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五年(200年),河北袁紹和許昌曹操交手於官渡。
袁紹派大將顏良為先鋒,進攻白馬,曹軍被圍,曹操以關羽、張遼前去救援,關羽陣斬顏良,白馬之圍解除。關羽出陣立功後,袁紹處的劉備得到關羽的消息後派人前去招關羽,關羽千裏走單騎。
劉備向袁紹請命前往汝南會和劉辟、龔都從背後襲取曹操,牽製曹操兵馬,袁紹應允。
關羽往古城與張飛成功相會,不久,劉備也脫身趕到,三兄弟分別一年後與古城再次相聚。當天,三人在古城桃園,祭拜天地,再次盟誓。當晚,三人喝的大醉,醉臥榻上。
梆梆梆三聲,三更天了,打更的聲音使長期警覺的劉備一下子睜開了眼,轉而想起自己在哪,看看旁邊兩名兄弟正呼呼大睡,不禁一笑,奔波半生,漂泊不定,如同驚弓之鳥,凡事小心翼翼,幾聲梆子響也把自己嚇了一跳。歎了口氣,轉過身準備接著睡。
正準備躺下,隱隱約約看到遠處桃園中有一老翁,麵帶笑容,手拄拐杖,緩緩向他招手。
劉備以為睡糊塗了,凝目望去,果然有個老翁,劉備心想:“這裏怎麼會有老人呢,這附近沒人住,桃園周圍有圍牆,還有官兵把守,能進來者,必不是尋常之人。”
劉備悄悄下床,關羽、張飛尤自酣睡,劉備穿好衣服,出了房舍,快步上前往那老翁的方向走去。
那老翁一看他來了,轉過身去,慢慢走著,不急不緩,劉備快步追趕,眼看著老翁行動不快,但怎麼也趕不上老翁。
走著走著,走到一個小亭中,劉備剛走到亭中,四麵桃花封住道路,老翁也不見蹤影。劉備意識到老翁似神人,便拱手對著四周施禮道:“老仙翁,小子劉玄德,打擾仙翁了。”四周無人應答。
劉備望亭中石桌一看,桌上擺著三卷竹簡,劉備隨手拿起一卷看了起來,不知不覺間,已經看完。放下後尋思良久,又看了一遍,方才放下。又拿起第二卷,看完後慌忙放下,緊皺眉頭。
接著,拿起第三卷,看完後,再次拿起中卷看了起來,劉備見石桌上有筆墨,便拿了起來,但無紙,便脫下外麵的衣服寫了起來,寫完不夠,又脫下一件,待記錄完畢,放下筆,長出了一口氣。
忽然,一聲爽朗的笑聲傳來,劉備回頭一看,正是引自己來的老翁。劉備仔細觀瞧隻見老翁須發皆白卻紅光滿麵,從笑聲中可以聽出其聲音洪亮,中氣十足。
劉備深施一禮道:老仙翁,劉玄德有禮了。
老翁擺擺手笑道:“不必多禮。我豈是什麼仙翁,隻不過活的久一點罷了。此三卷竹簡乃謝禮。”
劉備道:“我不曾有恩於老仙翁。”
老翁答非所問的道:“此竹簡如何。”
劉備道:“聞所未聞。”
老翁道:“此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乃撫民富民之道,中卷乃選拔任用賢才之舉,下卷乃排兵布陣之策。”
劉備道:“老人家,上卷、下卷雖然在下無法全部理解,但在下卻知道這絕對乃驚世之策。
隻是中卷竟然是與士族爭利之策,這恐怕難行,當今天下,是士族把持天下資源近半,對所在州郡的影響力太大,若冒然抨擊他們的利益,恐怕寸步難行。”
老翁道:“所以中卷還有教你爭取民心,選拔寒門才智之法。”
劉備苦笑道:“我不過喪家之犬,何談行事。”
老翁笑道:“你尚在,你的兄弟尚在,你的部下尚在,你尚未放棄便有成功的可能,不是嗎?”
劉備不語,良久道:“如何行,怎樣行這都是問題,而且此法絕非一輩就可完成之策。”
老翁點點頭道:“說的好,想要完全清除士族是不可能的,就算實現了書中之法,仍然會有所謂士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