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示範了一下,又手把手教了公輸該怎麼做地籠,地籠的做法並不複雜,宋宸指出了幾處做的不好的地方,公輸很快就改了過來,看到公輸這麼快就上手了,宋宸還是很欣慰的。
宋宸又畫了個大圈,示意公輸做幾個大的,便在旁邊開始休息了,說是休息,宋宸腦子還在想著各種事情。
自己帶來的繩子這一次用了估計就剩的不多了,不過還好,下地籠的時候,看到河對岸有一些長得麻一樣的東西,如果是麻的話,繩子算是解決了。
而且麻也可以用來做衣服,想著部落裏原始人穿的又臭又硬的動物皮毛就覺的渾身不舒服,對了,皮毛可以軟化嘛,不過皮毛鞣製的步驟比較繁瑣,又是酸又是堿的,有時間倒是可以想一下能不能簡化一下。
要是冬天來臨,光靠身上這點衣服肯定活不長。
還有就是鹽了,宋宸帶來的鹽已經徹底吃完了,整個部落又回到了無鹽時代,部落並不靠海,至少目光所及看不見,更遠的地方宋宸暫時也到不了。
想吃鹽的話估計隻有鹽礦一條路了,唔,井鹽也可以,不過想到自己隻有一個工兵鏟就笑了。工具還是太落後了啊,除了自己帶來的工具,部落裏的工具幾乎都是石頭打磨的。
既然氣候合適,植物也可以動手尋找了,總不能總是吃魚肉吧,還是得有個主食,畢竟是南方人出生,這裏能找到水稻自然是最好的。
有飯還得有菜,宋宸這幾天倒是見到幾株油菜,不過看樣子離成熟也不遠了,等它們熟了後可以收集一下種子。
解決了食物危機,部落裏的勞動力也就解放了不少,可以發動人民群眾來幫忙嘛。
就在宋宸無限YY的時候,公輸搖醒了他,地籠做的差不多了,宋宸看人挺準,公輸很快就把竹子都變成了地籠。
大大小小做了十三個,特別是宋宸要求做的那幾個大的,底部都有一米寬了,公輸果然沒有愧對宋宸給起的他的名字,地籠做的比宋宸的原始版還好看不少。
看著時間還早,宋宸就點齊了人手,開始下地籠。
為了盡可能的保證都能捕到魚,宋宸將地籠下的很散,基本上每一組都間隔了十幾米。
下完地籠後,宋宸沒有直接回部落,帶著公輸來到了小樹林裏。
砍了幾棵比較硬的樹,先做幾根試一下看可以打獵不,木矛雖然打擊感可能沒有石頭來到好,不過削尖了以後肯定比石頭要好用。而且木矛不用怕磨損了,重新削尖了就能接著用。
木頭工具宋宸來之前部落裏就有使用,不過大多都是靠磨尖的,殺傷力實在不大,現在的石頭工具也不盡人意,好幾次都看到壯描述一頭多大多大的野獸跑了。
然後又憤憤的指了指自己的武器——一把石斧。
回到了部落,宋宸開始著手造矛,木矛沒有什麼難度,當然有難度的宋宸也做不出來,稍微給木頭修整了一下,把頭削尖就基本完工了,為了提高耐久度,宋宸還特意用火烤了一下。
以前的求生節目沒白看,這些都派上了用場。