真空地帶,那麼,他也肯定有著如何對付,這些真靈源獸的方法啊。”

“嗬嗬。”伏羲忍不住苦笑一聲,隨即再度喃喃道:“原本以為師尊大人,不一定能比的上我的實力,現在看來……或許還真未必了。”

“再想想世界脈絡,那分明就是將空間法則和時間法則,發揮到了極致的表現啊。”想到此處的伏羲,不禁歎道:“唉,看來薑還是老的辣啊。”

“本來我還在懷疑,那空間之術和時間之術,若不是一個人施展的話,能弄的那麼的完美嗎?”

“起初我還以為,他老人家與亙古祖佛是因為認識的時間頗久了,有了極致的默契度導致,現在看來還是我太年輕了。”伏羲不禁再次苦笑一聲。

“呼。”他再度呼出一口氣,隨即便不再多想,開始再度研究起來,將此獸,猶如養魚一般的將其養著。

然後,再對其展開了一係列的試驗,最後的時候,他終於摸索出一套步驟,這套步驟下來,可以將對方圓滿大道,給完美的剝離出來之後,並吸收了增強自身。

而這套步驟的操作方式,竟然與元奎的煉製天人級別鎧甲時差不多一樣,正所謂大道至簡,大道相通,不外如是。

在將其剝離出來後,再利用吞噬之道,將其緩慢的吞噬,並且,還要用分解之道,將對方的圓滿大道,給分解開來。

不過,在分解的過程中,還需要以留影之道,將其紋理等事物,精確的記錄下來,最後的時候,再以創造之力,將其凝聚出來。

如此一來,一條圓滿大道,就化成了一條大道精華之母了,而這個時候,卻不能直接融合在一起,不然的話,豈不是成了普通天人境了?

所以,在弄出大道精華之母後,需要的是將這條大道精華之母,以幻影留聲之法,將其記錄下來後,以記憶的方式,傳輸給真身。

而真身再將其按照其紋理,和成品的影響等物,在大世界之中,將其再度凝聚出來,最後,再將其放入世界脈絡之中,去供大家一起去參悟用。

在這裏反正沒有時間流速比,想怎麼參悟就怎麼參悟,想參悟多久,就參悟多久,所以說,太昊庭弟子們,現如今,就是需要至少將一具本尊,給放入世界脈絡之中去參悟。

而真身和另一具本尊,還需要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所以說,太昊庭的弟子們,表麵上看起來擁有那麼多分身,其實,真正閑著的沒有幾個的說。

他們絕大多數都在忙著各種事情,就隻是集體煉器那一塊,他們就必須用出一具本尊,加上在世界脈絡之中參悟,這就兩具本尊了。

還剩下個真身,就需要做很多很多的任務了,要知道太昊庭的任務多了去了,像什麼各界之中維持秩序,就需要有著許多人在大世界各處駐紮,雖說任務的時候,大多都是會派出分身,但也有時候需要用到真身。

總而言之,在大世界之中,那是想到想不到的事情一大堆,也就是仗著太昊庭的人多,不然的話,還真忙不過來。

而也正是因為如此,太昊庭的第二次選拔人才的時刻,終於再次的轟動了整座大世界。

新的一輪選拔,那可是真正的轟動大世界啊,因為,上一次的時候,也就是幾十萬年前的那次,那個時候的大家,就已經見識到和意識到了太昊庭的強大,都要爭搶著進入其中。

但是,太昊庭卻是一次性招了那麼多的弟子,這卻讓一些人有些膽戰心驚了,同時他們懷疑太昊庭的能力,他們能不能一次性培養這麼多天才出來,還是他們故意為之作秀,又或者招的弟子,實際上是去做苦力。

這也導致了有著許多人沒有加入,還有一些觀想者,以及一些沒有遠見的人,和不了解太昊庭的人,因此,他們就都沒有選擇加入。

當時的時候,太昊庭借助多方勢力,將消息傳輸出去,可都是會問一句,願不願意加入太昊庭,而沒有說其他的了。

所以,那時候真的有著太多太多人沒有選擇加入了,平均十個人裏麵,就有著七個以上的人選擇不加入。

所以說,別看上一次加入的人不少,但是對於整座大世界來說,還是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啊。

比如說,一百方小世界,也就是一百顆星球世界,平均都不夠一個人被選出,要知道,宇宙星空之中,可不全是生命星球。

一個河係裏麵,可能會有幾十萬顆生命星辰,但一個星係卻是平均一顆都不到。

而一個河係的二十多萬生命星球,也隻能挑選出幾千人而已。

當然了,這幾千人卻是還需要接受選拔才行,選拔被淘汰的幾率,又是足足有著百分之八十之多,例如兩千人,都有四百人留下就不錯了。

而且,這還隻是第一關,至於第二關和第三關考核之後,能留下來的人可就更是少之又少了啊,第二關的四百人,至多可以留下四十人,而第三關卻是九十人為一組,隻取裏麵一兩個。

而且,大多數都是隻留下一個,其他都會淘汰,偶爾出現比較厲害的兩個人在一組額就會留下,但兩個天才一組的太少了。

當然了,少並不代表沒有,還有一組之中有著四五個達到破格要求的呢,但那麼多人裏麵,能有一兩組這種事情,就已經很不錯了。

不過,這一次卻又不一樣了,經過幾十萬年的發展,大世界之中,早已經被太昊庭占據了,無論是大事情還是小事情,都是太昊庭人員。

而且,其他勢力和散修,都知道太昊庭的強大,強大到了他們根本不理解的地步,他們不理解,太昊庭弟子隻要出手,就沒有人可以反抗的了,就沒有事情是他們解決不了的事情。

當然了,這還隻是不了解太昊庭的人們才會這麼想,而了解之人卻是隻有敬畏之心啊,每個人見了太昊庭弟子,都會恭恭敬敬的施禮,因為,他們知道太昊庭弟子,實在是太可怕了。

對於他們來說,簡直就是可怕到了極點了啊,別的不說,就隻是堪比天人境,那是絕對的讓所有勢力,都感到恐懼和敬畏的。

起初的時候,有著許多人都在反抗,畢竟大世界太大了嘛,自然有些勢力覺得天高皇帝遠的,太昊庭之人就算再厲害,也不可能管到他們。

結果卻是,他們這裏剛剛做壞事,太昊庭弟子就已經降臨了下來,很多人對此都很是不解,大家都紛紛猜測。

甚至有人個猜測,這會不會是太昊庭的人,將各方世界的天道,都煉化了,或者是融合了?

不然的話,整座大世界如此之大,即便是,太昊庭的人實力再強,也不可能顧及的到吧?

就算是道祖境,也不可能顧及如此之大的距離啊,再說了,那時候才剛剛招收學員不久,在他們眼中,想要成就道祖境,那是幾乎不可能的時候。

而且,即便他們各個都是道祖境,那也不可能管的過來啊,畢竟,想要在大世界走一遭,就是道祖境的高手,也需要幾百上千萬年才行。

總而言之,太昊庭在這幾十萬年裏,幫助大世界,做下了太多太多的事情了,同時也積攢了無量功德之力,如今又是新一輪的招收學員,其影響的可不止是盤古界,還有元界,以及其他被集結的世界。

在混沌世界之中,能稱得上是世界的也隻有那些有著天人境高手的地方才行,其他的世界即便再大,也隻能是小世界。

像這樣的小世界,在混沌世界之中,可是有著太多太多了,有著天人境高手的世界,隻不過也才幾十個而已,而沒有天人境高手坐鎮的世界,那就根本數不過來了。

若此事放在以前,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現在卻是再正常不過了。

之所以會如此,其實原因很簡單,隨著盤古大神身故之後,混沌天道也隨之強大起來,這是它得到了盤古的滋補,以及它長時間被對方壓迫,一旦晉升和自由後,所表現出來的反應。

原來的時候,盤古大神壓迫它不說,它也一直在隱忍,隱藏實力,所以就很少主動釋放創造之力,因此,小世界誕生的不多。

然而,待的盤古大神身故,它也就活躍了起來,雖然,它還隻是有著一點兒情緒,但這已經讓它變的比以前更加強大了。

一旦生出靈智來,它將會變的非常強大而可怕,這也是伏羲的推斷。

不過,這對伏羲等人來說,卻並不算什麼了,甚至,他還感覺到了一絲對方的情緒變化,這讓伏羲都不禁有些訝異。

時光飛逝,轉眼間,便又過去了上萬年之久,這天正是太昊庭新的一輪,招收學員的開始。

沒錯,先前的萬年都隻是在籌備中,卻還沒有真正舉行,這次招收弟子的目的,共分為三個大的類別。

分別為:其一,走科技文明之道。

其二,走精神文明之道。

其三,兩條路一起走。

而招收學員也有著巨大的改變。

以往的那些招數都已經不用了,早已經換成了新的招數。

比如說,使用科技文明之道中的虛擬世界,從而選拔人才,就是現在最新的道。

當然了,選拔人才的方式,在這虛擬世界之中,可是有著多種多樣。

而且,想要使用虛擬世界,就必須建立一個虛擬網絡世界,若是在小世界中,這所謂的虛擬網絡世界,伏羲等人隻需要一招便能覆蓋了,但大世界卻不同,大世界太複雜了啊。

不僅人口數量恐怖到了極致,而且,世界的占地麵積也是頗大無比,最重要的是它還頗雜無比,這才是真正令伏羲等人頭痛的呢。

但是,即便再頭痛,為了能讓更多的人知道,並參與進來,即便,是再頭疼也得搞才行,既然釋放招數不行,那想要讓各方世界都可以同步,那就隻能使用這招了。

想到此處的伏羲,直接將想法說了出來,並得到了一致通過,然後,便開始實施了起來。

首先設定這虛擬世界,就需要一個巨大的基站才行,讓其作為基站定位用,也是最為核心的東西。

接著就是其他的小基站,這讓太昊庭弟子去做這事,還是不費多少力氣的,而且,為了能更好的提升基站的性能,太昊庭還采用了最好最大的基站方式。

也就是說,核心的那些基站,都采用最高等的智能光腦,遠超天人境中期都很多。

若說打造飛舟,隻能做出中期,但隻是智能光腦的話,早已經有了後期的實力。

科技文明之道就是這樣的貼近生活,本身就是現實層麵的東西,而這現實層麵的東西,想要將其轉化成精神層麵的東西,可是艱難無比的事情。

但每座基站當中,不僅連接著智能光腦,還連接著一座座的小宇宙。

這些小宇宙,都是太昊庭弟子們釋放出來的,其目的不言而喻。

其一,智能光腦作為基站的基礎,而小宇宙就是基站的根基了,畢竟巨大多數的基站,都是由太昊庭弟子們,使用小宇宙撐起來的。

其一,選拔人才,也是需要人守護或查看的事情,不然的話,隻是一個無情的機器運轉,很多人才豈不是要被埋沒了?

其三,利用這次的選拔人才的機會,也提升一下自身基礎,和參悟一下太昊庭長老等高層,與自身的區別在哪裏,同時感悟他們的道。

沒錯,巨大多數的基站,都是小基站罷了,但那最頂尖的那些,卻都是太昊庭高層所釋放出來的小宇宙結合體。

有著這一層在內,那些弟子們也好借助這次的機會,再度提升自身實力。

原先太昊庭的道為極限生物之道、無限生物之道、無極之道、無極限生物之道、無盡生物之道……等等。

這些東西又一次的過時了,因為,它被分的更為精細了,甚至就連一開始的修煉之初,直到永恒之道,都更為的精準了。

首先在修煉之初,共分為三大類,其一是練氣一脈。其二是練體一脈。其三是修心一脈。

不過,練氣一脈和練體一脈,在修煉之初就被設定成為了主道,每一位修煉者,可選擇其一修煉。

沒錯,所謂的法體雙修,在這個時候就已經被打破了,因為,現在有了專業一說,當然了,也不禁止兩條路一起走。

隻不過,會在你選擇的時候,提醒你而已,而且,還會在你後悔的時候,給你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

但是,無論你是選擇的練氣一脈,還是選擇了練體一脈,都必須帶著修心一脈。

沒錯,修心一脈本來就是輔道,當然需要從小培養才行。

因為,此時的大世界,自從被太昊庭霸占之後,就已經將修心之道,傳遍了整座大世界了,絕大多數的教育,都已經有了明確的係統化教學。

孩童時,三到五歲,就已經都在學習三觀五視了,都有學如何提升眼界與格局了,所以說,到了太昊庭這裏,直接教他們真正的修心之法即可。

有著修心一脈輔助修煉,那就是事半功倍了,至於煉之一道,和其他方麵的道,若是想要學習的話,就不是同一個教程了。

上麵說了三個目的,但都隻是太昊庭現在弟子們的目的,但真正教育的目的,卻與那三個目的不同。

太昊庭現有弟子們,其目的是:監督、掌控、學習。

而選拔人才的目的,則是因為先前的弟子們,似乎是走錯了路。

正是因為這樣,伏羲等人才想要改變修煉方法,再次將修煉的方式改正和完善,隻有這樣做,才能真正做到最強。

不怕遇到了難題,就怕沒有解開難題的勇氣,隻要你有勇氣去解開難題,那麼這難題就一定可以被解開,但是,前提是你要有著一顆無敵之心。

隻要懷揣著一個無所畏懼的心,去看待問題,那麼所有的問題,都不可能難的住你。

這也是修心之法中的第一層,仁義忠厚孝中的仁心。

因此,伏羲等人決定,用另外的幾種方法完善,先前的極限生物之道等,就已經成為了普通弟子的瓶頸,這是因為他們沒有將基礎打好的緣故。

但是,無限生物之道、無極生物之道、無極限生物之道,卻已經成為了精英弟子們的巨大鴻溝,想要越過去實在是太難了。

普通弟子跳不過去,還能說是基礎沒有打好,但精英弟子的基礎,卻是伏羲等人親自檢查過的,其基礎沒打好,是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不是基礎沒打好的事情,那就得從細節上入手了,找尋細節方麵的問題,就成了太昊庭高層們的日常,然而,當他們從細節方麵入手查找了許久之後。

還真的發現了許許多多的小問題和小毛病等,隻不過,這些小毛病和小問題,給他們改正之後,卻也隻是在原來的基礎上,提升了十幾倍而已。

雖然提升了十幾倍,但對於太昊庭的高層而言,卻依然是不夠的,比方說,先前的二三代弟子的名額,可是足足空缺了一多半以上啊,提升十倍以上,也不過占據名額的百分之十罷了。

因此,伏羲等高層們,終於意識到了什麼,由張玄宗與鴻鈞老祖兩人親自帶頭,自一縷神念去轉世重修了一番,他們這才終於找到了原因所在。

原來,他們太關心、太寵愛那些弟子們了,這才導致了他們大多數人的心,都被困在了一個很小很小的地方了。

人生就如一本書,一個故事一樣,需要用到人設,而人設考驗的就是心與情。

因為,無論是七情六欲,還是那五味雜陳,都是情緒衍化出來的東西。

那麼,問題來了,情緒出自哪裏?

答案自然是心,所以,這人設自然也就是心情的結合體。

情緒變化莫測,看不見摸不到,甚至就連感受都很難,但一般人的情緒變化時間一久,就會停頓下來,而這個時候……便有了性格一說。

沒錯,三歲開靈之後,其性格就開始慢慢的脫變,這是因為它在慢慢的停頓下來。

不再是渾渾噩噩,不再是懵懵懂懂,不再是迷迷糊糊,它會產生兩個以上的性格。

比如說誠實和虛偽。

比如說謙遜和驕傲。

比如說果斷和武斷。

比如說大度和小氣。

比如說善良與邪惡。

這些性格會隨著時間推移,慢慢的再次固定下來,一旦固定下來了,那麼這個人也就成熟了。

而想要固定下來,也是都有著各自的不同,有些人開竅早,五到七歲開悟一次,八歲以後就開始慢慢固定了,直到十幾歲的時候,就可以真正的成熟了。

當然了,這還需要十二歲到十四歲,再次進行一次開悟,隻要抓住了,那麼他就真正的成熟了,不然的話,他至少得十八歲才可以成熟。

也就是說成年的時候,才會變的成熟,而一旦十二歲到十四歲抓住了,那麼他會提前成熟,在十五六歲就會異於常人。

這就是性格,而性格這東西,雖然也如情緒那般看不見摸不到,但是,它卻可以讓人感受到。

性格是一個人的神韻,一個人的神韻看不見摸不到隻能感受到,那麼問題又來了。

如何感受一個人的性格呢?

答案很簡單,從行為喜好上入手,去抓他的脾氣即可。

觀察一個人的行為喜好,就知道此人是什麼脾氣,那麼,他的性格自然就不難猜測了。

這是為何?

因為,一個性格在現實層麵,可以衍生出多重脾氣,而在精神層麵,卻隻能衍生出一個脾氣。

當然了,一個脾氣也有著好壞之分,甚至還有大小和一體兩麵的說法。

例如:誠實性格之人,他的脾氣在現實中可以有很多,比如說,溫和、溫順、大度、豁達、隨和、寬容等等。

這些脾氣都可以運用,隻要不是壞人或者壞脾氣都行。

但是,在精神層麵,或者說在一個故事裏,一部作品裏麵,那他就隻能有著一個脾氣,這個脾氣需要精準到位,隻能唯一。

因此,這個脾氣也隻能是溫和。

沒錯,一個誠實性格之人,就必須是溫和的脾氣,不然的話,他的人設就崩塌了。

比如說溫順,那是隻有自卑和怯懦的人們,才會有的脾氣,因為,隻有自卑怯懦的人,才會被欺負的沒脾氣了,沒脾氣的人才會是溫順。

別問我為什麼自卑和怯懦的人,才會被欺負,因為,這會牽扯到世間的陰暗麵。

所以說,這裏你需要……自己悟。

其他的脾氣不符誠實,隻有溫和的脾氣才與誠實性格相符和,這就如同一加一為何等於二,二加二為何等於四一樣,因為這東西本身就是定律。

什麼是定律?

定是規定的定,律是旋律的律,紀律的律,所以說,定律就是我們人類所定出來的旋律或紀律,旋律可重複,紀律不可破。

我們說要打破常規,尋找和發現不一樣的事物,並將其打破,這一點是沒錯。

但是,也需要分清是什麼規則,而且還需要認清自身是什麼東西或實力,沒有那個實力即便你打破了,那也隻是取死之道。

所以說,打破常規沒關係,但不可觸碰紀律,紀律不可破,破了就沒規律了。

同樣,紀律是精神層麵的東西,看不見摸不到隻能憑借自身的感知,所以說,你需要的是認清自己,分清好與壞、大與小、錯與對。

如此一來,你才能活的開心,過的幸福。

我們繼續說人設……

性格是一個人的神韻,神韻是由脾氣喜好行為襯托出來,一個性格,可以衍生出一個脾氣,這叫做精確到位。

那麼,一個脾氣可以衍生出多少喜好和行為呢?

答案是多個。

我們拿一個突出的性格和脾氣舉例,比如說,虛偽性格在精神層麵,所衍生出來的脾氣為奸滑。

那麼他的喜好行為可以有著很多個,比如說,察言觀色、察顏觀色、葉公好龍、好大喜功、狐假虎威、拉幫結派等等。

他的行為有掩耳盜鈴、投其所好、自私自利、奸詐圓滑、陰險狡詐等等。

這便是,一個脾氣可以衍生出多個喜好與行為。

然而,這還隻是人設的一部分而已,因為,一個人隻有神韻還不夠,還需要有著一種東西——氣質。

一個人若是沒有氣質的話,那麼他在現實層麵,就過的不好,甚至是不開心。

別說你自己覺得挺好就行的話,因為,那都是些不成熟的表現,因為,你沒有三觀五視去看問題,在別人眼裏,你過的肯定是不好,這就是一個人的氣質。

即便你再怎麼偽裝,你若是不懂什麼是氣質的話,那麼你也會有著許多破綻。

比如說戲子們有厲害的有差勁的,看的都是氣質與神韻,一個角色當中,若是你沒有一個很好的認知,那麼你演出來的角色就不成立了。

所以說,氣質也很重要,而氣質由形象襯托出來,形象中有發型、容貌、身姿、穿著打扮襯托出來。

男人的話還好點,隻需要容貌和發型以及穿著打扮,就差不多將氣質襯托出來了。

而女人更為細致,其容貌還要細致入微到五官上,穿著打扮也是如此,就連衣服的顏色也在其內,發型身姿更是決定一個女人的氣質。

而氣質加上先前的神韻,才是真正的生動的人物描述,人設不崩塌,就是將人物寫生動起來。

所以說,這也是人生是一部作品的原因之一,當然了,像什麼規劃人生目標,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在此就不做詳細的介紹了,想學習的可以下部作品。

此番太昊庭收徒的目的,是讓更多的人脫離大道,乃至天道的束縛,讓更多的人明白道之真理。

當然了,同時也是想培養出實力強大的人才出來,雖然先前和現在,太昊庭就已經很強大了,但是,伏羲等人覺得還可以更強大。

隻有不斷的變強了,才不會擔心被宙界的大軍所淹沒,先前招收學員方式,以及培育人才的方式,都還有著一些欠缺,這次招收學員正是要改變這一現狀。

太昊庭的網絡已經覆蓋到了仙界等級的世界、靈界等級的世界,而凡間的世界,其實也完全可以覆蓋,隻是,選拔的方式不同尋常。

仙界與靈界之中,可以通過比試和考驗的方式選拔人才,而凡界卻不可以這樣做。

絕大多數凡間小世界,都需要小心翼翼的才行,不然的話,對他們的心靈衝擊,會有著非常大的損傷。

這是經驗之談,先前就是這樣弄的,所以,太昊庭給凡間小世界,造成一些損傷。

凡間小世界很特殊,它與生靈一樣,雖然沒有意誌,但卻有著意識存在,雖然,這一絲意識很單薄,但卻更加的需要嗬護。

若是有人強行想要改變什麼,它的意識就會發生不可預料的事情出來。

甚至就連一些低等靈界,和中等靈界也是如此,起初伏羲等人還不清楚,直到意識到門下弟子提升緩慢的原因後,這才再次發現了世界的變化。

越是強大的世界,其變化越是細微,而那些本來就弱小的世界,其變化就格外的大。

若是此事隻在玄界之中解決也就罷了,但這事情不僅需要用到整個大世界,還要用到其他的世界才行。

而且,這還不是重點,重點在於此事還是長期使用的東西,也就是說,以後選拔人才的時候,是長期的選拔。

比方說,某個人的心誌、意誌、心智、意識、實力、氣運等方麵,達到了太昊庭的要求,就會得到太昊庭的邀請。

之所以會如此客氣,這就跟世界變化和人的變化有關了。

若是,太昊庭像先前那般,無論你是哪座世界的人,無論你是誰,都很是霸道的將人吸收進來,那麼人家所在的整個世界,都會排斥太昊庭的人。

這還隻是世界變化,還有就是弟子們的變化,想要提升到精英執事團的,幾乎沒有幾個,更不用說是長老團了。

這不止是教育出了問題,而且,還是從根本上出了問題。

每個人都有著獨立的思想,每個人都是單獨的個體,每個人都是有著他們自由的選擇權利,所以,不能強迫,不能逼迫,甚至就連他們的道路,都不可以去明顯的幹預其中,不然,就像現在一樣了。

上次招收的那些弟子們,居然連那一批老弟子都不如了。

而且,除了這些之外,太昊庭還做了其他的決定,他們不僅在教育方式上做了很大的改變,而且,還在與其他勢力之間,也做了很大的改革。

首先是不會再搞壟斷了,修煉是所有生靈的事情,無論是種族還是門派,都有著他們存在的權力。

你若是將其壟斷了,那麼,也就沒有了打破常規的機會了,也就沒有了互相學習和互相比對的機會了。

因此,這次太昊庭吸取了上次的教訓與經驗,以學府的名義,打出了招收學員的廣告詞,而且,太昊庭還將自身,分成了十八大勢力。

沒錯,太昊庭雖說沒有解體,但卻分而化之了,由三位偉大的太昊庭主,或者叫做三大王座為首,從而劃分了開來。

伏羲、女媧、鴻鈞三人分別帶隊,伏羲之下有著張玄宗、黎山、風絕、袁蒼、公羊瑾等人。

女媧之下有著張正陽、張玄陰、玄黃、玄天、玄元等人。

鴻鈞之下有著三清二釋無量壽佛與無極老祖等人。

當然了,太昊庭不可能真的分散與解體的,這都是表麵上看起來如此罷了,真實情況卻是依然以投票的方式,以圓桌的方式解決問題。

(已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