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暴龍之怒 第二百四十三章 諸郡之亂
這一年是秦川大陸二十五年和平之後的又一次大型動蕩,被後世學者稱為諸郡之亂的曆史事件。導火索是秦川大帝立儲君,所有皇室成員全部被調往了天元城中,郡守的管控能力減弱,導致諸郡之間形成了聯盟,要求秦川大帝下放五條權限供諸郡自有。
第一,諸郡之間的經商共通之權。秦川大帝當年吸取前朝的經驗,第一件事便強化了對諸郡經商係統的控製力,通過在每個郡府設立專項,像賞金商會、雇傭兵團這種隻要涉及金錢利益的組織都需要接受管控。所以當年許戈閔禪想要建立賞金公會,第一件事便是需要當地官府的配合。
第二,諸郡軍隊上限之權。秦川大帝為了控製諸郡的軍隊數量,按照各郡的麵積為諸郡圈定了軍隊上限。即像天南、陝東這樣的大郡可以自主招募十萬人的軍隊,像北陵這樣的中型郡州可以招募八萬人的軍隊。當然,幾十年過去了,連林錦河也知道下麵的諸郡早就已經寬容了不少,但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和完全允可這是兩回事。
第三,諸郡有任免官員之權。帝國最強大的權力就在於能夠控製諸郡的官府人事權力,如果這個職責統歸官府,無疑會讓整個國度的控製力再度削弱。
第四,諸郡納稅供奉調度。這個要求沒有赤裸裸地要求完全減免納稅,而是向林錦河說了數條當今天下稅收過高,百姓已經難以支撐的原因,從而希望林錦河能減免部分稅項,包括農林牧副漁中的一小部分。
第五,諸郡之間開放賞金公會這個組織。從這個要求便可以讀出,整次諸郡之亂的背後有著北陵郡的身影。
數年後,史書評說,這或許是秦川大陸曆史上最偉大的一次變革,因為它一方麵威脅了帝國的霸權,另一方麵強調了百姓的重要(稅收),更重要的是它是人權自由化的一個旗幟(賞金公會合法化)。
林錦河沒有道理也沒有辦法違逆這五點要求,雖然他和崔山都想到了諸郡雖然派了多人參與了天元的那場回詔,但是沒有一個郡守或者當地實質性的龍頭來投誠。
“沒想到水韻七帝竟然買通了那些郡守!”林錦河狠狠地將遲來的報告摔在了地上。時間過了那麼久,消息傳來的時候,諸郡已經發出了聯合聲明,報告已經成了可有可無的白告。
崔山在下首閉起了雙目,他沒想到那個女人這次竟然出手這麼狠,難怪如是,水韻七帝是當今天下最了解崔山的人,是被他傷害得最深,卻又是最知道如何運用方法來打倒自己的人。
“陛下,為今之計,隻有發信給林茵殿下,看他能否在西北抓住北陵和西川二郡,而我們的重心則要放到天南與陝東兩郡。天下禍端皆從此起,隻有解決這兩個地方,方能將整個局麵挽回。”
林錦河知道崔山每一個決定都是對的,如今這個情況完全是之前的痼疾已深,找不到最好的辦法了。
“我想請任宗師出走一趟,拉攏下人心,你覺得這是否可以?”林錦河醞釀多時,最終還是說了這個決定。
崔山搖頭道:“任宗師現在還不是出麵的時候,如果真到了那一步的時候,再出麵也不遲。如今任宗師正在為與唐染的十年之約而備戰,這時候分了他的神,到時若是輸給唐染,當真是大事不好。”
林錦河點了點頭,天道神話任恒可以說是他最終的法寶了,當年正是因為任恒的鼎力支持,他才能過登上寶座。這麼多年來,任恒雖然總是將大部分時間花在了修煉之上,但是每逢做出重要決定還是會出現以下。比如當年林錦河為了清楚四大家族的鄭家,原因之一便是任恒默許了。任恒為何對鄭家抱有敵意?鄭家與西丁國關係緊密,西丁國正是唐染的出生國,兩個絕世高手之間的戰爭,就算盡量不會牽扯到俗事,但是若是能踩一腳的時候,往往會不會不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