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三 兩漢奸惺惺相惜 順治帝敕諭進兵(2 / 2)

十二月初三日,孫可望隨同洪承疇抵達長沙,洪承疇在興奮之餘再度上疏順治帝,為自己表功。

疏曰:“今偽王、偽官、偽丁並眷屬人口齊到長沙之日,文武臣工兵民土庶無不喜色相告,共慶太平有日,計滇黔負固之眾行見聞風來歸,以成大一統之盛。”

初五日,順治帝在禦覽了洪承疇八百裏加急送來的奏疏及孫可望的降表後,亦是欣喜若狂,立刻敕諭兵部道:“經略輔臣洪承疇前已奉旨準解任回京調理。近聞病已痊愈,仍著留原任,親統所屬將士,同寧南靖寇大將軍洛托等,由湖廣前進,相機平定貴州。”

同時,順治帝對孫可望來降之事也十分重視,未來得及與朝臣商議,便拍板做出決定,加封孫可望為義王,並向其頒發敕封詔書,敕曰:“前經略輔臣秦王慕義向化,朕心深為嘉悅,遣官齎敕,先行諭知”雲雲。

為了讓孫可望能夠死心塌地為清廷賣命,順治帝立即派內翰林弘文院學士麻勒吉為正使,禮部尚書兼內翰林秘書院學士胡兆龍、禮部右侍郎祁徹白為副使,攜帶齎冊、金印專程趕赴長沙,為孫可望行冊封之禮。

隨著冊封義王的典禮在長沙隆重舉行,孫可望正式成為了清廷繼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吳三桂之後的第五位漢人藩王。而他的爵位更與其他四藩的二字封號截然不同,隻有單單一個“義”字。

按照曆朝曆代的傳統,單字為親王,二字為郡王,孫可望初來乍到,不清楚清廷的爵位製度,聽說是單字王,自是欣喜若狂,心中更是感慨萬千道:“老子當年手握雲貴兩省二十萬勁旅,求一個秦王封爵,永曆君臣卻是百般刁難。若不是後來永曆小兒地盤盡失,這秦王爵位怕是一輩子都求不來。而如今,老子兵敗至此,身邊就隻剩下區區四百人,清朝皇帝卻是不吝親王爵位相授,這一對比,高下立見,怪不得人家僅以區區數萬之眾,便能夠席卷天下!”

由於孫可望曾是西南地區明軍內部名副其實的頭號人物,他的降清令各路明軍的抗清熱情遭受了重大打擊,加之孫可望經營雲貴多年,對雲貴地區的山川形勝、軍力部署皆了如指掌,因此洪承疇在孫可望投降後不久,就與吳三桂聯名向順治帝上疏,請求對西南地區的永曆政權發起全麵進攻。

奏疏言道:“孫、李治兵相攻,今可望投誠歸化,變化之際,人心未定,大兵宜速進貴州。此卞莊刺虎之時也。”

所謂卞莊刺虎,說的是春秋戰國時期,魯國勇士卞莊趁兩虎相鬥,大虎傷,小虎死之際,陡然發難,從傷虎而刺之,一舉博得擊殺雙虎之威名。

吳三桂引卞莊刺虎為喻,獻媚滿洲君臣,力陳明朝永曆政權在經過孫可望之叛後,元氣大傷,正值最為虛弱的時期,隻要能夠抓住時機,就可以一舉蕩平西南。

想當初,定國兩蹶名王,南下兩廣,清軍無不聞風喪膽,不論是吳三桂還是洪承疇,乃至尚可喜和耿繼茂,一度隻敢劃地自保,而不願輕舉妄動,即便最終兩次擊敗定國於廣東,但也僅僅是將其驅除出境,便立刻見好就收,返回駐地,對於明軍控製的西南地區,因為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從來不敢心存奢望。

可如今,從新會兵敗到交水平叛,曾經大西軍的那些精兵悍將,死的死,亡的亡,早已十損七八,士氣更是與過去不可同日而語。加之孫可望又將滇黔險易盡輸於敵,雲貴地區的布防情況完全被清軍所掌握,即便定國想要勵精圖治,重整河山,卻再也回天無力了。

至於文秀,他怎麼也想不到,當年那個在成都冒死向張獻忠進言止殺,在雲南愛民如子的大哥竟會選擇降清這條不歸之路。想到這裏,文秀不禁對自己沒能夠追回孫可望深感自責,頓時隻覺嗓子眼一甜,竟是吐血三升,從此一病不起,每日皆在榻上反複呢喃自語道:“自作不靖,以召外寇之侮,吾死無日矣!”

而順治帝在接到洪承疇、吳三桂的聯名上疏後,當即決定乘明朝內亂、人心未附之際,兵分三路共取雲貴,並批複吳三桂道:“今賊李定國與孫可望互相攻戰,可望來降,乘此賊黨內亂,人心未定之際,特命王為平西將軍,同侍衛李國翰統兵進討。”

十二月十五日,順治帝正式頒布進兵詔書。

敕諭曰:“特命吳三桂為平西大將軍,同固山額真侯墨爾根、侍衛李國翰,統領所屬官兵及漢中、四川各官兵,由四川前往貴州,相機進取。特命固山額真卓布泰為征南將軍,統領前去官兵並提督綿國安標下官兵及湖南調發官兵,由廣西前往貴州,相機進取;特命固山額真宗室洛托為寧南靖寇大將軍,同固山額真濟席哈,統領官兵及經略調去各官兵,由湖南前往貴州。至經略輔臣洪承疇,或應與大兵同行,或應尾大兵之後,已令其相機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